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有多少子孙(愚公后代在非洲)
愚公有多少子孙(愚公后代在非洲)迪亚科在回信中说,在中国,拖拉机经销商一定非常荣耀和富裕,因为中国的农机在他们国家很受青睐。许多农场主十分垂青中国农机。谁家一旦拥有了一台中国农机,他的身价立即就抬高数倍。那意思岳洪志猜出,可能不亚于中国谁有一辆轿车。迪亚科的父亲是坦桑尼亚的一名官员,迪亚科长大后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也当上了政府的官员。在一次通信中,岳洪志说他现在是拖拉机厂的销售人员。岳洪志胸有成竹地说,你能产出多少,我就能销出多少。“你准备把产品销到哪?”厂长脱口问了一句,岳洪志说他要销到非洲坦桑尼亚。他怕厂长不相信就解释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工程兵部队当兵,曾随部队去过坦桑尼亚援助非洲修建铁路。在那里他曾救过一个名叫迪亚科的落水少年,后来与迪亚科及其家长建立了很深的友谊。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
家住太行山下的岳洪志,几年前还是新乡市第一拖拉机厂的一名员工,谁也不曾想到,今天竟成了非洲坦桑尼亚的富豪。
若要细考此人的发家秘密,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位自称是愚公后代的岳洪志当了一回愚公。
一
2000年春节一过,时任厂销售部主管的岳洪志就向厂长建议:今年咱厂要加大生产力度,力争产量翻上一番。厂长问岳洪志今年预计能销多少。
岳洪志胸有成竹地说,你能产出多少,我就能销出多少。“你准备把产品销到哪?”厂长脱口问了一句,岳洪志说他要销到非洲坦桑尼亚。
他怕厂长不相信就解释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工程兵部队当兵,曾随部队去过坦桑尼亚援助非洲修建铁路。
在那里他曾救过一个名叫迪亚科的落水少年,后来与迪亚科及其家长建立了很深的友谊。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
迪亚科的父亲是坦桑尼亚的一名官员,迪亚科长大后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也当上了政府的官员。在一次通信中,岳洪志说他现在是拖拉机厂的销售人员。
迪亚科在回信中说,在中国,拖拉机经销商一定非常荣耀和富裕,因为中国的农机在他们国家很受青睐。许多农场主十分垂青中国农机。谁家一旦拥有了一台中国农机,他的身价立即就抬高数倍。那意思岳洪志猜出,可能不亚于中国谁有一辆轿车。
接着,岳洪志又写信问,若去坦桑尼亚推销拖拉机是否可行。这次他把他们厂的产品说明书连同所有资料全部寄去了。
迪亚科回信说可以,并说他能为岳洪志帮上忙。
最后厂长认为岳洪志的设想有道理,就决定加大生产力度,提高产量。厂长将当年的任务定为上年的两倍。
接下来,岳洪志马不停蹄地到有关部门办理产品出口手续。三个月后,他在广州港口将拖拉机装船后出海,向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驶去。
由于第一批货物销售得比较顺利,厂里又接二连三地向坦桑尼亚发了几次货。半年里,他为厂里销售了往年一年的产品。为厂里赢得了大量利润的同时,也为国家赚了外汇。
二
岳洪志是个有心人,经常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有时候巨大的商机就潜伏在你的眼皮底下。在达累斯萨拉姆的港口,他发现这个城市的海港很繁忙。
当时他就想,作为坦桑尼亚首都的达累斯萨拉姆应该有更大的海运港口,它的装卸量应该更大、停泊船位更多。可惜这里的海岸线太平直了,不像欧洲的海岸线那么曲折多弯。
如果能人为地改变这种状况该有多好。然而这是大自然的手笔,人力无法改变,只能让人望而生叹。
那天,他坐车从海港往市里,发现离港口不远处有一座小山。这座山不是很高,可它却占了大约一百来平方公里的地方。正是这座山,让公路绕了很大一个弯。
这时,一个大胆地设想在岳洪志大脑中形成了:移山填海,修建港口,缩短海港到市里的公路,为寸土寸金的城市腾出一大块地方。
他先找到迪亚科。迪亚科现在已是坦桑尼亚的一位很有权力的政府官员。当迪亚科听岳洪志说他想将那座山买了后,不由大吃一惊,问他买座毫无用处的荒山有什么用。
他可以通过关系把它白送给他,条件是他必须在山上、山下四周种树搞绿化。坦桑尼亚政府为了绿化那座山已经花了不少钱,但几次植树都未成功。原因是,山上石头太多,很少泥土,还缺少水。
岳洪志说他植树,但不是现在,等他把石头搬走之后。他还说了,他要填海造码头。迪亚科犹豫了半天,才说帮他去说说。
几天后,迪亚科来找岳洪志。他先劝岳洪志不能脑子一热就去做那异想天开的事,后来见劝不动,就说他已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好了。
人家说这光秃秃的荒山白送给他,全力支持他填海造码头。若码头造好了,人家国家可以出钱买他的码头,也可以允许他长期经营码头。他只要按有关规定给人家国家纳税即可。
山搬走后,腾出的空地,政府要收回,只给他少量的钱作为对他的补偿。最后迪亚科说,如果他填海失败了,人家不担负任何责任,不给他任何补偿。显然人家是不相信他能成功。
岳洪志听完了迪亚科的话非常高兴。他要求迪亚科立即找有关部门办好手续,使他的移山填海合法化。
一个多月后,岳洪志拿到了他与达累斯萨拉姆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合约。
这时,迪亚科又一次劝岳洪志说,移山填海在欧洲一些国家曾经有过,在日本、中国的香港也有过,但在非洲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希望他在行动前三思,千万不要为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弄得破产。
岳洪志说,你说的不对,移山填海最早应该是在中国。中国古代有个叫愚公的人,他移走了两座山。那两座山就在我的家乡。
我就是他的后代。我今天要干的事是我的祖先曾经干过的事,我一定能成功。
三
岳洪志怎么也不会想到,那座山坦桑尼亚政府会白送给他,让他捡了个大便宜。拿到了那座山的使用权,并不等于就能立即行动了。
因为岳洪志原来仅是个靠工资吃饭的工薪人士,他并没有多少积蓄。而要干这么大的工程,没有极雄厚的资金是不行的。
这个问题,岳洪志事先不是没有考虑过。对此,他早已作了周密的安排。
岳洪志打算在荷兰、日本的报刊上刊登广告,征寻填海合伙人。他知道这两个国家都有成功的填海经验,不乏这方面的专家。
广告刊出半月后,果然有应征者与他联系。他在应征者中选了一位。此人名叫大岛一雄,日本人。
岳洪志立马给大岛一雄发邮件,告诉他,他已经被选中,请他速来坦桑尼亚。
大岛一雄来到达累斯萨拉姆后,并没有马上与岳洪志联系,而是四处打听了解与岳洪志移山填海相关的事,找与此事相关的人。
很快,他就了解到岳洪志一分钱没掏白捡了一座山,于是就打起了鬼主意。他先是通过关系找到坦桑尼亚政府内一位叫肯桑的官员,并用钱贿赂这位肯桑。
肯桑是个十分贪婪奸诈的家伙,明里是政府的高级官员,暗里与黑社会勾结,为了捞钱,不择手段。
肯桑接受了大岛一雄的贿赂后,便指使他黑社会的朋友派一神偷潜入岳洪志的住处,将那张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合约及相关的所有文件统统偷走。然后肯桑又在档案上做了手脚。
岳洪志发觉被盗后立即向警方报了案。开始,警方装模做样地勘测现场,后来就一拖再拖,终不见结果。
其不知是肯桑早已买通了警局的一位官员。很快,岳洪志就听说日本人大岛一雄开始动工移山了。
这事看来是输定了,和岳洪志一起从国内来坦桑尼亚的朋友劝他:
“算了吧,输就输了。山是白拣的,丢了也没有赔本,权当人家就没有给你,再说又是在人家国家,你不服输又怎样?”
如果换一个人,面对如此情况,也许会认输、放弃。但岳洪志不是这样的人。他生就的倔强脾气,从来就不会轻易服输。
他十分生气,但并不气馁,默默地告诫自己:挫折只能吓倒懦夫,在我面前,它必须后退、倒下,永远不能阻挡我前进。
岳洪志找到迪亚科。他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跟迪亚科说了之后,迪亚科简直难以置信。
迪亚科鼓励他向法院起诉,到时候他迪亚科去法院作证。迪亚科还说,据他所知,在转让那座山的使用权这件事上,还有一个敢于坚持公道、主持正义,憎恨搞歪门邪道的人。他想让那个人也为这件事作证。
岳洪志向达累斯萨拉姆法院递交了起诉书。法院开庭审理时,果然有两位证人出庭作证,一个是迪亚科,另一个是迪亚科说的那个敢于坚持公道、主持正义的官员。
这位官员不但向法庭作证,说肯桑代表市政府管理国土的部门,曾经向中国人岳洪志转让过那座山的使用权,还在法庭上说肯桑曾给过他钱,要他说假话,还曾承诺一旦把那座山从岳洪志手里弄走,再转给大岛一雄还会有更大的好处。
在充分的证据面前,法庭判决恢复原来的转让事实。法庭还判决,已动工移山的大岛一雄向岳洪志赔偿一大笔钱,肯桑向岳洪志赔礼道歉。
接着,岳洪志又在荷兰找了一位填海专家,让其专管技术上的事务。岳洪志在欧盟找了一个财团做他的经济后盾,开始了他的移山建港口工程。
两年后,那座山搬走了,港口也修好了。这个港口是坦桑尼亚目前最大的港口。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在这里被卸下船,装上船,相应地每天都有滚滚的财富流入岳洪志的腰包。
此外,岳洪志还为寸土寸金的达累斯萨拉姆腾出了近100平方公里的地皮,达累斯萨拉姆政府如约付给他一笔数额不菲的移山补偿款。
岳洪志的资金也像滚雪球一样大了起来。现在他在坦桑尼亚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销中国的农机、服装、电子产品等。
每年都将数亿美元的中国商品销在非洲,不仅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还在非洲宣传了中国及中国生产的各类商品,为大量的中国产品走进非洲打开了一条通道,做了良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