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深度解析(老子的智慧道家高级智慧)
老子的智慧深度解析(老子的智慧道家高级智慧)上仁的人,虽然是为,却是无所为而为;上义的人,尽管是为,却是有所为而为;上礼的人,就更过分了,他自己先行礼,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来,引着人家强就于礼。由此看来,失去了道然后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义然后才有礼。老子提出:上德的人,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对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无德了。因为上德的人,与道同体,道是无所为而为,所以他也是无所为而为。而下德的人,有心为道,反而有许多地方却做不到了。前面几章讨论的寂静无为乃是代表不朽的自然,和所有力量的泉源。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完全不活动是绝不可能的事。因此,只有综合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才是最恰当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最明智的生活态度。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继续和大家一起共读这本,全面阐述老子道家思想的经典作品:《老子的智慧》。
前面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第三部分“道的描摹”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分享第四部分内容:力量的源泉。对应老子的《道德经》一书的第37-40章的内容。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意思是,道永远顺任自然,不造不设,好像常是无所作为的,但万物都由道而生,恃道而长,实际上却又是无所不为。侯王若能守着这个道,万物就会各顺己性,自生自长。然而这种状态并不能长保,在万物生长繁衍的过程中,难免有欲心邪念,这时唯有以道的本质“无名之朴”,来克服这种情形的发生。一旦没有欲心邪念,能够归于沉静不乱,那么,天下自然就上轨道。
前面几章讨论的寂静无为乃是代表不朽的自然,和所有力量的泉源。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完全不活动是绝不可能的事。因此,只有综合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才是最恰当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最明智的生活态度。
第三十八章 堕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最为著名的一章。有不少版本把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本章就是下篇的第一章,但是作者认为这种区分法似乎有欠妥当。因为形成老子思想的哲学原理,完全包括在前四十章内,而后四十章处理的大多是实际生活上的问题,譬如生活的准则和政治论等。
老子提出:上德的人,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对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无德了。因为上德的人,与道同体,道是无所为而为,所以他也是无所为而为。而下德的人,有心为道,反而有许多地方却做不到了。
上仁的人,虽然是为,却是无所为而为;上义的人,尽管是为,却是有所为而为;上礼的人,就更过分了,他自己先行礼,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来,引着人家强就于礼。由此看来,失去了道然后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义然后才有礼。
礼是表示忠信的不足。等到步入礼的境界,祸乱也就随之开始。智慧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至于以智慧去测度未来,更是愚不可及的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以忠信为主,而不重视俗礼;以守道为务,而不任用智巧;务必除去一切浅薄浮华等不合乎道的,而取用敦厚质实等合于道的。
本章讨论的主题是道的堕落。道所以会堕落,乃是某些哲学家,特别是孔子的:仁、义、礼、乐之教大兴的缘故。老子时代,礼已演为繁文缛节,拘锁人心,同时为争权者所盗用,成为剽窃名位的工具,所以老子抨击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在“道”、“德”、“仁”、“义”、“礼”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人际关系越来越外在化,人的内在精神被斫伤,自发自主的精神逐渐消失,仅靠一些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拘束在固定的形式中。道家特别强调无意识的善。善本是自然和无心的表现,若是有心为善,便会脱离“大道”,进而走向毁灭的道路。
第三十九章 全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谓天无以清则恐裂,地无以宁则恐废,神无以灵则恐歇,谷无以盈则恐竭,万物无以生则恐灭,侯王无以正则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践为本耶?非乎?故致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本章重点在讲侯王的得道,为政者要能处下、居后、谦卑,体悟“道”的低贱的特性。有道的仁君应如大厦的基石,要有骆驼般的精神,要能“珞珞如石”,朴质坚忍。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有生成的总源,那就是道,也可称为一。自古以来天得一才能清明,地得一才能宁静,神得一才能灵妙,谷得一才能充盈,万物得一才能化生,侯王得一才能使得天下安定。
这些都是从一得到的。否则,天不能清明就会崩裂,地不能宁静就会震溃,神不能灵妙便会消失,谷不能充盈便会涸竭,万物不能化生便遭绝灭,侯王不能处理天下准则便会被颠覆。
所以贵乃是以贱为根本,高则是以下为基础。且看侯王的称孤道寡,不就是以卑微为出发点吗?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绝不会强要为玉让人称赞,也不会死心为石让人非议,因为偏执任何一方的荣辱都不合乎道,就好像取走马车的任一部分就不成为马车一样,道必须是完整的。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章也是老子思想的精髓:道的运行本是反复循环的,无所谓正反的区别,等到有正反相对时,道已由静而动。可是道的运用,全以柔弱谦下为主。宇宙万物也都是由这个道而生息不已。
“反”可以是事物的反面,或者说矛盾的对立面。“道之动”可以理解为事物的运动,或前进的动力。所以“反者道之动”的第一层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或者说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会相互转换。而第二层意思则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是一种典型的辩证思维,一种用发展或者批判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而后半句“弱者道之用”的“弱”可以理解为柔弱、弱点、不足或者弊端。意思是,正是这种柔弱才是“道”的最大作用。一般人都认为,强大才是有用的,但其实柔弱或者处于劣势,才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作用。另外,一个人的弱点和劣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则可能变为优势,强弱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就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而这句话更深层次含义,则反应了道家思想“顺势而为”、“顺其自然”的思想境界。万物相生相克,万事阴阳共存、利弊共生。
本章仅以短短的几句话便总括了老子的学说,这个思想的基础原是建于反的原则上,有“反”故而道动,在第二十五章之二、第二十五章之三和第三十六章之一中曾详述过这个观点。“反者道之动”,“道体”是恒动的,由“道”产生的万物也在相反对立和循环往复中不断地更新运动和发展,这就是“道”于万物的作用和规律。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