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成长管理的策略有哪些?大咖观点安雅敏
新企业成长管理的策略有哪些?大咖观点安雅敏营造出支持战略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确认战略举措并将员工薪酬与业绩挂钩;阶段二:战略实施。企业规模不同,战略制定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大企业而言,通常战略管理会分3个阶段(附注1)来制定:阶段一:战略制定。拟定公司愿景和使命,确定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建立长期目标,提出战略意图与战略目标;
近两年,因为疫情及外部大环境的关系,建筑装饰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动荡带来冲击的同时,实则也隐藏着机会。对于企业而言,把握住变化中的未来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战略,是当务之急。
1m学会特别邀请企业战略专家“安雅敏”老师,分享企业战略规划专题。
一、谁需要战略
企业开门7件事:使命、愿景、价值观、战略、流程、组织、数字化。企业通过落实这7件事,将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可持续的优势,方能生存下去。其中,“战略”起着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之功能。
企业规模不同,战略制定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大企业而言,通常战略管理会分3个阶段(附注1)来制定:
阶段一:战略制定。
拟定公司愿景和使命,确定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建立长期目标,提出战略意图与战略目标;
阶段二:战略实施。
营造出支持战略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确认战略举措并将员工薪酬与业绩挂钩;
阶段三:战略评价。
当公司战略没有带来预期结果时,管理者迫切需要了解事实,战略评价就是获知该事实的主要方法。
与此相对的中小型企业,通常资源有限,面对解决生死挑战的应对时间短,根据从业多年的经验,我会建议采用“战略快速执行方法论”(SRE:Strategy Rapid Execution Methodology)来应对这百年不遇的变革时代,就是所谓的“最有组织能力、最专注、准备最周全者,必定达成目标”!
结合中国建筑装饰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现状,下文将主要以中小企业为说明对象,展开战略制定的描述。
二、如何做战略
战国·子思《礼记·中庸》中曾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战略快速执行方法论”(SRE)究竟是如何做的呢?
▲SRE方法论图解
我们可以用通过SRE“1 3 3”的关键内容模式,进行战略的制定、分解与落实。
“1”,管理者采用回顾与展望的方式订立战略目标、目的、关键绩效指标及季度业绩目标。此处要注意两点:
1)以“有的放矢、有备而来”开始的方式,使讨论焦点集中在“如何有效完成年度目标的策略”和“如何行动”两方面。
2)如果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如果今天用昨天的方法,不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3”,要说清楚“做什么”、“如何做”及“谁来做”,在公司中统一思想,明确分工。
1)在计划和计划发展过程增加员工的“所有权和参与感”,这已经被证明能获得巨大的效益回报。尤其在这变革的时代,当谈到个人责任和执行的时候,更应该考虑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公司的策划研讨会和战略讨论过程,让它成为“我们共同的计划”,而不只是老板的计划。
2)注意“当前关键问题” CCI (Critical Current Issues) ,这能够帮助团队立即把焦点集中在“他们”所能看到的现在影响公司的头等大事上。通过他们即时参与解决方案的提议讨论,对团队和年度计划的拟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从外部竞争、内部关键要素与月度计划及核心团队抓执行。时间的分配遵循“战略聚焦管理,5%;战略分析, 20%;计划编制管理花,30%;核心团队管理,45%”的原则。
管理团队容易出现的一个重大缺失是,无法把日常工作直接与公司年度战略目标和目的挂钩。此处推荐 “每周快速执行法”,即管理层会议的方式(每周一次最恰当),每个人把重点集中在向目标迈进时“将采取什么行动”上,而不是重谈过去一周的活动!
三、战略调整机制
以上是企业战略制定的方法论,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策略或计划能够从制定时起,就依最初的设想精确地执行”,尤其在当今外部剧烈变化的时代。
一但发生内部或外部挑战与改变时,如本世纪的新冠黑天鹅事件,企业处理的重点是建立战略调整机制:如何把决策人召集起来,然后根据“模块式”的调整流程,调整战略从而实现竞争与生存。
提到“模块式”,我们需要强调一点:战略目标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模块式”流程,每季度进行更新调整。这样方便企业抓住新的机会,并能够将它们迅速融入到战略策划中,而不只是“机械式”应付对待。
面对外界的变化,此时我们需要 “重新评估或放弃”。组织资源有限时,必须做出 “舍”与“得”的选择,才能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发挥更大效益及效果。如何准确地对企业运营结果进行评估呢?
建议透过SMART原则(附注2)让选择方案清晰表达,并结合Gartner(附注3)将资料运用依据难度分为四阶段:描述型分析、诊断型分析、预测型分析与指示型分析。这四种数据运用阶段,分别解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未来是否发生」,「如何让它发生」四个问题, 从而进行多方案的分析。
有了清晰的多方案数据基础,接下来就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如果考虑的愈多,追求的愈多,取舍就愈多。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决策困难的原因并不是取舍数量的多寡,而是每个目标都有自己的比较基础,所以我建议将比较的方案在相同的维度以分值进行比较,从而客观理性地选择。
简单概括,就是“看清0到9,决定 1、2、3”,即看清数字的内容由0到9的数字组成,做出选取1、2、3选择的决策。
四、建筑装饰行业时代趋势
再重新回到建筑装饰行业方向,它未来的时代趋势是怎样的呢?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十四五”规划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建筑装饰行业而言,意味着要从之前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进入到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那么,所谓的“高质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有几个关键词:装配式,绿色,智慧,生态。这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及价值:
1、近年来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展望“十四五”,以装配式为核心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数字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施工装配化是提升全产业链效率的重要路径,“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望从量向质转变,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技术和制造资源成为建筑企业关键的竞争要素。
2、针对传统的设计及工程行业,要想更具竞争力、不被时代抛弃,首先要考虑在全产业链的定位,比较市场竞争对手找出自已的核心能力,然后从单一设计或工程这两个单独的行业,去建立协同生态形成EPC的模式,并且将数字化的应用与行业经验协同,一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给客户,这样形成的生态圈优势比单打独斗更省力。
3、绿能是未来行业的主基调,在装配式施工中可能需要应用工地机器人、AI、及AR等。在这些高科技的范畴,传统工程行业存在与高科技领域协作的可能性,但是需要我们慎重评估“市场规模及成本与效益原则”。初期还未形成规模市场时,建议先采用战略合作方式,等到市场规模达到一定比例如30%-50%,也经过市场磨合后,可以采用资本合作形成合资公司。
总体来看,2021年建筑业仍旧面临相对良好的市场环境,但市场结构的调整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要求建筑业企业加快提升应变能力。建筑企业在做好市场经营、项目履约的同时,应不断进行组织更新和能力再造,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和业务模式,投资人才队伍和技术能力建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最后将“最有组织能力、最专注、准备最周全者必定达成目标!”这句话,送给1m的创业同行者!
附注:
1.《战略管理-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佛雷德.戴维、福理斯特.戴维、梅雷迪思.戴维著,徐飞译
2.SMART原则: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3.Gartner Group,成立于1979年,是第一家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其服务内容主要针对中型公司的需要,目标是希望使业务覆盖到IT行业的所有领域,从而成为每一位用户的一站式信息技术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