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众筹治病款(儿子烫伤他发起网络筹款)
帮孩子众筹治病款(儿子烫伤他发起网络筹款)■网友声音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费英娜 摄影记者 陶轲7月6日中午 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病房 因大面积烫伤而疼痛的萧萧终于睡着了 刚刚3岁的他 并不清楚 自己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也不知道 笼罩着家长的愁云 意味着什么。面对医院刚发来的缴费单 萧萧的爸爸周宇一脸愁容。周宇的小姨、姑妈、岳母等家人正在讨论 不该草率地关掉水滴筹筹款 别人说什么闲言闲语不要紧 最重要的是先救孩子。6月25日 萧萧和妈妈胡彩云在崇州市三江镇文庙街 不慎被卤水烫伤。胸前、双下肢、臀部 萧萧的烫伤面积达到55%。7月3日晚 周宇在网络筹款平台水滴筹上发起了众筹 不到24小时 就收到了近40万捐款。但同时 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他们是)三江做羊子生意的”“崇州有两套房子”“给小孩买了300万保险”“车都是两辆”。被父亲指责“周家人以后还怎么做生意”后 周宇在7月4日主动申请了水滴筹退款。不过 舆论并没因此平息…
家里主要用于运送羊肉的面包车
家里批发零售羊肉的招牌
网友质疑:他家两车两房 孩子还有300万保单
记者调查:车、房、保单都是真的 但……
7月6日中午 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病房 因大面积烫伤而疼痛的萧萧终于睡着了 刚刚3岁的他 并不清楚 自己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也不知道 笼罩着家长的愁云 意味着什么。面对医院刚发来的缴费单 萧萧的爸爸周宇一脸愁容。周宇的小姨、姑妈、岳母等家人正在讨论 不该草率地关掉水滴筹筹款 别人说什么闲言闲语不要紧 最重要的是先救孩子。
6月25日 萧萧和妈妈胡彩云在崇州市三江镇文庙街 不慎被卤水烫伤。胸前、双下肢、臀部 萧萧的烫伤面积达到55%。7月3日晚 周宇在网络筹款平台水滴筹上发起了众筹 不到24小时 就收到了近40万捐款。但同时 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他们是)三江做羊子生意的”“崇州有两套房子”“给小孩买了300万保险”“车都是两辆”。被父亲指责“周家人以后还怎么做生意”后 周宇在7月4日主动申请了水滴筹退款。
不过 舆论并没因此平息……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费英娜 摄影记者 陶轲
■网友声音
不该捐
“家里有钱得很 利用了我们的同情心”
实名评论“余萍”:这家人就是我们三江的 家里面有钱得很 并不是付不起医药费的人 而且家长给小孩买的保险都是300万的 怎么可能没钱治病?
邻居“周军”:看到小孩受伤确实很心痛 但是富人要求穷人的救济更心痛 他家随时也可以拿出几百万的现金 居然还(筹款)???
“无聊的路人”:孩子烫伤是真的 但是孩子的医疗费有保险公司承担 家里做杀羊子生意的 崇州两套房子 这样的家庭需要水滴筹?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觉 认为利用了我们的同情心 以后真正困难需要捐助的贫困家庭怎么办?
该捐
“他家真没有啥钱 人云亦云最可怕”
“不管怎么样 小朋友是无辜的”
实名评论“汪娟”:事发地点就在我家附近 真人真事 希望大家多多帮助他。
邻居“罗亚”:伤者是我邻居 就隔壁那种 小小年纪不应该承受这样的伤痛 只希望他早日康复。
邻居“何宁明”:这事情我了解 绝对真实的。他家真没有啥钱 每年做生意都要到我家一个亲戚那借钱 买房子也是因为还有个大儿子在崇州上学 按揭的……请大家多了解真实情况再说 不要伤害了伸出援手善良人的心。人云亦云最可怕。
网友徐先生:有钱没钱 不敢乱说 毕竟没调查。不管怎样 孩子烫着是事实 无辜可怜!
“叶晓静”:不管怎么样 小朋友是无辜的 这是我们对孩子的心意 以后(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场意外
孩子深度烫伤 筹款引来质疑
遭遇质疑 他申请了退款
7月4日上午 为了给深度烫伤的儿子筹集医疗费而奔波了一天一夜的周宇 凌晨才睡下 却接连收到朋友、同学纷至沓来的电话。“你做的啥子?我好心帮你转发(筹款) 被他们说骗人的。”一连几个电话后 周宇打开3日晚上才上线的筹款链接 下面的评论让他傻眼了。
6月25日 妻子胡彩云骑电动车带着儿子萧萧在三江镇文庙街的一个卤肉摊前 不慎被滚烫的卤水烫伤 因萧萧站在电动车前面 双下肢、臀部和腹部都被严重烫伤 胡彩云的整个右腿也被浇了个遍。母子俩被送到当地医院 随后因萧萧伤情严重 当天转院至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医生告诉他们 孩子伤情严重 后期治疗费是个大数字。
7月3日晚上7点左右 周宇在水滴筹上发布了求助筹款信息 以萧萧的名义 筹集60万元医疗费用(儿子50万 妻子10万) 贴出了萧萧和胡彩云的伤情证明、村委会出具的证明以及受伤照片。链接被迅速转发到朋友圈 善款也从四面八方而来 不停有人在链接里捐款。“孩子好可怜 希望早日康复。”
但在一夜之后 有了不一样的声音。有人直接在水滴筹评论里提出质疑——周宇一家在镇上做杀羊生意 家里有车有房 为什么要筹款?也有人在当地人的微信群里转发 “父母给娃娃买了300万保险 就在我同事的组上。”
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 7月4日晚上不到8点 周宇主动申请了水滴筹退款 该链接不能再捐款 且将陆续退还已捐的善款。从发出捐款到关停 这条链接被转发了9293次 一共收到22859笔捐款 总额为390373元。
7月6日晚上9点 再次打开周宇发起的水滴筹筹款链接 页面显示 筹款人申请退款成功。
在271人证明情况中 一部分人的评论被标注为“实名”。评论中 不乏质疑周宇一家发起众筹的目的 认为周宇家是做宰羊生意的 不差钱 直指家长借机诈捐敛财。也有站在周宇家这边的 “请大家多了解真实情况再说 不要伤害了伸出援手善良人的心。人云亦云最可怕。”链接下方 不断有新的评论产生。
为啥筹款
“确实拿不出钱”
7月6日上午 成都商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周宇一家。萧萧刚刚换过药不久 痛得哭闹了一阵 正在发烧 头上贴着退烧贴。周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网上的舆论 让家里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甚至还有人到医院来偷拍 将孩子受伤的视频和照片传得到处都是。
周宇说 自己文化水平不高 不会说话 在水滴筹上筹款 确实是因为家里拿不出钱来给孩子治疗 朋友才建议自己试一试水滴筹。也是在同学朋友帮忙写链接上的文字 开具了相关证明之后 自己才成功发起了众筹。被质疑后 他的父亲说 “树要皮人要脸” 这样(网络舆论压力)以后让周家怎么做生意?因此 在保险公司业务员再次核实能够报销医药费后 4日晚上 周宇关闭了水滴筹。
6日晚上 成都商报记者向萧萧的主管医生求证萧萧的伤情 医生告诉记者 萧萧确实是大面积烫伤 为深二度到三度 现在创面的情况还比较好 但是孩子一直在发烧。具体的治疗费用 要看孩子创面的恢复情况 以及是否需要再进行植皮手术 如果恢复不好 肯定还需要不少的费用。至于病情证明上预估50万元的治疗费 医生说 这是根据深度烫伤病人的受伤面积来估计 大约每1%需要1万元左右 而萧萧的烫伤面积 在50%以上。
目前 萧萧已缴的治疗费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周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幸好有亲戚朋友表示可以借钱支持孩子的治疗费 解了燃眉之急。周宇说 还是希望能借媒体向为孩子捐款的好心人表达谢意。
三大质疑
他家真的“有钱得很”吗?
1
“他家有两套房两辆车”?
一套旧楼房、一套按揭房、两辆面包车
6日下午 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崇州市三江镇富国村 村上的工作人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3日 周宇来过村上开证明 但当时她并不知道是开来做水滴筹的。因胡彩云和萧萧的户籍确实在村上 因此开具了当日受伤事实的证明。(这一点 成都商报记者向周宇核实时 他表示 是明确说明了作为筹款证明的 在证明盖章处 记者也看到了“此证明仅限用于水滴筹使用”的字样。)
记者在三江镇桥东社区调解主任郑涛的带领下 来到了周宇家的老房子 这是一栋两层的楼房 楼下的两间门面外搭着玻纤瓦和木头搭成的棚子 看上去是平日做生意的地方。二楼的窗户也是旧式合页窗。如今周宇家大门紧闭 棚子外挂着“批发零售羊肉”的招牌。成都商报记者向对面的邻居了解 周宇家的房子比自家修得早些 至少也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
在距离房子不到20米的地方 停放着一辆白色面包车 根据周宇出示的行驶证 这正是周宇家的其中一辆车。走近后 记者看到 这辆看上去并不新的面包车的座椅上 套着蛇皮编织袋做椅套。从行驶证上可以看到 在周宇夫妻俩名下的两辆车 一辆是注册时间为2013年的长安小型普通客车 一辆是注册时间为2010年的长安小型面包车。
周宇则表示 一家人现在住的房子 已经修了二三十年。两年前确实在崇州按揭买房 除了首付外 每月还需要支付4050元贷款 贷款10年。至于两辆车 “车都是面包车 一辆开了8年 一辆5年。”周宇说。
2
“做宰羊生意 有钱得很”?
“没挣多少钱” 社区:他家属于一般家庭
周宇表示 自己家确实是做宰羊生意的 但都是小本生意 且近些年生意不好做 并没有挣到多少钱。3年前 萧萧奶奶心脏病做手术 花费了10余万元。萧萧出生后 也是意外不断。今年3月前后 周宇和妻子胡彩云也因生病住院 花费了数万元。加上两年前买房 支付了首付 今年3月开始装修、购买家具家电 一共花费13万左右。最后一笔购买家具的钱 是在萧萧出事前一天 也就是6月24日支付的。
成都商报记者从周宇提供的夫妻俩的银行流水及周宇的农行银行卡上看到 截至6月25日 余额为9030.11元。胡彩云名下的农行银行卡 6月24日支出为某家具公司 支付12998元 余额为839.29元。
周宇家门外悬挂的招牌可以证实 周宇家确实从事宰羊生意。但胡彩云户籍所在的三江镇富国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以及周宇户籍所在的三江镇桥东社区调解主任郑涛表示 胡彩云娘家和周宇家 均属于“一般家庭”。
3
给小孩买了300万保险?
买了报销型保险 保险公司垫付了一千元
周宇说 5月底 确实通过熟人为萧萧购买了保险 当时说儿童节有优惠折扣 所以准确购买时间为6月2日。萧萧受伤时间为6月25日 当时以为未满30日没有生效 保险公司业务员可能也解释了意外住院这部分已经生效 但自己情急之下没有记住。同时 保险公司目前只垫付了1000元 剩余部分能报销多少 还不清楚。
6日 在医院病房 周宇的家人拨打了该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 对方表示 为萧萧购买的保险 因意外而住院报销的部分已经在购买后24小时生效 因此是可以赔付的 但具体赔付金额 需要治疗结束后 根据相关合同约定进行赔付。
7日 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了为萧萧办理保险业务的业务员游红玲 她解释说 萧萧出事后 自己作为业务员 也是第一时间陪同帮助萧萧就医转院 进行治疗。游红玲再次证实 萧萧的保险总额为300万 但因为未到规定时间 一部分内容是没有生效的 而因意外住院报销的部分 在购买后24小时生效 确实可以赔付。但是周宇家购买的 为报销型保险 是在社保、少儿互助金这类保险外的一种补充类险种 要扣除社保、少儿互助金等可报销的部分 治疗完成后 费用中的剩余部分 再根据可报销部分进行补充报销 并不是可以“从中挣钱”的险种。游红玲说 萧萧受伤后 公司垫付了1000元。
水滴筹方面表示 平台会在案例发起、传播及提现的环节中 通过多种手段对用户提交的求助信息、身份信息、诊断信息、家庭信息等相关信息 持续动态审核其真实性与合理性。筹款项目发起后 水滴筹会对患者提交的筹款说明及身份信息、病情信息、收款人及信息(必须为患者或患者直系亲属)等相关的求助信息 进行审核。同时在筹款过程中 水滴筹会通过筹款人的好友证实、举报、评论等社交信息 以及舆论信息监控系统收集全网数据 对筹款项目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此外 还会与医院、家属等进行多方核实。
社交平台筹款 “选项之一”还是“最后一步”?
两种声音
普通家庭遭遇意外
能否发起网络筹款
如今 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 关于疾病、意外等而产生的众筹求助时常可见 社会公众质疑被求助人苦难程度不够救助资格资质的案例也多见诸网络。筹款平台的审核机制是否合理?一般的家庭甚至小康家庭 在遭遇意外时 能不能发起筹款 该不该得到帮助?
公益评论家周健:
不是非要等到这家人揭不开锅
公益评论家周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首先 当然是应该救的 大家经常讲“救急不救贫” 说的就是这一类社会救助。从社会救助伦理上讲 不能因为一场意外 而让一个家庭从小康生活彻底陷入困顿。
从社会救助伦理的角度看 这样的家庭 有社会救助的价值。帮助他们迅速地渡过难关 在维持其原有的生活水平时 也让其有维持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而不是非要等到这家人揭不开锅 吃不起饭 了才实施社会救助 这样的做法既不人道 救助效率也欠佳。
其次 周健认为 在水滴筹、轻松筹这类筹款平台上的个人筹款募集 属于个人与个人之间、针对某件事而产生的赠与关系 而与求助人本身的富裕或贫困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对给予对方的馈赠有反悔以及索回的需求 可以走法律程序 但没有权利对求助者进行道德攻击。
第三 这类筹款之所以引发社会质疑 更深层次地来说 是因为筹款机制的不完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陌生人对陌生人之间的“社会救助”筹款机制 往往是谁的故事讲得好、有“卖点” 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反而没有能力通过这样的众筹获得帮助。
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傅艳:
向社会伸手是最后一步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傅艳认为 首先 应该为周宇家决定退还善款 并且确实付诸行动的行为点赞 这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表现。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从目前周宇家的情况来看 他确实还没有到必须向社会公众伸手的地步。这一类社会众筹 是否真的需要是极端贫困的地步 傅艳认为 肯定是的。每一个人 在生活中 都可能会遇到自己过不去的坎 得到帮助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向社会公众伸手 是最后一步 是所有求助支持体系都已经到了极限 仍然存在困难的情况下 才能由社会兜底。
傅艳认为 个人或者家庭 在遇到困难时 首先应该自身家庭竭尽全力 其次是亲人、朋友给以最大力度的支持 然后是其所在的单位、社区、政府等这类正当的支持系统 包括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 或是由单位、社区发起的筹款。
像周宇这样的家庭遭遇意外 目前不属于需要向社会公众伸手的极端个案 这也是为什么会受到质疑的原因。傅艳表示 建议大家在向公众伸手之前 尽量谨慎地考虑是否到了必须的地步 以及正视必须接受的严苛的监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