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非典事迹(大疫当前当年非典)
钟南山非典事迹(大疫当前当年非典)本应有的辞旧迎新、欢庆春节、合家团圆、畅想未来的节奏氛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没有了看客,也没有隔着屏幕的“**挺住、天佑**”之类的遥祝。病例数字时刻都在变化。社会上尤其是信息传播广泛、迅速的自媒体平台上,真真假假的消息不断游走。退掉春节回老家的车票、取消聚会团圆计划、口罩脱销、五花八门的防病药方层出不穷┈┈这次不是明星八卦,也不是简单的异地重大灾难,而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新型病毒,与性命攸关。
2020年春节到来前的一周。
随着“春运”大范围开启,“新型冠状病毒”的扩散形势陡然加剧。
病例数字时刻都在变化。社会上尤其是信息传播广泛、迅速的自媒体平台上,真真假假的消息不断游走。
退掉春节回老家的车票、取消聚会团圆计划、口罩脱销、五花八门的防病药方层出不穷┈┈
这次不是明星八卦,也不是简单的异地重大灾难,而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新型病毒,与性命攸关。
没有了看客,也没有隔着屏幕的“**挺住、天佑**”之类的遥祝。
本应有的辞旧迎新、欢庆春节、合家团圆、畅想未来的节奏氛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
这时,一个久未曝光的熟悉的名字和身影出现了。他,就是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面对主持人白岩松的提问,他坦言:
肯定存在人传人,已有14名医务人员感染;
源头尚不清楚,但尽可能不要碰野味;
没有特殊情况,能不去武汉就不去武汉;
没有N95,普通口罩也有防御作用;
有信心不让非典重演,所以,大家放心……
虽然每一句话都令人惊叹、心情沉重,但是思维清晰明了,一如既往的正直、真实。
他以84岁高龄的奔波于多地,马不停蹄;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冒着风险亲临疫情重灾区武汉的医院观察患者状况,令人们震惊!
当他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现身说话后,社会上的恐慌和躁动不安平息了许多,许多猜测和谣言不攻自破。
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当年“非典”时期的英勇战士形象,在心疼、敬重的同时,心里也镇定许多。
“钟南山”这三个字,犹如定海神针为何钟南山在重大疫情时现身,能让国人稍安勿躁呢?
一方面是他的医德,另一方面在于他的医术。
时间倒回到2002年。
一种病情于12月在广州爆发。当地政府为免引起民众恐慌,没有发布相关讯息。
这种从未遇见过的新型疾病,被权威人士定义为衣原体感染导致的典型肺炎。
随着疫情蔓延,民间质疑、传言四起,社会恐慌。
这时,钟南山挺身而出,勇敢地否定了权威的观点。
真理终究无法被权威遮蔽。事实也佐证了钟南山的判断。
有人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
钟南山的回应是:“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因而,他也被誉为“中国最敢说真话的院士”、医学界的良心。
在美国《读者文摘》杂志2010年对“中国名人受信任度”的调查中,他和袁隆平得票最高。
钟南山的正直和医德,足可见矣。
当然,他也并非寓言故事“皇帝的新装”中那个没有丝毫心理压力、无知则无畏的幼童,更非哗众取宠、纸上谈兵的食谋者。
他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作为底气。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父母亲都是医学专家。
他则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后来担任广州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在这场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SARS”(中国称为非典型肺炎)的疫情抗争中,钟南山成为医护工作者的领军人物,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最终胜利。
他也因此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随后当选为中华医学会会长,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担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等。
“非典”爆发近十八年后。
2020年的这次新型疫情,爆发时间点、社会舆论、民众集体反应等,与十八年前何其相似也。
因而,当年抗击“非典”医护工作者领军人物钟南山的再次现身,正当其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效应。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时代。他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曾担任长沙太守。
东汉末年发生多次大疫,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加之战乱,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面对瘟疫的肆虐,怜悯百姓的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曾拜名医为师的他萌发了以医救民的愿望。
于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
最终他写成《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口齿论》等医学著作。
尤其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成为后世至今从医者必读的重要医籍。
这部典籍流传海外,也受到国际医学界的推崇。
张仲景终其一生,未能成为良相。但是因为他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良相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同的方式,同样的目标,同样的伟大。
正如《国语.晋语》中医和所说的“上医医国,其次医人。”
因为,医国与医人是同理同宗的。
尤其是仕途坎坷或者不愿入仕的知识分子,为医成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另一个选择。
从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儒医。
他们通晓百家,道德高尚,心怀天下;同时悬壶济世,钻研医理,著书立说,集良医与良相的情操于一身。
所以,古人将“相”与“医”相提并论。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也成为中国专业知识分子的传统。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便是其一。
他认为“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入仕后,象啄木鸟一样,一生都在为朝廷看病,为民请命,成为宋代最具职业精神的官员之一。
他重视教育,特别是执掌应天书院期间,为朝廷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皇帝近臣时,力主革除沉弊,推行新政;担任地方官时,关注民生,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虽然他一生宦海沉浮,但他不为个人名利羁绊,成为古代名臣。
尤其是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种伟大情怀,体现了对人性本身的深切关爱,对生命的敬重。
自古以来,医者们秉承“医者,仁术也”、“医者,父母心”的初心,悬壶济世,成为杏林佳话。
医生职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为人类的生命保驾护航。
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医护人员形象受损、医患关系紧张,“白衣天使”的高尚、光荣形象蒙尘。
但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总有一些中流砥柱:
例如敢于在“鸿毛药酒”如日中天时,发布《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文章的普通医师谭秦东;
在“非典”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战斗在第一线而不幸染疾甚至付出生命的医护人员;
平时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千千万万医护工作者。
钟南山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是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
“良医”的标准,不仅仅是医术精湛,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心怀苍生的初心,悬壶济世的风骨。
而钟南山做到了。
央视国际曾评价他: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更令人景仰。
这种评价,源于他的初心:
“以人为本,起码要从讲真话开始。就像我们医生,对病人讲真话,才能让人信任你。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在疾病面前,每个个体的人,都是非常弱小的;此刻的生命也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贵贱,哪怕你自身医术高明。
所以,只有实事求是,在公布真相的前提下,知己知彼,互相扶持,才能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这次,当钟南山临危受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时,我们也倍添信心。
随着“非典”之后国内医疗体制的完善,疫情日报并且向社会公布,各地的各种防控措施有序展开,社会民众的配合,尤其是有党和政府的部署领导,相信我们能够再次取得防控新型疫情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