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最新调整(今年是类似2012年的震荡市)
海通策略最新调整(今年是类似2012年的震荡市)④经济增速回落后期,稳增长政策托底经济:如12年、今年,震荡市。12年我国宏观经济处在增速回落后期,党的“十八大”在下半年召开。针对经济的较大下行压力,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基建地产相继发力托底经济。各项稳增长政策推动下,经济见底回升,工业增加值于12年8月见底8.9%,GDP当季同比增速于12Q3见底7.5%,12Q4上升至8.1%。12年全年来看股票市场没有出现趋势性的上涨和下跌,整体上呈现区间震荡格局,上证指数微涨3%、沪深300涨7.6%。22年经济下,政策上,处于经济增速下滑后期,且党的“二十大”将在今年下半年召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诉求也与12年相似,尽管1-2月经济数据超预期,但在结构上仍存压力。稳增长政策还将持续发力托底经济。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今年股票市场整体走势或类似12年,呈现区间震荡的格局。③经济增速回落,政策尚未转向或转向力度不大:如11
核心结论:①宏观经济和股市涨跌周期对比,今年是类似12年的震荡市,当然高低点的细节不同。②年初下跌的三大利空因素已在微变,稳增长推进望驱动填坑行情。③顺着稳增长主线,成长进攻,如光伏风电、数据中心云计算,关注价值领域的金融地产。
震荡市的填坑行情
3月16日起A股主要宽基指数止跌上涨,市场一扫前期阴霾。关于这波上涨的性质,投资者有众多分歧,有人认为政策底已经出现,未来还将有市场底,也有人认为市场已经摆脱了前期负面情绪干扰。那么对于这波上涨如何定义?未来市场走势如何?本篇报告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1.今年仍定性为震荡市
维持去年底的判断:今年是个震荡市。对于今年市场整体的走势,我们在《曲则全,枉则直——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11211》、《展望22年:我们的三个特别判断-20211219》做过定性判断:“2022年是长牛中的休整,是震荡市、蓄势阶段”、“市场振幅将加大”、“如果明年股票型基金指数回归历史均值,那从目前开始至明年底该基金指数的涨幅约为-6%,投资者需降低年度收益率的预期”。虽然过去2个半月的下跌很猛烈,也确实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但冷静思考全年,我们仍然维持全年偏弱的震荡市的判断,即小幅负收益的年份。我们结合近期的数据、政策,从宏观经济周期和股市周期角度再做个历史对比分析,2020年至今与2009-12年有诸多相似之处,3月15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的宏观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担忧稳增长的宽松政策能否持续。因此我们结合经济数据与政策的组合,从政策面、基本面以及市场走势角度对比09-12年与本轮周期,尝试判断当前市场正处在哪个阶段,市场走势或有哪些特点。
-
①经济很差,政策宽松:如09年初、20年初,股市迎来牛市大涨。08年底-09年底中,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GDP当季同比下滑至09Q1的低点6.4%,与此同时稳增长宽松政策开始发力推动经济见底回升,股票市场也于08年10月开启了一轮牛市,08/10-09/11期间沪深300最大涨幅为137%。20年初-21年初中,在新冠疫情冲击下,20Q1我国GDP当季同比增速下滑至-6.8%,随后宏观政策发力推动经济见底回升,股市也于20年3月迎来大涨,20/03-21/02期间沪深300最大涨幅为69%。
-
②经济数据好,政策开始微变:如10年、21年上半年,指数震荡结构精彩。10年经济增速回升的同时通胀开始抬头,10年1月央行重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标志着宏观政策开始收紧,股票市场指数层面区间震荡,但有较好的结构型机会,如10年中小板指最大涨幅为64%。21年上半年GDP当季同比见顶21Q1的18.3%,宏观政策开始转弯,社融存量同比从21年2月的13.3%降至6月的11%。此阶段中指数层面区间震荡,同样有结构型机会,21/03-21/07期间创业板指最大涨幅为37%。
-
③经济增速回落,政策尚未转向或转向力度不大:如11年、21Q3-22年初,股市下跌。11年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全年GDP当季同比都处在下滑趋势中,从11Q1的10.2%降至11Q4的8.8%,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说明政策转向尚未到来。股票市场整体下行,10/11-12/01期间沪深300最大跌幅为36%。21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从21Q2的7.9%进一步降至三、四季度的4.9%、4.0%。尽管21年下半年央行2次降准、1次降息,但宏观政策转向力度不大,效果仍未显现,股市也陷入调整当中,21/06至22/03沪深300最大跌幅达26%。
-
④经济增速回落后期,稳增长政策托底经济:如12年、今年,震荡市。12年我国宏观经济处在增速回落后期,党的“十八大”在下半年召开。针对经济的较大下行压力,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基建地产相继发力托底经济。各项稳增长政策推动下,经济见底回升,工业增加值于12年8月见底8.9%,GDP当季同比增速于12Q3见底7.5%,12Q4上升至8.1%。12年全年来看股票市场没有出现趋势性的上涨和下跌,整体上呈现区间震荡格局,上证指数微涨3%、沪深300涨7.6%。22年经济下,政策上,处于经济增速下滑后期,且党的“二十大”将在今年下半年召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诉求也与12年相似,尽管1-2月经济数据超预期,但在结构上仍存压力。稳增长政策还将持续发力托底经济。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今年股票市场整体走势或类似12年,呈现区间震荡的格局。
正如马克吐温所言,历史的进程大致相似,但细节不会重演。从宏观背景和股市周期角度,我们认为当前与12年相似,股市或将呈现震荡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股市走势与之完全相同。12年市场的年度低点出现在12月,而今年与12年相比,外部因素扰动更为严峻,年初下跌幅度较大,全年低点可能已经出现了。
2.填坑行情开始
根据前文的分析,22年大概率将是个震荡市,开年以来市场深度调整砸出一个深坑,沪深300元旦以来(截至2022/03/18,下同)最大跌幅达20.5%,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环境出现积极变化,往后看市场将进入到填坑行情之中。
三个利空开始出现微妙变化。虽然去年底我们提出22年全年需降低预期,中性略偏谨慎。但确实没料到年初跌幅这么大,相比去年12月,年初以来导致市场下跌超预期主要源于三个因素,当前均已有积极变化:第一,去年12月市场一致预期美联储22年加息2次,结果今年1月美联储不断释放鹰派信号,市场预期调高到6-7次,影响了全球股市,3月17日美联储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25%至0.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当日美股大涨,说明这个因素已近Price in了。第二,俄乌冲突过去2个月冲击全球股市,目前已有缓和迹象,俄乌已进行了四轮谈判,最近两周欧美股市见底上涨,指数已经回到战争开始前,布伦特原油最大跌幅为14.3%,这个因素对风险资产的影响可能渐弱。第三,2月下旬来国内疫情突然多点快速反弹,引发了市场对经济数据的担忧。目前防控初见效果,作为受本轮疫情影响最大的深圳,截至3月18日已经有五个区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各单位正逐步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公交、地铁恢复运行,3月17日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利空因素的变化,资金面也迎来好转,3月7日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的势头终止,本周四、五净流入138亿元。
本轮调整已比较明显,当前A股估值处历史中等偏低。回顾05年来沪深300的4轮完整涨跌周期,从调整时间看,过去4轮上涨区间沪深300上涨/下跌月份数平均为21.0/11.6个月,下跌月份数是上涨月份数的0.5左右,本轮沪深300上涨月份(19/01-21/02,下同)为25.5个月,下跌(21/02至今,下同)13个月,两者比值为0.51。从调整空间看,过去4轮下跌区间沪深300下跌点数是上涨点数为0.7~0.8倍,而本轮沪深300上涨点数为2995点,下跌点数为1947点,两者比值为0.65。对比历史而言,这次沪深300调整时空已经很明显。
当前A股整体估值也不高,首先沪深300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PE(TTM,整体法,下同)为12.3倍,处13年来从低到高的45.3%分位,PB(LF,整体法,下同)为1.49倍、44.5%分位。由于近几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快,沪深300成分变化大,如果按照2013年初成分计算,沪深300 PE为9.7倍,处13年来从低到高的16.5%分位,PB为1.21倍、0.4%分位。如果看全部A股,目前万得全APE为17.5倍,处13年来从低到高的40%分位,PB为1.76倍、38%分位,并且A股各行业中73%的行业的PE所处的历史分位数均位于50%以下,60%的行业更是低于20%。从大类资产比价指标看,沪深300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0.79 13年来该比值均值为0.71,当前处历史由高到低25%分位。A股风险溢价率(全部A股PE倒数减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7%,而13年来该指标均值为2.38%,当前处历史上由高到低30%分位。
金融稳定委会议提振市场信心,稳增长政策驱动填坑行情。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相关的五大问题。针对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稳增长、房地产、平台经济、中概股、港股等问题一一进行了积极正面回应。本次会议释放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强烈信号,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将起到重要作用,会后“一行两会”等有关部门也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我们认为后续一系列稳增长稳市场的政策举措有望陆续出台。当前稳增长落地见效中,货币政策方面,在1月融资“开门红”后,2月的社融和信贷数据表现明显转弱,信用扩张的持续性有待观察。考虑到全年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信用扩张不及预期的现状,反而可能意味着各方面政策的加码确定性更高,3月17日央行再度表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财政政策方面,截至3月18日已发行专项债仅1.2万亿元,占提前批额度的81%,预计重大项目开工将提速,对稳增长形成更多支持。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并见到实效,驱动市场展开填坑行情。
着眼全年,能否把坑全填满甚至更高,还需要观察后续基本面数据,目前我们维持去年底年度策略报告观点,今年全年仍可能是小的负收益。从指数的涨幅来看,经历三年牛市后A股22年存在均值回归的压力。05-18年万得全A年化涨幅为11%,05-21年指数年化涨幅为13%,而19-21年三年年化涨幅为22%,已经明显高于历史均值。如若观察基金的表现,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05-18年年化涨幅约为14%,05-21年年化涨幅约为18%,19-21年三年年化收益率为37%,同样明显高于历史的均值。如果20-22年这三年股票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回归05-21年的历史均值(18%),那22年全年该指数的涨幅约为-6%。
3.顺着稳增长的政策主线
稳增长是填坑行情的主线。3月15日我国1-2月经济数据出炉,投资、消费和生产领域数据都好于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稳增长政策力度将减弱。一方面,经济数据超预期部分说明了政策效果在显现,另一方面,低基数是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的原因之一。从细节看,经济数据仍存在压力,比如1月挖掘机销量同比-20.4%, 1-2月水泥产量同比为-17.8%,这些数据仍处在低位,说明基建尚未全面发力;且在疫情影响下部分地区生产、消费的恢复再度受到挑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5.5%左右的经济增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我认为未来稳增长政策还将进一步加码发力。因此,稳增长将是本次填坑行情的主线。稳增长政策发力有望直接带动新老基建投资的增长。其中“新基建”是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平衡点,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大国重器,具体关注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此外,关注低估的金融地产板块,券商潜力更大。
成长进攻: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我们在《从“两会”看政策重心-20220316》中提到,两会强调以科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有序推动能源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是今年重要发力点。在政策和业绩的催化下,这两大成长领域有望逐渐占优。不过成长内部也会有分化,结合当前成长行业内部基本面差异、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前期表现,我们认为接下来低碳经济中风电、光伏、特高压等,数字经济中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值得关注。
低碳经济方面,关注风电、光伏和特高压。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要求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们在《稳增长的基建亮点在哪?-20220113》中提出今年国内新基建政策有望发力,在“双碳”目标下风光大基地加速建设,有望带动万亿投资,特高压等新型电网设施也在配套建设。①风电光伏: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基建正是当前稳增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根据海通电新分析师预测,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有望在71GW以上,同比增长约50%,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80GW,同比增长超50%。最新年报或业绩快报也验证了风电光伏的高景气,通威股份2021年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为127%,中环股份为269%,三峡能源为56%。②特高压:国内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陆续启动,催生了对特高压的新需求,同时特高压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据第一财经援引中国能源报报道,“十四五”期间国网特高压投资规划3800亿元,或有望成为电网投资的重要结构性增量。
数字经济方面,关注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单独一段,足以体现近期政策对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视。在《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哪些领域值得关注?-20220218》中,我们提出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CAGR达14.1%。①云计算:“东数西算”要求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政策支持下,我国云计算或将高速发展,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白皮书》的预计,“十四五”末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22-25年期间年复合增速将高达36.8%。②数据中心:目前“东数西算”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我们预计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预计保持在20%左右,根据经济参考报援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预测,未来三年数据中心产业投资或达1.4万亿元。
关注价值:银行地产估值低,券商潜力更大。去年11月下旬我们把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价值板块放在第一梯队,过去几个月金融地产也跑出了超额收益,申万房地产指数从2021/11/2开始筑底回升,至今(截至2022/03/18,下同)涨幅为5.8%(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18.6个百分点,下同),期间最大涨幅为22.4%,申万银行指数从2022/1/4开始筑底回升,至今涨幅为-1.5%(12.1个百分点),期间最大涨幅为10.1%。回顾历史,2010年以来金融地产板块相对大盘跑出超额收益的情况一共有6次(详见表4),其中银行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的均值为18个百分点,地产为20个百分点,可见银行和地产的超额收益已经较为明显。但目前大金融板块整体估值依然处于底部,当前银行PB(LF)为0.59倍(处13年初以来从低到高0.1%分位)、房地产为0.93倍(3.5%)、证券为1.48倍(15.1%),且在基金持仓中相对沪深300的超配比例均较低。低估值、低配置的银行和地产未来仍可能继续上涨,只是超额收益的空间可能不大,而券商指数目前暂无绝对和相对收益。站在当下,我们认为大金融中应当重视券商,券商受益于政策且盈利不错:从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2022年1月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中央各大会议多次提及全面实行注册制的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再度强调,我们预计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落地。3月17日中国结算公告称,自2022年4月起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这将利好券商两融等资金类业务。目前A股共有25家券商披露了2021年业绩,占全部上市券商家数的52%,这些公司总计归母净利润达到1170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37%。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恶化,影响全球经济和通胀。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