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货物国际运输(西安国际货运班列)
西安货物国际运输(西安国际货运班列)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博尔介绍,今年,“长安号”的开行不仅没有受到疫情的过多影响,其覆盖面、影响力和运输效率还有了新的提升。今年上半年,“长安号”开行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其中中欧方向开行量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运送货物总重达到去年同期的1.9倍。在运行时间上,从西安至匈牙利布达佩斯全程运输时间为13天,西安至芬兰科沃拉全程运输时间只有12天,而到达德国最快仅需10天。“长安号”的高效运营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国际货运班列的运输时间比海运和公路运输短,运输成本比空运低。再加上与空运、海运相比,国际货运班列实行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在疫情期间更具便利。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航空和海运出现不同程度的禁飞、停运、减运等情况,但“长安号”这支陆路运输通道的“钢铁驼队”展现出安全高效的强大优势,在常态化运营的同时不断开拓新业务、增添新线路,全力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优先运输
图为西安至巴塞罗那中欧班列在西安市新筑车站等待发车。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西安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拥有到全国各大城市平均距离最短的区位优势以及全国唯一具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西安港”。2000多年前,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载着茶叶、丝绸的驼队从此出发,去往西域各国;如今,装着光伏产品等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由此开出,往来于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
在中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开放格局下,国际货运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打通了亚欧大陆上海运和空运之外的新贸易通道。
自首列班列开行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先后开通了西安至亚洲、欧洲的15条干线通道,覆盖沿线40多个国家地区。截至8月20日,“长安号”共开行2305列,开行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连续10个月蝉联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全国第一。
国际班列货运总重是去年同期1.9倍
9月1日0时,搭载着4287件小百货的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从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与以往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方式不同,这次是西安国际港务区完成的全省首单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在互联网深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的今天,国际货运班列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新通道,使更多的中国产品走向国际。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项目,西安国际货运班列继2013年开行中亚班列(西安—阿拉木图)后,于2016年8月18日,再次开行了首趟中欧班列(西安—华沙),将物流大通道延伸至欧洲。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年度运行量首次超1000列,标志着我国联通欧亚、辐射全球的商贸物流体系初步建立。
国际货运班列的运输时间比海运和公路运输短,运输成本比空运低。再加上与空运、海运相比,国际货运班列实行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在疫情期间更具便利。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航空和海运出现不同程度的禁飞、停运、减运等情况,但“长安号”这支陆路运输通道的“钢铁驼队”展现出安全高效的强大优势,在常态化运营的同时不断开拓新业务、增添新线路,全力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优先运输防疫物资,为保障中欧及沿线国家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博尔介绍,今年,“长安号”的开行不仅没有受到疫情的过多影响,其覆盖面、影响力和运输效率还有了新的提升。今年上半年,“长安号”开行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其中中欧方向开行量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运送货物总重达到去年同期的1.9倍。在运行时间上,从西安至匈牙利布达佩斯全程运输时间为13天,西安至芬兰科沃拉全程运输时间只有12天,而到达德国最快仅需10天。“长安号”的高效运营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安号”能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离不开西安港中欧班列运营中心的背后支持。作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统筹运营国际货运班列的信息平台,运营中心于2018年3月设立,集班列实时跟踪、商品市场分析、班列数据集成、客商业务洽谈为一体。该平台的北斗在途监测系统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货物运送情况,大大提升了班列运行效率和精准度。
“北斗在途监测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控温和定位。控温方面主要是一些货物对集装箱的温度有要求,比如冷藏货物、化工品。通过系统,我们可以对箱内温度进行全程监控。而在定位方面,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每一趟班列所在位置的即时查询,客户通过我们平台的运踪查询系统就可以查到自家货物到哪里了。”邵博尔介绍。
此外,疫情期间,运营中心还联合海关、铁路等部门推出多项便利措施,通过开通“长安号”绿色通道,推进公铁联运、铁铁联运,对常态化物流车辆申办车辆通行证,增加国外场站等方式,保障了物流通道的通畅。
黄金通道实现国内外资源优势互补
2016年,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第一次通过“长安号”将哈萨克斯坦的面粉运回国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农产品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是非常理想的粮油原料供应地。国内企业对这种质优的农产品也有需求,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运输方式。而“长安号”的开行,为中哈之间开辟了一条进出口黄金通道,帮助两国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
目前,依托“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了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进口优质面粉、小麦和油料;在阿拉山口建设综合保税区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承载精深加工和分拨中转的功能,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可年加工小麦30万吨、大米15万吨、油脂30万吨。
在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看来,“长安号”不仅运营稳定,运费合理,而且运输时间也短。“班列没开之前,我们也从俄罗斯进口过油料。当时要先经过陆运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再经海运到大连,再走陆运到西安,这样绕一大圈,时间成本很高。所以相应的,进口原料的价格也高。现在有了国际货运班列,可以直接过来,所需时间只有原来三分之一。”刘东萌说,“这意味我们的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但成本也不会太高。现在我们的年营业额和以前相比,提升了十几个百分点。”
因“长安号”而受益的企业还有陕西思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这家原本位于深圳的企业选择来西安建厂生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里可以解决产品的销路。公司负责人张女士说:“以前在深圳的时候,我们生产的液晶显示器都是内销,现在产品可以搭乘中欧班列外销到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现在每周固定一个集装箱,一箱大概是4000台左右。”
更让张女士欣慰的是,因为疫情期间铁路运输没有中断,所以工厂受到影响较小,业务还是很不错。这也坚定了他们的信心,打算拓展更多国家的市场。
除了惠及省内企业,依托西安的地理位置,中欧班列“长安号”对国内其他省市的企业也起到很强的带动辐射效应。记者了解到,国内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与欧洲交易的大宗货物主要有汽车组件、纺织品、光伏产品、建材等。这些货物,30%是陕西当地的产品,70%是省外的产品。省外产品大多是东部沿海地区通过西安转运到欧洲。目前,西安港已经与青岛、宁波、连云港等沿海港口城市合作开行了陆海联运班列。
目前,“长安号”汇聚了来自欧洲、大洋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40多个国家的5000余种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西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国外优质商品也得以进入中国,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合作发展。荷兰企业GVT物流集团多式联运公司的负责人说:“我们于3年前开始使用中欧班列。自去年开始,每周预定5列班列,能够在15天内收到货物。相比之下,空运由于运力原因则需要10-20天,价格也是中欧班列的4倍之多。因此,中欧班列变得更受欢迎。”
枢纽经济释放内陆对外开放新活力
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是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发展壮大,释放对外开放“新活力”的一个集中体现。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西安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也是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于2008年正式成立。2010年,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此开通。建站之初,这里还只是一个仅有22名员工、7条线路的小车站。10年后,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如今,西安国际港务区以现有铁路、公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在内陆形成了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未来,这里将建设成服务“一带一路”国家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生产加工中心、金融中心、人文交流基地,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陆港力量。
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表示,接下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联手大型央企,充分发挥央企货源、网络等资源优势,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公共班列。持续加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陆续开行新线路,以通道促贸易、聚产业。同时将在全球布局海外服务基地,预计今年年内建成3个海外服务基地,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为“长安号”境内外往返对开和货物在境外的高效集散提供支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西安等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以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建设为突破,西安市正加快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打造多元化、国际化开放平台。
根据西安市出台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到2022年,西安市国际客运航线要达到100条,全货运航线达到40条,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网络格局。陆港集装箱吞吐量要达到24万标箱,临空经济规模突破260亿元,充分发挥陆港和空港的核心作用。
在日前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西安为例,中国将继续全面提高全面提到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王雅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