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用什么词牌有讲究吗(学填词如何选择词牌)《木兰花慢》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暗香》、《疏影》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一剪梅》细腻轻扬的词调。《浣溪沙》上半阕急,下半阕缓和。《鹧鸪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风丽之。


■ 刘明泉 词,原是一种配乐的文学,是古人拿来当歌唱的。虽然后来逐步剥离了音乐,而词牌对词的音乐腔调的规定还是保留下来。 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律、音律,以及韵律,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凡此种种,词牌基本已经规定了。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情强烈,声情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也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情感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徵音)。 填词必先选词牌,而选词牌,又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字面含义去琢磨词的内容。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音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有人望词生意,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情理。同样,另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氛围不相适应,因此当然不能用来祝贺新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作用,如若违背了它,则显得不伦不类,甚至有伤大雅。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相应的词牌呢?如果你精通音律,这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词谱都以五音十二律标出了词牌的曲调。但是,如果你不通音律,夏承焘先生的办法值得选取: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拗和韵脚疏密;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对和章句的安排;第三,以前人同词牌优秀作品为典范,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情最多、最好。 对初学者来说,第三种方法是最适用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把握。 当然,说到底,词牌是一种格式,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陈规。《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鸡漫志》也有“古人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情远比形式的选择重要。

二、缠绵婉转类:
《洞仙歌》音节舒徐。
《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楼》轻松流美。
《鹊桥仙》、《点绛唇》多用于男女相会,描写情感。
《一剪梅》细腻轻扬的词调。
《浣溪沙》上半阕急,下半阕缓和。
《鹧鸪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风丽之。
《暗香》、《疏影》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木兰花慢》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
《桃园忆故人》一般抒发情感,表达友谊。
《踏莎行》描写风雅。
《长相思》多怀旧,写女思,以声助得其双美。
《满庭芳》、《凤凰台上忆吹箫》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情绪。
《小重山》、《定风波》、《临江仙》情感细腻,宜表达细腻婉约之调。
《忆江南》、《浣溪沙》、《浪淘沙》、《少年游》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三、豪放壮类:
《永遇乐》感情激越。
《好事近》表达激越不平的调。
《兰陵王》表达拗怒越声,为军旅曲,后越调。
《龙吟曲》激越,表达凄壮郁勃感。
《清平乐》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转为和婉。
《南浦》高昂欢乐,不宜表达凄凉悲伤送别之。
《破阵子》为军乐,适合抒发昂雄壮绪。
《渔家傲》拗怒,表达兀傲凄壮、爽朗襟怀的调。
《沁园春》、《风流子》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大度。
《念奴娇》多表达雄壮豪迈感,不宜形容女娇弱婉曲心态。
《六州歌头》音调苍凉悲壮,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调,多言古今兴亡之事。
《贺新郎》调高昂,宜表达慷慨激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感。不宜作催妆喜庆的祝贺曲词。
《钗头凤》、《更漏子》、《调笑令》、《憾庭秋》、《盐角儿》适宜表达激昂慷慨壮烈感。
《水调歌头》、《满江红》,调子较高,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的词。一般不宜写委婉柔媚的思想感情。


责任编辑 :陈志杰 责 审 :王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