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轼笔下的春天(苏轼蝶恋花.春景)

苏轼笔下的春天(苏轼蝶恋花.春景)上篇: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残存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然后作者抬头看向天空,发现燕子正围绕着水边的人家飞来飞去,给人以活泼灵动的感觉。树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得越来越稀少,这也是暮春的景象之一。但诗人随之写出了一个令人清新并感慨的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啊,普天之下芳草总是处处都有的。这首词显然写的是暮春景色。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直译: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

苏轼,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多面手。在文学方面,尤以词作最为引人注目,被称为“豪放派”的领军人物。

虽为“豪放派”,但也不失婉约风采。比如下面这首《蝶恋花.春景》就充分显示了他描写春天的另一种手法。

苏轼笔下的春天(苏轼蝶恋花.春景)(1)

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直译: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苏轼笔下的春天(苏轼蝶恋花.春景)(2)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这首词显然写的是暮春景色。

上篇: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残存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然后作者抬头看向天空,发现燕子正围绕着水边的人家飞来飞去,给人以活泼灵动的感觉。树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得越来越稀少,这也是暮春的景象之一。但诗人随之写出了一个令人清新并感慨的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啊,普天之下芳草总是处处都有的。

苏轼笔下的春天(苏轼蝶恋花.春景)(3)

下篇:作者从对暮春景物的描写,转入对春色中人物的描述。墙外有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时,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不时从墙里面传出——原来是一名妙龄女子在荡秋千。笑声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行人禁不住驻足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渐渐地笑声消失,声音全没了。墙外的行人在失望之余,忍不住有些烦闷不快。这其中,有对美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遗憾,也有对自己如此“多情”的懊恼......

纵观全词,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暮春的青杏,绕水而飞的燕子,飘飞的柳絮,以及墙里墙外、佳人和行人无情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对世事的无奈和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对充满矛盾的人生的思索。

此诗中的“天涯何处无芳草”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人反复引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