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龚弦个人简历(龚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龚弦个人简历(龚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三十年的确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而对于已经不惑之年的龚弦,回顾过去,与其说是在追寻着那动人的声响,倒不如说正在追寻着那一个年代暖暖的回忆!当90 年代发烧之风席卷全国之际,这时的龚弦正好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那时经济承受能力很有限,但是总是有一种着了魔的心态去追寻这种爱好,几乎把所有钱都花在了玩音响上面,踏踏实实的过了一把“发烧”瘾。其中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初中时候跟着电子报上有篇《音分三路,烧灼八方》制作的一套电子分频音箱,当时花费了很多精力,虽然用现在发烧友的听音观来衡量并不算平衡,但毕竟是当时最成功的一件作品,而且最重要的是有好几位同学因为听了这套音箱,也爱上了发烧音响。已完工的自制300b单端胆机一直以来,龚弦对音响的爱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特别是他的母亲一直呵护着他的爱好,这让他很感恩,哪怕是在学业繁重的高中,也没制止他的“玩物丧志”。

发烧友有一种很倔强很专一的精神在里边,他们把自己的所有执着通通放在了一个物件上。其实他们那种对事物极致的追求是值得敬佩的,因为发烧友的“发烧”其实是一种信仰,是另一种人生的绽放。

龚弦个人简历(龚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1)

近年来,随着传统HIFI音响的关注度逐渐下降,老一代的“音响发烧友”也越来越少,反之时下的年轻人更多关注的是时尚影音娱乐数码产品、家庭影院、耳机、汽车音响等等,这是市场的大环境。

当然也有这么一部分人,依然在这个电子消费品横行的时代,不离不弃,坚守着“发烧”理念。他们是我们的身边人、普通人,是音响的忠诚Fans,他们都在享受着音响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有得意之作也有败笔之作,只有通过这些坎坷的积淀才有可能在音响发烧之路上,越走越成熟和稳健,其兴趣才会有增无减。龚弦也毫无例外地这样走过来。

其中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初中时候跟着电子报上有篇《音分三路,烧灼八方》制作的一套电子分频音箱,当时花费了很多精力,虽然用现在发烧友的听音观来衡量并不算平衡,但毕竟是当时最成功的一件作品,而且最重要的是有好几位同学因为听了这套音箱,也爱上了发烧音响。

龚弦个人简历(龚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2)

已完工的自制300b单端胆机

一直以来,龚弦对音响的爱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特别是他的母亲一直呵护着他的爱好,这让他很感恩,哪怕是在学业繁重的高中,也没制止他的“玩物丧志”。

当90 年代发烧之风席卷全国之际,这时的龚弦正好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那时经济承受能力很有限,但是总是有一种着了魔的心态去追寻这种爱好,几乎把所有钱都花在了玩音响上面,踏踏实实的过了一把“发烧”瘾。

三十年的确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而对于已经不惑之年的龚弦,回顾过去,与其说是在追寻着那动人的声响,倒不如说正在追寻着那一个年代暖暖的回忆!


“音响发烧”要充满理性

当你真正“发烧”过,才能知道当中的感受。

龚弦表示,他只是跟绝大多数普罗大众对音响或者“音乐发烧”的草民烧友一样,在自己最能折腾的时候满足了一下自己的“发烧梦”。

发烧友大概分作三个派系听曲的、玩器材的和二者兼而有之的龚弦认为自己是后一种,在他眼里玩发烧音响的真正乐趣是在于其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音响发烧友们喜欢从音响产品中寻找最接近真实的声音境界,音响吸引他们的是其技术本身。

因此为了满足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烧友可以自由的搭配器材、组合、提升,这是“音响发烧”的核心,也是最为被发烧友津津乐道的。

从另一层面上讲,玩发烧音响,其实就是提升自我的艺术精神层面,因为音乐传递的不仅是音乐、是艺术,更是借着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在龚弦看来玩音响发烧是从充满乐趣的器材发烧到文化乃至精神层次的升华。

而且,玩音响发烧还能养成勤动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于身心、修炼、思维都是非常有益的。

作为一位老发烧友,龚弦觉得虽然不能说自己有些什么成就,但毕竟在这个爱好上折腾了多年,付出了无数的金钱、时间和心血,还是分享了他在多年“音响发烧”过程中感悟到的一些经验:

  • 首先必须要以理智态度去玩HiFi,一个合格的发烧友不是比阔气,必须要做到不盲从、不攀比。

  • 其次器材档次要量体裁衣,对器材的态度和评价,不要以价格为依据,只着重将器材发挥到极限,如果盲目追求器材档次,很难领悟发烧的真谛。


“发烧”是一种坚持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网络的普及与渗透,从电子管时代走来的音响发烧友,站在了历史巨变的门槛上,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音响发烧友年龄的老化,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热衷音响,更多的是耳机爱好者。

对此,龚弦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网络的迅速普及和数字产品的诱惑

到了现在,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网络文化盛行,从MP3 到现在各种格式的音乐文件如WAV、APE、FLC 等无损音乐的出现,承载高保真音乐的CD 唱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别说是发烧,就连听CD 的人也越来越少;

二是缺乏自己的组织

作为音响发烧友,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组织,活动很难开展,所以发烧友们只能是一盘散沙,各自为阵。

龚弦认为“音响发烧”本来就很“小众”,如今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要让发烧友升温,除了发烧友自身坚持传承外,其中一点就是要创建一个属于发烧友们自己的活动平台,有组织有领导,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每年组织参加成都国际音响展等,还可以组织参与一些别的协会的活动,如与“摄影协会”一起交流,因为摄影与音响发烧有相同之处,玩音响发烧的很多都在玩摄影,他们二者在评价术语上也通用,“通透”、“震撼”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发烧”的质量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发烧兴趣。

龚弦个人简历(龚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3)

龚弦个人简历(龚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4)

摄影音响展的摄影活动

大浪淘沙,现在能坚持下来玩“音响发烧”的人并不多了,龚弦感慨道,事实上,已人到中年的他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HIFI 发烧上,也曾一度想放弃玩音响,但在成都音响展上,当他看到有很多白发苍苍老者,还在咨询如何给胆机绕制变压器等问题,这让他很感动,觉得别人这么大年纪了都还在坚持,所以他也要继续折腾下去。

龚弦个人简历(龚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5)

“发烧“”是一种坚持精神!龚弦说即使发烧友因各种原因在缩减,颇有一点青黄不接的劲头,但坚守在音响发烧圈的还是大有人在,他们因这共同的爱好相聚在这个圈子里,闲暇时会聚在一起交流、探讨、借鉴、分享!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坐在一起研究下唱片的版本,音乐家的历程,或是看一眼别人的作品和藏品,分享着每一点因为器材改变所带来的改变的乐趣,就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比如:因为换了一种新的接线方法导致音响声音的音乐性更好,或者和几个要好的发烧朋友交换音响器材(用CD 机和数字音乐播放器交换,换一种口味)带来音响系统声音的提升、改变。

曾经疯狂迷恋,现在是细水长流,在龚弦看来,把“音响发烧”作为一项业余爱好,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让人有充实感,而且可以从中获得愉悦感、获得知识、结交到朋友,丰富了人生。所以无论通过什么手段、途径,“发烧”的目的就是快乐,众乐也好、独乐也罢,只要快乐,都好!

来源丨《产城》杂志十月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