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世外桃源不在世外就在桃花源——这是一句广告词,但更是对桃源之美的恰如其分的写照,乌云界则是杰出的代表风景之一,是雪峰山的余脉,崇山峻岭、蜿蜒逶迤、茶马古道、云峰竹海、民风淳朴,是王母娘娘遗落到人间的珍珠玛瑙、大自然馈赠的仙境圣地。土生土长的楚云18岁从桃源师范毕业后,又来到了这里任教,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贡献在这一方水土,一个大男孩走在山道上,走过学校、村庄,走在时间的光影里,日子一天天过去,篮盆大的天渐渐变得席子一样大,看书、写字、打球、喝酒,在菊的、球的、桃子的滋润下渐渐内蕴丰厚、久蚌成珠,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文艺中年。

征文专栏——王腊忠: 那些破土而出的自我拉扯与救赎 ——读楚云《乌云界下的日子》

原创: 高举阁文艺平台 高举阁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1)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2)

那些破土而出的自我拉扯与救赎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3)

——读楚云《乌云界下的日子》

楚云大名楚天之云,本名熊福民,他就是要做楚天的一朵云,怀抱冰雪雨水,飘在你的头顶。他确实做到了,写诗、写散文、书法,样样在行、颇有建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的精神食粮。读他的《乌云界下的日子》,就像听一位老朋友在侃侃而谈自己的故事,非常亲切,贫穷、平淡、孤寂的工作和生活经历都是那样相似。书里面的许多人物、许多地方也是我早已熟悉的,如桂清、刘老树、郑家驿、丰隆山、向阳水库、老鼠洞、三闲居等等。特别是楚云的铁杆兄弟桂清,算是我的学生,在桃花源黄土坡开牙科诊所,两口子情投意合、同心协力,在常德口腔界名声不小,也非常乐善好施、广交朋友、口碑极佳,我常常为他们夫妇自豪。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4)

世外桃源不在世外就在桃花源——这是一句广告词,但更是对桃源之美的恰如其分的写照,乌云界则是杰出的代表风景之一,是雪峰山的余脉,崇山峻岭、蜿蜒逶迤、茶马古道、云峰竹海、民风淳朴,是王母娘娘遗落到人间的珍珠玛瑙、大自然馈赠的仙境圣地。土生土长的楚云18岁从桃源师范毕业后,又来到了这里任教,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贡献在这一方水土,一个大男孩走在山道上,走过学校、村庄,走在时间的光影里,日子一天天过去,篮盆大的天渐渐变得席子一样大,看书、写字、打球、喝酒,在菊的、球的、桃子的滋润下渐渐内蕴丰厚、久蚌成珠,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文艺中年。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5)

看完了整本书后,我觉得用一句话概括比较生动贴切,那就是我这篇文章的标题——那些破土而出的自我拉扯与救赎。无论是桃花源里“原生”的魅力,抑或生命的写真,还是乡土众生的诗意阐释,其实都是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是内心深处不甘平庸的自我修复、自我历练、自我成长,通俗一点、客观一点就是自我拉扯与救赎。

从进山怯生生地向陈校长报到教书,到丈母娘叫得一次比一次昂,事业有成。楚云经历了无奈、孤寂、彷徨,与现实求和。他在文章中说,“那么多寂夜,就被我看书写字打发掉了”,“在乌云界、在黄石溪,日子是孤寂的,先是煤油灯陪你,字帖陪你,你思念一个人,那个人的影子陪你,你想写信,写信后信陪你,你喝酒,酒之后,蜡烛和书陪你,陪着陪着就睡着了”,看到这些文字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自己的年轻时代。砍竹子、捡柴火、打乒乓球、下棋,都是一种群体活动,在那漫漫的日复一日里,不能够成为生活的主打色彩,太多的时候需要一个人想办法,排解闲暇的时光和漆黑的长夜。有了文学基础的楚云选择了写字,当然那时候还不能叫书法,只能算临摹和爱好,在马灯下铺开白纸、毛边纸,当然也可能是废弃的报纸或者作业本,这是最廉价最实惠的业余爱好,估摸着楚云当时也没有这样想过,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书法大师。有学生及附近的姑娘偷偷站在窗户外,一脸羡慕地眺望和欣赏,那时的楚云肯定有点沾沾自喜,也就更来劲了,至少这比打牌输钱要好很多。我读大学时,个子很矮身上也没有钱,每次走过学校操场,看到满身文艺范的男同学弹着吉他,周围一圈女生在吞咽口水,就特羡慕,于是偷偷在滑冰场苦练基本功,不断向学校广播站和校刊投稿,因为这些都不需要花钱,又可以引起女生的注意,偶尔还可以被崇拜。楚云就在平淡无奇、与世隔绝的乡村学校,完成了这些质朴的记录日记,记载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阅历,勤勉教学之余,厚积薄发,就是这段年少时,不甘沉沦的自我救赎,让他走出了大山、走进毛泽东文学院、走入作家群、走进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6)

书里面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女性纯朴而性感之美。如:振哥的女友“单薄的衣衫里露出深深的乳沟”;“老窝棚一起监考的山里妹子,身材结实,衣服朴素,厚厚的棉衣怎么也裹不住青春,鼓鼓的两坨就像笋子要顶破泥土”;来学校看他的黑玫瑰“火光照在她的黑发、她的脸上。她挨着我,看着火光,不说话。一种特别的香味隐隐入我的鼻子、肺腑……”;“枫叶,明亮的月光下,一件银白色的薄薄羊毛衫,贴在一个花季少女的身上隆起的地方,有一朵暗红的花,好像月季,又好像玫瑰”;“这么多年过去,那悦耳的歌声,柔柔的软语深藏在记忆的深处,扎着根,饮着血,长着叶……”。这很符合当时的环境,没有丝毫的邪恶的意念,发乎情止乎礼,也不需要刻意掩饰,就像初春的雨水和冬天的雪花一样纯洁明亮。

18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单调孤寂的大山深处,清冷悠长的无数暗夜,煤油灯摇曳着的空旷寂寥,不可能没有原始蛮力的萌动,这个时候写字写诗便自然成为了楚云情感宣泄的渠道,不然恐怕会结下不少孽缘,那首处女诗作《夏日也有桃花开》很应景产生了,这又是另外一种自我救赎,说起这些过往,我当然也是感同身受,刚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医院上班时,因为极度贫穷、工作异常辛苦,医疗环境相当嘈杂和恶劣、感情生活也是一波三折,连倾诉的对象也没有,所以写日记几乎成为了唯一的排解方式,否则会彻底崩溃。就是这样一种自我拉扯使楚云的情感一直在理智的河谷奔流,也让楚云在情潮的云谲波诡里没有迷失,就像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样博大浩瀚、阳光温暖。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7)

在众多的人物书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学校食堂的吴师傅、条胯兄弟桂清、南先生、刘老树,描写入木三分、棱角分明。吴师傅抽喇叭筒、喝浓茶、还洽一杯酒,总是呜呜地吹号,是自己用古龙梗做的,嘴巴一嘟吹得高低起伏、有板有眼,一般人根本耐不活;乡下赶场做生意的桂清,突然想起去石门卫校读书学医,分配到郑家驿中学卫生室,找了一个比他小十几岁、貌美如花、聪明能干的女朋友,又莫名其妙因为非典事件受牵连,两口子双双改行学口腔,到黄土坡当上牙医开起了诊所,从此风生水起、夫唱妇随、红红火火起来,一下子超越了在山下走斜阳古道、听晨钟暮鼓、写无聊文字的楚天之云,也印证了他俩早前的测字“月柱建禄 不住祖屋”;南先生是一个人物,写得更是传神,很有才的乡绅,在我老家的村子里也可以找到这样的原型,文绉绉的有才有偏才有雀才,生前就托人写下了死后的祭文,对对子、拆字写文样样里手,只是一生郁郁不得志、孤单一个人,像没有中举的范进,后来成了丰隆山的居士,诵读诗书、侍奉神佛、洒扫庭院、栽花种树,一辈子文文弱弱,他自己的一句话总结得好,我这个富农地主的后代,次次运动都会整到我,哪么雄得起来哦——那个时代的典型缩影跃然纸上。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8)

我是在“高举阁”微信平台知道刘老树的,一句广告词“刘老树茶 野好”,言简意赅、恰如其分,这次我们常德散协年会上,大家品尝后一直赞不绝口,特别是我们的茶仙子,网名云淡风轻的周霞和善卷森林酒店的叶丽红老总,她俩是泡茶品茶的高手,喝了后当场表态一定要抽时间专门去桃源三闲居,品刘老树茶并宣传推介,原来刘老树真不一般,当过乡文化站站长,因单位效益不好而外出打工,很早就发表了文字在《人民日报》,返乡后一直专注做茶,在莽莽的乌云界大山中,用心制作老树红茶,成为了湖红功夫茶传承人。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9)

就是这些原生的、有机的文字,让乌云界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致,鲜活诗意且回味无穷,也让楚云得到了绝美大自然和纯朴民风的洗礼,给我们大家奉上了这本书,饕餮的文化大餐,那些破土而出的自我拉扯与救赎,如此真实如此及时,如此安稳妥帖。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10)

王腊忠,湖南汉寿人。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专著《口腔学》。2016年开始喜欢上了文字,现任常德散文家协会支部书记,《桃源诗刊》副总编。

散文写作的感悟和建议(征文专栏王腊忠)(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