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车险出行险188有必要买吗(新物种出行订单险)
平安车险出行险188有必要买吗(新物种出行订单险)“哦,给我一份详细报告,帮我联络一下运力企业负责人,拉个群。”“成都情报点传来消息,一网约车驾驶员开车撞了,全责,驾驶员乘客重伤。好像保险公司说驾驶员没有网约车资格证,有些不愿意赔,闹的挺严重。”然后大街小巷都成了我们热议的谈资......,举国欢庆啊,感觉比自己捡了钱还爽.......“老板,出幺蛾子了!”圈姐直接推门进来,看到我一边乐呵的看着手机一边将手中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突然感觉自己没有敲门,有些失礼。我明显意识到她的尴尬,当然,我也不太在意。“没事儿,说。”
以下文章由作者用第一人称进行撰写,不代表网约圈任何观点。
2020“老鼠瘟”-(新冠疫情),直接延续到2021,坚持戴口罩已经整整一年,我这种平时因抽烟喝酒 慢性咽炎的人,着急了一口浓痰吐到了口罩里,然后又他妈糊了自己一嘴,恶心了自己别人看不见,对于我这种自己不好过也不想别人好过的人,想想心里真他妈都堵得慌。
虽是市井小民,我依然会在2021年1月20日这一天刷遍所有互联网新闻,关注着美国拜登和特朗普两个老小子的换届,还顺便脑补了一下当天是不是出现美国大片里面的狙击手,距离几公里开外,使用超级无敌狙击枪,一枪打爆了这两老家伙中任意一个的头,就算没打死他们,打死个幕僚长之类的也行。
然后各种混乱,各种.......
然后大街小巷都成了我们热议的谈资......,举国欢庆啊,感觉比自己捡了钱还爽.......
“老板,出幺蛾子了!”圈姐直接推门进来,看到我一边乐呵的看着手机一边将手中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突然感觉自己没有敲门,有些失礼。我明显意识到她的尴尬,当然,我也不太在意。
“没事儿,说。”
“成都情报点传来消息,一网约车驾驶员开车撞了,全责,驾驶员乘客重伤。好像保险公司说驾驶员没有网约车资格证,有些不愿意赔,闹的挺严重。”
“哦,给我一份详细报告,帮我联络一下运力企业负责人,拉个群。”
“好嘞。”
身居出行行业,情报信息是网约圈设立根本,当初建立它只是为了对接运力企业客户一些非标准产品,做着做着就成了一个公共资源的自媒体平台。
有人说网约圈很好,敢说实话,帮大家撮合资源,也有人说很LOW,根本来不清楚它的未来和商业模式。
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工具,帮行业里的人迅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分享行业的情报,就是一个圈子,无论是大拿还是小白,都能通过它快速的认识和沟通,不刻意的去追求得到和失去,每天能静静的呆着、看着行业发生的变化,这些能让大家留下来的简单,挺好!
聚合模式下不合规运力的常态风险
过去的12个月,高德的聚合模式催生了上百个二级订单平台的诞生,不可否认的说,高德给了这些二级订单平台存活的基础土壤。起步的二级订单平台非常艰难,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很难完成乘客司机两头补的商业模式,明确的说:烧不起!
高德的聚合将两头烧的模式变成大家分摊,它负责流量端的补贴,二级订单平台负责运力端的补贴,这种模式比当初的滴滴的模式,完成同样的订单量能节省最少75%的投入,所以它速度极快,快到你都没有办法从官方渠道商统计到他们的总订单量。
如果说高德只是选择方式更好,扩张成本更低,个人觉得高德最聪明的就是打着聚合是新产物新业态的模式,找到了还没有对应的政策监管空缺。而不是像滴滴或者旗下的花小猪,到处被殴打。(无意为滴滴或者花小猪说话,事实如此)
二级订单平台的集中诞生本来应该是合理的,比较赞同一些运力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业务或者业务转型,拥有了互联网手段。
比如成都某运力企业,在大凉山、阿坝州这些交通出行本身不方便的地方,建立了订单平台后迅速将一些运力有效的组织起来,主动报备当地政府和运政部门,接受指导定价,形成定期的线路,方便群众的出行,这些真的就是赋能的力量。
而有些则是跟风,聚集到一线本来已经非常拥挤的城市,成都、广州、杭州.......,二三十个平台争相进驻。
而这些城市真的需要这么多订单平台?并不是,乘客永远会选择滴滴、高德,这些二三十个平台的功能就是整合运力。只要能完成流量转化的订单,就可以获得运力的流水分润。
得运力者得天下,这是二级订单平台的存活法则,竞争激烈下,悬挂在二级订单平台头上的是完单量。
为了完单量,二级平台不得不让出自己流水分润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利益来补贴驾驶员,这样才能确保运力的有效在线,只有运力规模才能保证存活下去的基础。而流量平台的眼里,完单率高的二级订单平台才有活下去的资格。在这种模式下,谈什么合规运力。
“老王,你们最近情况如何?”我拨通了某某出行王总的电话。
“老样子,还不错,都在忙着开城。”
“请教一个事儿。”
“罗总,您说!”
“你们平台有没有碰到到驾驶员交通事故,因为没有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保险拒赔的?”
“其实这事儿还是挺普遍的。一般保险公司都会按照车辆购买的商业险赔,但是有些因为案子大了,加上有些地方的保险公司本身就是亏损着拉网约车的商业险订单,咱网约车出现事故率高,遇到一些案子总要扯皮,所以出现拒赔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哦哦,你们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比如乘客受伤了,保险公司不赔,投诉平台。”
“我们去年开始,就额外购买了订单险,增加了司机乘客的意外保障。
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这个保险公司直接赔,没有扯皮。”
“哦哦,能发给我了解一下吗?”
“你稍等,我在外边,没有随身携带这些资料,我把这个产品的负责人推给你,你跟她沟通。”
“好嘞,谢谢您,有劳了!有空来深圳我们喝两杯”
“好的,回头约!”
确实,从网约圈情报网统计数据全国网约车驾驶员将近1200万人,真正取得驾驶员资格证的也就六分之一,二百来万。
别争辩,给你举个栗子,2020年1月上海网约车发证车辆4.3万左右,单某一网约车平台后台注册在运营车辆超过44万,从这一数据来看,合格的车辆都不到十分之一,加上上海市要求驾驶员必须是沪籍才能考取《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资格证》,估计拿证的驾驶员少之又少。
随着银保监会对于网约车购买营运险,很多都会对网约车是否取得《网约预约出租车资格证》和《网约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资格证》有了的明确要求。
一方面是保险销售人员为了业绩大包大揽的接单,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网约车本身就是多拉快跑,驾驶员都是靠车轮子转起来吃饭,一个月行驶8000公里算是一个平均线了。
风险这东西就是随着时间和里程的增加而增加,网约圈三年来代购保险保费1.5亿的规模,从保险公司那边获取的数据基本上是赔穿,能做到85%满期赔付的都算是优质客户了。
长点心,别等出事儿
做为订单平台应该不应该为订单购买司乘意外险?
我们现针对网约车财产险进行分析:
一般网约车属于营运类汽车财产保险,分别由交强险、意外险组成;交强险一般是10万赔付,出事儿先报险。
从网约圈客户中筛选20家租赁公司保险保单进行了对比,商业险无一例外的选择就是:车损 三者50万/100万 不计免赔,个别运力企业(租赁公司)选择投保了:乘客座位险(司乘险)每座1万/5万/10万不等;
也就是说首先在驾驶员和车辆都取得证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了驾驶员全责导致的乘客或者司机受伤,赔付也只是在乘客座位险(司乘险)的赔付范围,而购买这部分的保险保额越大,保费也就约高,说实话,对于运力企业来说确实负担不小。
筛选一轮,看到了某某出行、哈喽优行、哈罗出行,分别在订单中以不同的方式标注了收费项里面明确有司机、乘客意外险的的明细。
拿到了订单险的承保产品,觉得还是比较靠谱的,一单0.06元-0.12元不等,保障如下:
电话随手拨通了江南出行的黄总电话,也了解到他们正在寻找这样的产品,发文分享,拿走不谢。
-----------------------------------------------------------
广告一条,合作伙伴请自行合作。
方案提供公司:钧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钧保是一家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持有保险经纪牌照,自2015年进入网约车行业,根据平台需求定制并上线第一款网约车平台产品——道路承运人责任险,截止2021年1月,现已与国内十余家保险公司完成API对接,已实现核保、投保、退保和理赔的线上直连,已经与数家头部网约车平台和代驾平台合作。
除定制化的产品方案外,现有适用于网约车平台的责任险和意外险标准产品方案数十款,国内全部网约车平台的业务形态皆可覆盖。为了提升企业用户体验,优化企业用户理赔需求,专门组建小交通理赔部,深耕网约车行业。
覆盖业务种类:城市网约车,城际网约车,城市拼车,城际拼车,城市顺风车,城际顺风车,接送机,包车,大巴车等。
公司业务优势:
1、成熟且稳定的API接口,可快速进行技术对接;
2、专业的小交通产品理赔团队,弥补平台在理赔服务中的不足;
3、产品可实现高度定制化、个性化,满足各种业务场景需求;
4、合规合法的数据变现方案,为企业赋能,实现共赢。
注明:不限制网约车或者驾驶员是否取得了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