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屠杀弃民(机遇屠杀弃民)
机遇屠杀弃民(机遇屠杀弃民)汉武帝元鼎六年,汉平南越,汉朝开始拥有直接通往南海诸国最便捷的海上通道,进行官方贸易,标志着联结东西方世界的海洋航路正式对接。《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这条海上航路。中国人与南海诸岛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至汉朝。在这样天翻地覆的时代里,中国人原本并未落伍。可惜的是,中国人起得很早却连晚集都没有赶上……一海外贸易的大变局
摘要:全球商业大革命,中国人是怎样错失的?(欢迎关注黄大拿食货志)
撰文|黄大拿&编辑|楚琦
引文:"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
十六十七世纪,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也是全球商业大革命的时代。
在这样天翻地覆的时代里,中国人原本并未落伍。可惜的是,中国人起得很早却连晚集都没有赶上……
一
海外贸易的大变局
中国人与南海诸岛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至汉朝。
汉武帝元鼎六年,汉平南越,汉朝开始拥有直接通往南海诸国最便捷的海上通道,进行官方贸易,标志着联结东西方世界的海洋航路正式对接。《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这条海上航路。
这条海上通道到底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中外学者已经作了很多研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多数学者认为,西汉时期的中国船队已经穿越南海,在印度洋航行,并到达了今天的斯里兰卡,而外国商船也沿着这条航道,往来交趾(今越南)等地区,或进入内地。
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汉朝使团"赍黄金、杂缯而往",意思是带过去交易的东西除了黄金还有丝织品,这应该是中国丝绸输往南海的最早记录。
二是使团人员中,"有译长,属黄门",所谓译长就是翻译人员,"黄门"就是宦官,汉代的黄门隶属于主管皇家宫廷财政的少府,专门为皇室消费服务。就是从这里开始,朝廷委派宦官负责海外贸易、贸易收入纳入皇室财政成了此后中国各朝代的惯例……【1】
明中叶以后,中国与海外的贸易出现一大变局,那就是民间贸易成为了主导,私人海上贸易的规模和海商资本的积累都超过了以前任何历史时期。许多海商集团涌现于沿海,他们乘风破浪,远航世界各国,成为十六、十七世纪国际市场上重要的贸易势力。
这样的大变局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从官方主导到民间主导,主角变了,性质在变,海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社会的作用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官方主导朝贡贸易,首先是着眼于政治,《明史》上说,"我祖宗一统无外,万邦来庭,不过因而羁縻而已,非利其所有",【2】意思是说官方贸易不是为了经济获利,而是为了以"怀柔"的态度招徕异族,营造万邦来朝的盛世表象。所以官方每搞一次朝贡贸易,几乎都是对财政的一次很大耗费,因为既要给丰厚的赏赐,还要大张旗鼓地做好接待工作,哪有不亏大本的道理?
其次是为了得到奢侈消费品。这一点看看进口商品的构成就明白了。犀角、羚羊角是高级药材,龙涎香是高级香料,孔雀、白鹿、红猴则属于珍禽奇兽……这些"海外奇珍"输入国内,谁是消费者一目了然。
从本质上说,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其实就是皇帝一个人的贸易。要论它与老百姓的关系,说完全没有也是错误的,因为老百姓需要为朝贡贸易中的巨额财政支出埋单嘛。
回头再看民间贸易。民间贸易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明人文集记载:"海滨之民,惟利是视,走死地如鹜,往往至岛外瓯脱之地。"【3】
这几句话简单解释,就是八个字:敢于冒险,惟利是图!如果觉得"惟利是图"这个词不太好听,那么也不妨换一个说法:按经济规律办事。
私商对外贸易惟利是图,又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看看其进出口商品的构成就明白了。
出口方面,除了一部分奢侈品,更多的是手工业原料和手工业产品,如布、绢、䌷等纺织品,碗、壶、罐等日常瓷器及雨伞、草席等日用物品。
进口方面,据《东西洋考》,金银珠宝、珍珠宝石、珍禽异兽的进口量逐渐减少,番镜、玻璃纸等日用品以及红花米、虾皮、绿豆等农副产品则大幅增加。【4】
重要的是,从贸易额比较,出口的数量大大超过了进口。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宋元以来中国铜银大量流出的趋势,这在中国经济史上显然有着重大意义。
普通老百姓不关心这些宏大的东西,这种变化对他们的影响究竟体现在哪里?
很简单。私商每往海外运出一船货,就意味着他们又多了一份收入……
二
中国海商与西方殖民者的竞争
中国海商在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并不是没有对手。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势力纷纷向东扩展,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与中国海商势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最早来到东方的是葡萄牙人。
与葡萄牙同时崛起的是西班牙。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远征队经过漫长航行,抵达了菲律宾,揭开了西班牙征服东方的序幕。
虽然后来麦哲伦在与当地部落的冲突中身亡,但满载香料的维多利亚号回国后,却引起了西班牙国王的极大兴趣。于是西班牙又连续向东方派出了多支远征队,直至在菲律宾建立殖民地……
有意思的是,西班牙人刚一站稳脚根,就做起了征服中国的美梦。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马尼拉殖民政府专门召开了一个讨论如何征服大明帝国的会议,形成了一份向国王报告的备忘录,其中写道:"陛下一旦成为中国的主人,也就可以成为所有领国,包括印度支那、柬埔寨、暹罗(今泰国),甚至马六甲的主人。从而再征服苏门答腊、爪哇(今属印民)、婆罗洲,香料群岛(当时西方人对东印度群岛的统称),也就比较容易了……"【5】
不久,由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荷联军击溃,这个美梦终归破灭。但西班牙人与中国人的竞争与冲突才刚刚开始。
冲在与西方殖民者竞争第一线的当然是中国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们。
中国海商的优势摆在那里:不缺航海经验,又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背靠大陆,国内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丰富产品,不论是棉布、丝绸、瓷器、铁器、糖,还是药材和茶,中国商品不但种类繁多,而且价廉物美,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1587年,即明万历十五年。因为黄仁宇的名著《万历十五年》,很多中国人对这一年印象深刻。
但正如《万历十五年》开头所说,"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6】
是啊,皇帝龙体无恙,没有地方叛乱,也没有农民造反,在按部就班的王朝历史上,就是平平淡淡的一年。
只有目光从皇帝家史中越过,才会有另外一些发现。
1587年,马尼拉迎来了30多艘满载中国丝绸的帆船,交易者人来人往。西班牙总督派人调查以后十分吃惊:中国人这么好的丝绸居然只卖这样一点价格?他对手下人困惑地说:"莫非中国人生产这些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劳力?还是他们生产不需要任何本钱?"
一位在吕宋住过多年的神甫也感叹:"中国运来的丝货以白色最受欢迎,其白如雪,欧洲没有任何一种出品能够与之相比。"
中国商人的雄厚资金也让西方人瞠乎其后。1640年,一个中国商人在暹罗收购皮革,起初,东印度公司驻暹罗代表试图用高价收购的办法进行抵制,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中国商人采购的时候干脆不和当地人还价……
三
华商遭遇大屠杀
白银的流出、中国海商的扩张以及华人在东南亚的扎根,渐渐引起了西方殖民者的警惕和恐惧。
前面说过,论正常竞争,中国海商遥遥领先。但西方殖民者也有其特殊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两点:一是殖民地就是他们的根据地,二是他们的背后是整个国家。
荷兰人占据安汶岛(今属印尼)之后,尽管早在荷兰人到来之前,中国商人已年年到此进行贸易,但现在荷兰人下令严禁中国商船靠岸。至于已经移居于此的中国人,则强迫其弃商从农。
在爪哇,因为荷兰商人竞争不过中国商人,行政当局遂向华侨特别征收人头税。
而在菲律宾群岛,西班牙人的手段更加狠辣。
《东西洋考》记载,西班牙人不仅要对前来交易的中国海商征以重税,而且特别规定,到吕宋的中国商船每艘只能载两百人,而返程的时候则必须加倍运回商人,"必倍以四百"。这等于是一种变相的驱逐。【7】
然后,西班牙人又制订制度,要求中国商人运入的货物必须由总督委派的官员整批估价,然后分配给西班牙商人,中国人不得私下交易。希望借此从数量和价格两端限制中国商品的输入。
最后,西班牙人还拼命限制中国商人在菲律宾群岛的经商范围。他们把中国商人集中在马尼拉的一个小区——涧内,中国商人在涧内平时不能外出,更不能在外面过夜,常常因极小的事故而被拘锁并科以罚金,甚至可能由于未保持住所清洁而遭到罚款……
在西班牙人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在1603年到1662年,六十年的时间里,就有了针对华人的三次大屠杀。
第一次大屠杀,据《东西洋考》,"华人大溃或逃散,饿死山谷间,横尸相枕,计损二万五千人,存者三百口而已";第二次第三次大屠杀,罹难华人均超过了两万人。【8】
1690年,在菲律宾群岛上,华人已不足六千……
西班牙人针对华人的三次大屠杀,很多文章和书籍都写到过,细节不必重复。有兴趣者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人屠杀华人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菲律宾群岛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居住在群岛上的华人可能和大明帝国理应外合,将我们赶到大海深处。
"里应外合"?有这么一回事儿吗?
四
失去的机遇
西班牙殖民者对菲岛华人举起屠刀,也不是全无顾忌。
毕竟,大明是这些华人、海商的祖国,号称天朝上国,终究是一个庞然大物。仅从实力上对比,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顾忌到这一层,在第一次大屠杀之后,殖民者派遣使者奔赴大陆,试图为自己的屠杀进行一番辩解。
万历皇帝什么态度?很生气!
一份《谕吕宋檄》将这种态度展示了出来。在这份明政府针对1603年大屠杀而令福建当局提交西人的交涉文件中,明朝政权首先义正辞严地进行了谴责:
"吕宋本一荒岛,魑魅龙蛇之区,徒以我海邦小民,行货转贩,外通各洋,市贸诸夷,十数年来,致成大会,亦由我邦小民教其耕艺,治其城舍,甲诸海国……此辈何负于尔?有何深仇遂至戕杀万人?"【9】
大意是吕宋本为荒岛,我华人开发有功啊,何曾辜负尔等,有何深仇,你们居然大开杀戒?
不过,话锋一转,文件中又表示,皇恩浩荡,"不忍加诛","尔等当思皇帝浩荡之恩,中国仁义之大"。意思是皇帝仁慈,不想对你们大兴问罪之师,你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最妙的则是最后一段:
"海外争斗,未知祸首;又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以贱民,兴动兵革?又商贾中弃家游海,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
什么意思?
翻译一下:大屠杀发生在海外,现在也查不到祸首哪。士民工商是中国的"四民" 其中商人原本就排在最末,属于最贱的一个阶层,怎么能为他们而打仗?更可恨的是,这些商人离开乡土,跑到海外,他们的父兄亲戚都为之羞愧,实在也没有什么可怜惜的地方……
万历援朝和日本人的战争此时刚结束不久,人力物力损耗极大,大明帝国不想打仗是真的。
不想打仗没问题,最后一段又为什么冒出一段让海外华人心寒的话?难道大明帝国就没觉得这样说有多么不合适?
其实,你如果心寒,他都会莫名其妙。因为大明帝国对商贾,对经营海外的华商的态度原本是一以贯之。
在大明帝国这里,那些武装起来反抗海禁政策的海商集团是敌人,跑到海外谋生的私商则是弃民。
何谓弃民?官方语言叫"自弃于王化"。意思是你沐浴皇恩不知足也不感恩,偏要跑到不知王道的夷人那里去讨生活,岂不是天人共弃?
没有祖国作后盾,华商的海外经营就是一页心酸史!
而对大明帝国而言,则意味着失去了一个重大的机遇。伴随地理大发现一同发生的全球商业大革命,就这样擦肩而过。
《万历十五年》的开篇真是经典:"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
注释:
【1】《汉书》,中华书局版。
【2】《明史》,中华书局版。
【3】《林次崖先生文集》,厦门大学版。
【4】【7】【8】《东西洋考》,中华书局版。
【5】《菲律宾群岛》,商务版。
【6】《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版。
【9】《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版。
本文为黄大拿食货志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