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故里沉香湖简介(绍兴有个美人宫)
西施故里沉香湖简介(绍兴有个美人宫)诚如“碑记”所云:始以粉黛歌舞之宫,而今变而且迁之,寥寥然为墟落。一代倾国美人,也在浩瀚的历史风雨中,如烟云般消散。西施山记此外,还有亭三座,台榭各一,因疏于打理,浮雕墙为杂草所掩,加上参观当日阴天,风骤人稀,越发显得荒凉萧寂。本文后面以参观顺序写成。公园门为敞开式(见上图);园外西侧为徐渭《西施山记》碑墙(见下图)。
《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一说七术 )’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勾践)“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
史料中的“土城”,即土城山,因传“西施习步”于此,故又称西施山,亦称美人宫,现为西施山遗址公园,位于绍兴市越城区迪荡新城北部,免费向公众开放。
公园全貌
西施山遗址公园主要景观有五处:一为徐渭《西施山记》碑墙;二为春秋末期越国生产生活浮雕墙;三为乐伎雕像群;四为汉白玉的西施全身雕像;五为书法长廊。
此外,还有亭三座,台榭各一,因疏于打理,浮雕墙为杂草所掩,加上参观当日阴天,风骤人稀,越发显得荒凉萧寂。
本文后面以参观顺序写成。
公园门为敞开式(见上图);园外西侧为徐渭《西施山记》碑墙(见下图)。
西施山记
诚如“碑记”所云:始以粉黛歌舞之宫,而今变而且迁之,寥寥然为墟落。一代倾国美人,也在浩瀚的历史风雨中,如烟云般消散。
入园后,沿西侧散步道走,透过杂草可见“越国生产生活浮雕墙”,也是公园的围墙,共两堵,一堵主要记述西施事迹(图1-1至1-5);另一堵记录越国生产生活(图2-1至2-3)。
西施在故乡1-1
西施在故乡,诸暨苎萝村,父砍柴,母纺纱,西施与伙伴浣纱于溪上。
西施随范蠡入宫1-2
西施学艺1-3
西施赴吴1-4
西施与吴王夫差1-5
2-1
2-2
2-3
第二堵墙的内容,记录当时越国的生产生活,制陶、铸剑,个人猜想与勾践的“十年生聚”有关。
乐伎雕像群
令我想起“滥竽充数”
乐伎雕像群,共10组,从中可一窥西施习艺的场景。昔日的浣纱女,为了复国大计,甘愿以身为饵,三年来夙兴夜寐,苦练歌舞、步履、礼仪,最终蜕变成倾国的女神:体态婀娜、才艺出众、处事得宜、礼数周全。
书法长廊
李白越中揽古
袁枚诗“西施,吴王亡国为倾城”
在书法长廊的众多作品中,我最喜欢袁枚的诗,皆因文人对西施,历来题咏者要么言其美色误国;要么说她是越王复国的功臣;唯袁枚从西施内心活动来着笔剖析,引起我的共鸣。
不可否认,西施在吴国的生活,必是她一生中最受宠、最高贵的时光;而她心心念念要加害的夫差,却给了她最深切的爱,像易先生与王佳芝,即便她爱上他也不足为奇。所以,又有谁能知晓她心底的、无处可诉的无奈与伤痛!
西施亭
西施亭,设计主旨为供今人凭吊西施,是西施学礼文化区的终点,也是西施慷慨赴吴、蓦然回首的地方。
密林深处的美人宫
西施全身雕像
西施山遗址公园的主体建筑——美人宫。仅有一座汉白玉的西施全身雕像,孤零零地立在广场中央,亦如拨去后人一厢情愿地加在西施身上的浓墨重彩,展露的事实,往往显得苍白刺眼。
游罢西施山遗址公园,不仅令我想起关于西施结局的众多传说,我更愿意相信她与范蠡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相厮守,泛舟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