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和曹操的谋士区别(袁绍九大谋士为何不如曹操五大谋士)
袁绍和曹操的谋士区别(袁绍九大谋士为何不如曹操五大谋士)(原创文章,谢绝转载!请勿抄袭,抄袭必究!)袁绍九大谋士为何不如曹操五大谋士?一个众志成城,一个各自为政,袁绍之败败在自身,身边的谋士又形成不了统一意见,袁绍自己又是“好谋而少决”,所以虽然实力强过曹操很多失败的却是袁绍,袁本初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烂如之奈何!第二,袁绍身边谋士众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大概有这么几个来源:一是袁绍大本营冀州或河北之地,如沮授是冀州巨鹿郡(国)广平人,田丰是巨鹿郡(国)巨鹿人,审配是冀州魏郡阴安(今河北清丰北)人,这三人都曾是冀州牧韩馥属下;二是来自南阳和汝南一带,因为袁氏出自汝南,南阳和汝南很近,从袁术出京城后第一站是南阳并很快站稳脚跟来看,袁氏在这一带的影响力是根深蒂固,所以袁绍身边不少人都是来自南阳和汝南一带,九大谋士中许攸是南阳人,也是袁绍的发小,逢纪也是南阳人;第三个来源就是当时天下谋士最集中的颍川一带,郭图、荀谌和辛毗辛评兄弟四人都是出自颍川。九个人来自
东汉末年自董卓迁都长安后,关东群雄经过常年的兼并战争,曹操和袁绍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北方两大最强诸侯,麾下各自人才济济,猛将谋士众多;猛将且不提单单说两人手下谋士,在官渡决战之前曹操麾下最为有名的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和贾诩五大谋士,袁绍谋士更是众多,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和辛毗辛评兄弟九大谋士。
要说谋略袁绍麾下的田丰、沮授、许攸等人其实并不比曹操五大谋士差,曹操之所以能击败袁绍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双方阵营的谋士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大相径庭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曹操麾下谋士众志成城配合默契,袁绍的谋士却是各自为政拖了袁绍的后腿,那么曹操的谋士,袁绍的谋士,为何一个配合默契,另外一个互相拆台?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和曹操袁绍用人策略以及性格有关。曹操“唯才是举”用人不拘一格不重出身只重才能,对身边人一些道德上的瑕疵也一笑置之,比如郭嘉就因为行为不检点被陈群告过状,曹操一面表扬陈群一面却不理不问;袁绍不同四世三公出身显赫,用人也优先考虑世家大族出身之人,这样的用人策略使得曹操身边谋士大都是真正有才干的君子,袁绍身边谋臣虽多但水货也不少比如郭图。
赤壁之战前的曹操从善如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以人废言,袁绍不同有点刚愎自用,忠言逆耳的话听不见去,麾下人才虽多却不能很好利用。三国时期不少名人对袁绍的评价很中肯,比如曹操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荀彧说:“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杨阜说:“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第二,袁绍身边谋士众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大概有这么几个来源:一是袁绍大本营冀州或河北之地,如沮授是冀州巨鹿郡(国)广平人,田丰是巨鹿郡(国)巨鹿人,审配是冀州魏郡阴安(今河北清丰北)人,这三人都曾是冀州牧韩馥属下;二是来自南阳和汝南一带,因为袁氏出自汝南,南阳和汝南很近,从袁术出京城后第一站是南阳并很快站稳脚跟来看,袁氏在这一带的影响力是根深蒂固,所以袁绍身边不少人都是来自南阳和汝南一带,九大谋士中许攸是南阳人,也是袁绍的发小,逢纪也是南阳人;第三个来源就是当时天下谋士最集中的颍川一带,郭图、荀谌和辛毗辛评兄弟四人都是出自颍川。
九个人来自三个不同的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述求,袁绍又没有能力和手腕把他们拧成一股绳,有纷争和互相拆台就不足为奇了。曹操五大谋士不同:郭嘉和荀攸都是荀彧介绍来的,三人都是来自颍川,贾诩投降没多久,此公奉行的又是明哲保身的策略,程昱兖州人很早就跟着曹操了,加上相互之间分工比较明确比如荀彧基本上是主内的,其余人跟在曹操身边参赞军略较多,所以曹操的谋士没那么多利益纷争彼此之间合作也愉快。
第三,袁绍有三个儿子一个外甥,分别是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和外甥高干,四人一人一个州:袁谭为青州刺史,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袁尚留在冀州袁绍身边;袁绍最宠爱的就是小儿子袁尚,可是长子袁谭能力不弱比如青州就是靠他一人打下来的,身边也围绕了不少人,这样一来自然就形成了长子袁谭和幼子袁尚两股势力,两人都拥有支持者比如审配和逢纪支持袁尚,郭图和辛评支持袁谭,彼此之间甚至有点水火不容,这样的情形下两派之间不互相拆台才怪!
袁绍九大谋士为何不如曹操五大谋士?一个众志成城,一个各自为政,袁绍之败败在自身,身边的谋士又形成不了统一意见,袁绍自己又是“好谋而少决”,所以虽然实力强过曹操很多失败的却是袁绍,袁本初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烂如之奈何!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请勿抄袭,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