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广东新军在1910年2月12日发动了“庚戌起义”,失败。同盟会成立后组织的6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为改变局面,并反击舆论对自己“远距离革命家”的攻击,革命党人决定继续采取实际行动,以证明自己的坚贞和决心。这次起义的直接指挥者是黄兴。此役牺牲之惨烈,革命党人折损之大是空前的。孙中山后来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悲叹:“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也正因为如此,这次起义在孙中山一生的记忆中刻骨铭心。

“黄花岗起义”的得名,并非因起义发生于广州黄花岗,而是因为起义失败后,大多数殉难的革命党人被安葬于此。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1)

国民政府曾经“编列”过孙中山及同盟会推翻清政府举行的“革命战役”,一共有11次。

在这11次起义中,最后一次即是“武昌首义”。第一次“广州之役”(1895年10月)和第二次惠州之役(1900年10月)发生于同盟会成立之前。

第10次正是本文将讲述的“黄花岗起义”。

这次起义的直接指挥者是黄兴。此役牺牲之惨烈,革命党人折损之大是空前的。孙中山后来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悲叹:“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也正因为如此,这次起义在孙中山一生的记忆中刻骨铭心。

艰难筹款,誓死一搏

同盟会成立后组织的6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为改变局面,并反击舆论对自己“远距离革命家”的攻击,革命党人决定继续采取实际行动,以证明自己的坚贞和决心。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2)

广东新军在1910年2月12日发动了“庚戌起义”,失败。

1910年3月,汪精卫赴京师展开了刺杀摄政王载沣的惊天计划,失败。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亚槟榔屿召集革命党骨干共同商议。这次会议总结了数年间失败的多次武装起义。大家一致认为,起义之所以失败,是由于经费匮乏,组织仓促、力量分散等原因造成的。

最终决定,将在广州倾全党之力,与清朝廷做最后一搏。

这是一次破釜沉舟式的行动。

组织大规模起义需要经费,经预算,此次举义最少需要经费10万元港币(英国贸易银元,也称“站洋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

槟榔屿会议后,孙中山因遭到荷兰和英国殖民当局驱逐,改去欧美筹款。黄兴一开始对在东南亚地区的筹款比较乐观,但当他在新加坡见到胡汉民,得知筹得之款仅有万余元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到筹款上。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3)

此前的筹款计划是:马来亚、新加坡等英属殖民地,5万;印尼等荷属殖民地,5万;安南(越南)等法属殖民地,3万。

黄兴心里明白,荷属印尼的筹款计划靠不住了,“如英属(指当时英国在东南亚的几块殖民地-引者)不能筹足预定之额,则全局瓦解。”

在一次与当地著名实业家、侨领邓泽如的谈话中,黄兴表示,如果英属殖民地这5万筹款计划也完不成,必然全局瓦解。果真如此,他亦不会再回香港,而将效仿汪精卫,再做一次以命相搏的刺杀。说完,这位硬汉竟当众落泪。

邓泽如建议黄兴与自己一起再对马来亚华人作一次努力。

出发前,离家已经一个多月的邓泽如在1910年12月30日回了趟家。第二天,已经42岁的邓泽如得了长子。当时也赶到邓家的黄兴给这个孩子取名“邓光夏”,取“明德之后必有达人,光复大业夏声厥灵”之意。

1911年1月1日,邓泽如即随黄兴出发,踏上了艰难的募款之路。黄兴由此叹道,邓泽如如同当年的“大禹治国,虽闻呱呱之声而不宁处”!

当天,黄兴在芙蓉筹款会议上发表演说,募得现金1000元和价值5000元的货物;

1月2日,黄兴和邓泽如等抵达吉隆坡筹款。由于此地的华人对革命党人戒备心很重,对革命也无热情,所获极少;

1月3日,黄兴一行抵达怡保,他在筹款宴会上发表演说,赢得与会者的积极反馈。当日“认捐踊跃”。

1月6日,至金宝筹款,无果。黄兴还遭到一名余姓华人巨商的辱骂。

1月9日,英属各殖民地5万元筹款任务完成,黄兴返回新加坡,给邓泽如写信表示感谢。

最终,经半个多月的奔走 黄兴筹得款项共计 110532 元 约占全部捐款的 60%。而马来亚募捐的成功,激励了法属和荷属殖民地华人的捐款热情。孙中山也利用这个好消息,在美加募集了7万多元。募捐计划超额完成。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曾请为黄花岗起义筹款做出巨大贡献的邓泽如出任广东都督,但邓泽如以“泽本商人,素无政治军事之学识”为由,坚辞不受。

仓促发难,全军覆没

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下设调度、储备等8课,作为起义的领导机构。

革命党人在广州城内还建立了几处据点,以传递消息,存储武器。

4月8日,起义统筹部决定于4月13日发动起义。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4)

但此时突发意外。本来接受刺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任务的同盟会会员温生才,在广州东门外红花岗附近误将广州将军孚琦认成李准,遂行刺杀,数枪将孚琦击毙。温生才突围失败,被俘后于4月15日就义,时年41岁。

与此同时,同盟会会员吴镜在从香港向广州运送炸弹时,被官府抓获。又加上这起无心插柳的“独狼”式刺杀,广州全城戒严。

起义时间被迫推迟。

4月23日,黄兴从香港潜入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了起义指挥部,决定于26日起事。

黄兴到广州后,发现城内气氛异常紧张,道路上布满清军,戒备森严。革命党即将举事的事情路人皆知。

最终,起义时间定在了4月27日。由于原定的枪械未至,及部分先期潜入广州的人员暂撤至香港,黄兴被迫将原定10路进军的计划改为4路: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一路攻小北门,接应新军和防营进城;陈炯明率一路进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率一路据守南大门。

陈炯明和胡毅生要求起义时间再做延迟,姚雨平同意按期举义,但提出必须给自己这一路补充500枝枪械。

此时,自感已无退路的黄兴,在喻培伦等人的激励下,决定孤注一掷,率自己这一路孤军决死一搏。

起义打响后,原定一起动手的陈炯明、胡毅生、姚雨平3路果然都没发动,只剩下黄兴一路的120多名“选锋队”(敢死队)冲锋陷阵。如此,起义焉能不败!

27日17时30分,起义打响。

黄兴率领自己这一路“选锋”120余人,按原定计划猛攻两广总督衙门。为区分敌我,革命党人均臂缠白布。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5)

革命党人很快攻入总督府,两广总督张鸣岐逃往水师提督衙门。在完成既定任务后,黄兴又把自己所部的100多人分成三路,以完成陈炯明、胡毅生和姚雨平三部本应完成的部分任务:川闽籍及南洋会员进攻新军督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籍会员进攻小北门;黄兴和方声洞、朱执信等人出广州南大门,接应防营入城参战。

黄兴率领十多人冲出总督衙门后,很快就遭遇了水师提督李准的亲兵卫队。林时爽当即头部中弹殉难,黄兴也被敌人一发子弹打断右手食指和中指的第一节。黄兴以断指继续开枪射击。

不久,黄兴等人与广州巡防营温带雄所率部队不期而遇。温带雄本是同盟会会员,此来是参加起义。但因为温带雄所率部队并未臂缠白布,双方发生误会。黄兴阵内革命党人方声洞首先枪击温带雄致死,随即也遭还击身亡。两路友军激烈交火,死伤惨重。黄兴一路战至最后,只剩黄兴一人幸免,他躲进一家小店改装后混出广州城,于4月30日逃回香港。

由喻培伦率领的另一路70多人进攻督练公所,遭遇阻击,无法得手,遂绕过督练公所,进攻其背后的观音山。此路人马计划先夺取这个制高点,再居高临下俯攻。

在战斗中,以前试制炸弹时炸残一手的喻培伦,在胸前挂了满满一筐炸弹,冲在队伍最前面,边投弹边开路。其一往无前的英勇精神不仅极大地激励了同仁,也让参战的清军瞠目结舌。

战至凌晨子时,喻培伦多处受伤,队伍也伤亡惨重。见寡不敌众,喻培伦率众退到一个米店,以米袋作掩体,继续向清军还击。

围困的清军放火烧房,革命党被迫突围。突围途中,喻培伦因伤重被俘,后就义。

徐维扬率领进攻小北门的一路,经一夜激战,也全军覆没。

后来成为新中国大将的张云逸,当时只有19岁,他也是起义军的一员。据他回忆,自己和几个同志突围后藏进一所民宅。第二天一早,他佯装出门买菜,上街侦查形势。待返回时发现,他们藏身的那所民宅全是清军,与他一起的同盟会会员全被当街枪杀。

幸免于难的张云逸后经常自嘲:“险为黄花岗第七十三烈士。”

这次起义,除黄兴一部及顺德会党按期发动以外,其余各路均按兵未动。新军子弹被收,有心无力,根本无法参加战斗;胡毅生、陈炯明事先就撤出了广州城;姚雨平因胡毅生刁难,未能及时领到枪械,起义爆发后隐匿不出。

“黄花岗上一抔土”

起义失败后,86个殉难的革命党人横尸街头,家属都不敢认尸,遑论什么收尸。

此时,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开始了冒死收敛义士尸骸的行动。他通过父亲的老关系,与广州官府周旋,又利用自己《平民日报》记者的身份四处运动,终于通过当地一家叫“广仁善堂”的慈善机构,向官府领回了72具义士遗体。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6)

潘达微用自己的房产做抵押,买下了广州城东郊白云山下一块叫“红花岗”的荒地,将领回的72具尸骸合葬于此。

他觉得“红花”与长眠于此的义士们,勇敢悲壮的事迹不符,遂改“红花岗”为“黄花岗”。

民国成立后,广州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原墓地修建了烈士陵园,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196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黄花岗起义有关的两篇文章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一篇是林觉民的《与妻书》,一篇是孙中山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碧血黄花岗72(碧血浩气黄花岗)(7)

孙中山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写道:“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一个事业,一个目标,当有很多人甘愿为之赴死时,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康涛

2020年9月10日于北京研磨时光咖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