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盐山县很久以前是什么(河北省的一个县)
河北盐山县很久以前是什么(河北省的一个县)盐山境内现无盐也无山,但历史上的盐山地域辽阔,拥有着一百多华里的海岸线,渤海岸边,白帆点点,鱼肥虾美;境内有平原地区独有、引得魏武登高远眺、挥就磅礴诗篇《观沧海》的大山和唐太宗东征高丽留下清丽《小山赋》的小山;更有千百年来“万灶青烟皆煮海,一川白浪独乘风”的 盐业生产盛景。县境最广时,以现在的河、海、路为参照,拥有南至马颊河,北至北排河、西至滕千线(滕庄子至千童)、东至渤海的广阔地域。大约管辖今盐山本部,黄骅市大部分,南大港农场,中捷农场,孟村县大部,海兴县全部,山东无棣县东北部。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授牌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置高成县,属幽州渤海郡。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做皇帝时高成县改为高城县,属冀州渤海郡。南北朝时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将章武县、西章武县撤消并入高城县。当年高城县治北迁至大留里(今黄骅市旧城镇旧城村)。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阳信
文/高俊明
北宋时期盐山及大山位置图
盐山县位于河北省东部,东临渤海、北倚京津、南接山东,是“两省”(河北省与山东省)“三市”(沧州市、德州市、滨州市)的中心,素有“冀鲁枢纽”、“京津门户”之称。总面积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辖6乡6镇、450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盐山县历史悠久,被誉为“千童故里”和“中国历史第一侨乡”。汉代谏大夫鲍宣、唐代著名诗人高适、近代名医张锡纯和爱国名将高树勋等一大批名人志士皆出于此。有泰山行宫、文庙、衙署二堂等明代古建筑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童信子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盐山竹板”、“武术扇”和“丁氏正骨”等。盐山县管道装备制造业是沧州市的第二大主导产业,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被中国五矿协会命名为“中国管道管件出口基地”,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中国社科院认定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被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评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
盐山千童祠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置高成县,属幽州渤海郡。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做皇帝时高成县改为高城县,属冀州渤海郡。南北朝时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将章武县、西章武县撤消并入高城县。当年高城县治北迁至大留里(今黄骅市旧城镇旧城村)。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阳信县、高城县置无棣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划出高城西南部置浮水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高城曰盐山。明洪武九年(1376),因鲞鱼书院兴起迁县治于东隅(即今县城)。1936年,析盐山“四镇”中的旧城、韩村、羊二庄三区及沧县滨海地区组建新海设置局。
隋朝盐山县治及峡山、盐山区位图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当时境内有盐山(今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高城县改为盐山县。据无棣旧县志记载,古时该山近河傍海。距海口仅十余里,为导航标识之山,人称碣石山。山上不生草木,春秋时称无棣山,隋朝开皇六年(586年)置县,明朝为避皇帝朱棣讳,改称海丰县。山下有月明沽产盐,山腰有盐神庙,魏晋时又称盐山。唐初,东盐州⑴人马君德据此山举行起义,后为唐王朝镇压。乡人为纪念马君德,将盐山改为马谷山。元朝时为与另一座山体相别(今海兴小山),改称大山,2001年改称碣石山。 公元718年(唐玄宗开元六年)唐玄宗李隆基将盐山县东南的辛集、香坊、大山、埕口一带划出建新无棣县,大山脱离县境,但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授牌
盐山境内现无盐也无山,但历史上的盐山地域辽阔,拥有着一百多华里的海岸线,渤海岸边,白帆点点,鱼肥虾美;境内有平原地区独有、引得魏武登高远眺、挥就磅礴诗篇《观沧海》的大山和唐太宗东征高丽留下清丽《小山赋》的小山;更有千百年来“万灶青烟皆煮海,一川白浪独乘风”的 盐业生产盛景。县境最广时,以现在的河、海、路为参照,拥有南至马颊河,北至北排河、西至滕千线(滕庄子至千童)、东至渤海的广阔地域。大约管辖今盐山本部,黄骅市大部分,南大港农场,中捷农场,孟村县大部,海兴县全部,山东无棣县东北部。
盐山县千童公园
处在历史新起点的盐山县,正在深入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引领发展新方式、打造发展新引擎;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一带一路”的新机遇,抓住一系列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利用盐山良好的区位、交通、土地和产业等诸多优势,使未来发展的动能不断集聚,发展的张力不断增强,盐山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注:
(1)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将盐山县改置东盐州,州治在今河北黄骅市旧城镇旧城村。东盐州辖清池县(今沧州市东关),浮水县(今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 公元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撤掉东盐州,复置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