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西施是什么(如何用美色推销槟榔)
槟榔西施是什么(如何用美色推销槟榔)▾来源:东森财经新闻久居美国的堂弟前年回台探亲,闲暇时曾前往士林夜市观光。堂弟一口“菜中文”很快就引来水果摊老板的关注,一杯甘蔗汁收他两百元。堂弟当场丢下果汁想要离开,谁知水果摊后面转出两人,“长着血盆大口,牙齿墨黑,舌头鲜红,嘴角滴血”向堂弟呼喝,堂弟当场吓呆,不知此二人生何怪病,吸血鬼一般甚是恐怖,只好丢下钱财,逃离现场。堂弟逃回家中,诉说当时的情形,却引得家人当场笑喷,直说:“不过是吃了槟榔,你怎么这都没见过?”士林夜市的水果摊对观光客并不友善
文/小米桶
图文:审稿-蟹黄捞饭、制作-8
音频:讲述者-小米桶、制作-赛安
封面图:flickr
久居美国的堂弟前年回台探亲,闲暇时曾前往士林夜市观光。堂弟一口“菜中文”很快就引来水果摊老板的关注,一杯甘蔗汁收他两百元。堂弟当场丢下果汁想要离开,谁知水果摊后面转出两人,“长着血盆大口,牙齿墨黑,舌头鲜红,嘴角滴血”向堂弟呼喝,堂弟当场吓呆,不知此二人生何怪病,吸血鬼一般甚是恐怖,只好丢下钱财,逃离现场。
堂弟逃回家中,诉说当时的情形,却引得家人当场笑喷,直说:“不过是吃了槟榔,你怎么这都没见过?”
士林夜市的水果摊对观光客并不友善
来源:东森财经新闻
▾
* * *
“血盆大口”到底有多常见,请大家先看看槟榔在台湾省的“白历史”。
台湾省南部的垦丁,曾有一处史前遗址,经考古学者挖掘研究,推估是距今五千到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群。墓葬中不止出土了文物,考古学家还在墓葬主人几颗泛红的牙齿上,看到咀嚼槟榔的痕迹。由此可见,槟榔是自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进入人类的生活。
几千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闽南移民。这时槟榔的主要消费者,是台湾的原住民。
细细分来,无论是能歌善舞的阿美族,还是巫术高强的卑南族。槟榔在他们的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阿美族以槟榔表达爱意,视之为增进感情的象征。卑南族视槟榔为通灵之物,可以治病救人,也可杀人于无形。
阿美族的佩袋(槟榔袋、情人袋)
来源:自然与人文数位博物馆
▾
1986年12月25日南王卑南猴祭与大猎祭
台湾省原住民用槟榔摆出“魔法阵”
路旁的石头,下方皆以槟榔附加深红串珠排列整齐
来源:《開放博物館》
▾
当国姓爷郑成功开垦台湾,引入更多汉人移民后。汉人移民难以适应台湾湿热的环境,深受疫病所苦,因而也将槟榔作为防治疫病的解药,无论男女,时时嚼用,以求强身健体,美容养颜。
又看到原住民房前屋后皆种植槟榔树,一应交际往来都以槟榔为礼,便也有样学样,把槟榔种好种满,除了食用,也兼用于社交和仪式,甚至可以用来抵税收和房租。
如此“强强联合”,就不难理解台湾的槟榔文化如此的根深蒂固。
阿美村落,房前屋后均种植槟榔树
来源: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
日据时代的台湾货币,背面印有槟榔树
▾
进入日据时期后,彼时偏好西化文明的日本殖民者,对于台湾民众的陋习,包括缠足、辫发、吸食鸦片、嚼食槟榔这些,积极加以禁止。被所谓皇民化“导正”的岛上民众,生活习惯在那几十年内也确实有所改变。槟榔的产量减少很多,受众也着实变少。
日据时代槟榔产量急剧减少
来源:台中师范学院社会科教育学系,王柏山、任茹
▾
直到1945年台湾光复,槟榔作为个人嗜好产品,又伴着岛内经济起飞而逐渐复苏。民众在种植稻谷水果之余,尽力开发农地,让槟榔产业一举又现高峰。如今,小小的槟榔果还成为“外销小尖兵”,大量外销至大陆。
半面美人半面毒,槟榔的“黑历史”在一开始也就如影随形。
“黑齿红唇“,是台湾省民众常见的一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槟榔。
长期食用槟榔,导致牙齿颜色异变
来源:Matt Hahnewald / Shutterstock
▾
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代社会的我们早已知道,槟榔对于强身健体并无太多加分。
反而其中所含的槟榔碱是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对健康是非常的不利。其次槟榔还有致幻和成瘾的效果,很多国家视之为毒品。像是8月份,就有中国游客携带槟榔进入土耳其被查的案例。可见槟榔的暗黑属性还是很令人担忧的。
不过台湾人是没在怕。不但不敢发声要禁槟榔,甚至连想要立法要管制都难上加难。
米桶早晨出门时,就遇到随地乱丢的槟榔包装
来源:作者自摄
▾
如果在地上看到这种红红的污渍,就是槟榔的红汁
来源:作者自摄
▾
毕竟台湾吃槟榔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据台湾省卫生福利机构的统计,全省大约有两百万人嚼食槟榔,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甚至超过吸烟和酗酒的人数,一天能消耗六千五百万粒的槟榔,嚼多一点的人一天能吃到五、六百颗。
地方政府不愿得罪如此多人,只得做长期抗战,平日以“槟榔致癌”的医学宣导,想要吓退胆小者。
简单一句“槟榔致癌”,效果实在有限。槟榔提神效果容易成瘾,戒除后浑身无力、心神不宁,不适感很强。
还有一个,毕竟前面几千年都在把这个奉为神奇宝贝,怎么就一下变毒品?不信者恒不信。很多人甚至觉得,不吃身体才会出毛病。
吃完槟榔讨亲亲?人妻说NO
来源:抱怨公社
▾
来源:成功大学医院癌症筛检站
▾
槟榔还有比烟草更厉害的地方,就是两个好朋友:石灰和蒌叶(在台湾也俗称是荖叶或者槟榔叶,是一种有辛香气的植物)。叫“叶仔”是槟榔子 蒌花 红色石灰,叫“青仔”的是槟榔子 白色石灰 蒌叶。
不管哪一个版本,这三个好朋友永远在一起。而且论致癌能力,石灰和蒌叶也不逞多让。毒朋友凑在一起,真的是一套“致癌组合拳”。
两种常见的槟榔口味和搭配
来源:Byaml
▾
除了果实,槟榔还为台湾民众的餐桌提供了别的实惠。一穗穗的槟榔花,拿来拌炒肉丝,香脆可口。嫩嫩的槟榔树心,有冬笋般的口感,无论是清炒或者煲汤都很适合。
槟榔花炒肉、槟榔心炒野菇
来源:爱料理、杨桃美食网
▾
然而这些副产品,全部都含有槟榔碱,无一例外都有致癌的危险。
好朋友们各个都毒很大
来源:联合报
▾
其次,台湾的槟榔产业时下正夯(夯,在宝岛流行语上意为很热门、很抢手),乃果品之首,堪称“绿色黄金”。不仅本地市场可以做好做满,还能外销到大陆和东南亚。
俗话说“杀人的生意都有人做”,槟榔有大利可图,全台湾省以此为业的几乎百万人。主要产地,例如屏东,很多孩子自称为“槟榔囝仔”,意思是自己靠父辈种植这绿金,才能吃饱穿暖,读书上学。
按旧习俗槟榔果在江湖场合还有相当的地位
因此黑道对这一味的控制也很认真
来源:TVBS
▾
在卖槟榔的地方约架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来源:雪花台湾
▾
难以撼动的绿金产业,和交织于社会中的古老习俗。让地方政府难以像控制烟酒一样,直接插手钳制槟榔产业的发展。只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以“不辅导、不鼓励、不禁止”的消极手法来面对。
地方政府装瞎装傻,槟榔产业也就趁机膨胀。终于,失控的那天已经近在眼前。
台湾省的南部,因台风、暴雨和地震作用,常有土石流发生。崩落的土地吞噬生命,而槟榔难逃祸源之名。
因易于种植、利润又高。南部的山林中,常见接天连碧的槟榔林,皆是农民用怪手开山挖土而生,导致土壤流失,一遇狂风暴雨就酿出祸事。
大面积开山毁林种植槟榔,终于也引发灾害
来源:痞客邦
▾
为求产量提高,槟榔成了农药残留的最大漏网之鱼
来源:环境咨询中心
▾
* * *
腔癌患者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以男性居多。这一现象,嚼槟榔恶习也是罪魁祸首。
既然与本地的历史文化如此盘根错节,槟榔产业也孕育出非常独特的“黄历史”。
18岁以下的小朋友读到这里就好,该去乖乖休息了
来源:网络
▾
起因当然是槟榔产业的竞争白热化。四十年前台湾省经济起飞的时候,基础建设和出口创汇都需要民众大量投入精力,造就出劳工阶级辛苦打拼的风气。“爱拼才会赢”的背后,是劳工阶级为了提神,依赖槟榔、药酒“补充体力”。
卖槟榔的摊位,就成了劳工或货车司机们最放松的地方之一。槟榔摊内部设置简单,最小的一人一桌一橱窗就可营业,大点的多些桌椅、音响,冷饮,再配上冷气就十分高级。
图中闪烁的灯饰为槟榔摊专用孔雀灯
如果分不出哪家店卖槟榔,跟着孔雀开屏灯就能找到
来源:YouTube@匠紫
youtu.be/gyIrzACZ84g
▾
店内一人或几人,都是年轻女性,浓妆艳抹,穿着性感。她们喜欢坐在橱窗后的酒吧高椅上,尽显长腿撩人,用纤纤玉手捡一颗槟榔,熟练的刷上石灰,再一片蒌叶,利落地一卷即成。一颗一颗排在袋子里等着顾客上门。
这些女子,被称为“槟榔西施”。她们是槟榔产业竞争激烈所衍生出来的特殊文化。她们披着诱惑的战袍,坐在涂满调情色调的房间,门前挂着快速闪烁的孔雀灯,极尽所能力求快速抓取顾客的眼球。她们肯拼、机警、灵活,世故、也心甘付出,成为槟榔产业促销最终环节的有力保障。
普通的长这样
来源:《槟榔西施》剧照
▾
美国人也发现了财富密码
来源:TVBS
▾
最后,连游客也加入进来。就算不吃槟榔,也都想见识一下槟榔西施的风采。让计程车运将把车停在路边,招呼西施把槟榔递进车窗,西施们大多都会实相地压低上身,翘起臀部,再把头胸探入车窗,调笑几句,再看着她们踩着夸张的高跟鞋,扭腰摆臀走回店里。游客满足了醉翁之意,也不吃那包青果,通常随手送给计程车运将。
来源:《槟榔西施》剧照
▾
零几年的时候,西施们穿着十分“开放”
来源:Flickr
▾
直至政府监管
▾
警察会去检查西施是否穿着太过火
(话说台湾省警察好像没事就给人过肩摔)
来源:TVBS
▾
以至于后面,槟榔西施也名扬天下,成为“宝岛文化”的一面招牌。西施文化也登上旅行杂志,被制成明信片,冰箱贴。就连做电影电视题材都也常见。
和蓝领阶层“甘苦与共”的槟榔西施,面对如今经济不景气、反槟榔宣导、又常常被警察检查穿着,红火了四十年也逐渐消退。
槟榔西施的电影
来源:豆瓣电影
▾
当年不少外国人到台一睹西施风情
当地与外地媒体也前来采访
来源:Flickr@Tobie Openshaw
▾
尽管现在槟榔店的数量与十几年前相比
已大为减少,但仍有“老字号”在营业
并且有的依然“衣着火辣”,图为槟榔西施的战袍。
来源:YouTube@匠紫
youtu.be/gyIrzACZ84g
▾
嚼食槟榔,是台湾省在地文化的沉屙固疾。要废除这一顽疾,可能真的是一件“百年大业”。要提升民众的健康意识,要说服农民转耕别的经济作物,要让农业生产在“无痛”中转型。这些要动的脑筋可是多了。
记得米桶前年去垦丁游玩,看到满山摇曳的槟榔树,笔直修长,充满热带风情,怎知却长出令人担忧的果实,当时心情犹记得,只觉得大自然常常将美与毒放在一起,实在是很讽刺。
槟榔-美丽而恐怖的热带风情
来源:Shutterstock.
▾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