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祖传宝贝鉴宝(浙江男子带祖先)
老人带祖传宝贝鉴宝(浙江男子带祖先)武侯祠诸葛亮殿内的诸葛亮塑像刘伯温就是朱元璋的军师,甚至后人将其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比肩,同样具备经天纬地之才。用一句老话描述那就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样的奇怪动作,不由得让人好奇,这个男子为何会与一个藏品如此恭敬?专家开口询问男子为何如此做。男子称,所谓的藏品乃是一份画像,而是明朝刘伯温的画像,同时也是自己的祖先,自己乃是刘伯温第二十三代孙。此话一出,顿时引起台下观众一片哗然,要说起刘伯温,那名头可大了。众所周知,朱元璋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仅仅凭借朱元璋一个人,显然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手下自然有着一批一直跟随着他打天下的人。
在熙熙攘攘的海选现场,浙江一个男子双手高举着一件黑色的画卷状的藏品,直言这是自己的“祖先”,且身边还围着几十个人,如此奇怪的组合,自然引人注目。
记者打听之后得知,这几十个人竟然为了护送这个宝物。专家得知消息之后也啧啧称奇,称之为传世经典。那么这到底是什么?
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一)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在主持人的邀请下,只见一个男子将手中的藏品刚刚举过头顶,恭敬地放在了专家的面前,并且还专门鞠了三躬。
这样的奇怪动作,不由得让人好奇,这个男子为何会与一个藏品如此恭敬?专家开口询问男子为何如此做。
男子称,所谓的藏品乃是一份画像,而是明朝刘伯温的画像,同时也是自己的祖先,自己乃是刘伯温第二十三代孙。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台下观众一片哗然,要说起刘伯温,那名头可大了。众所周知,朱元璋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仅仅凭借朱元璋一个人,显然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手下自然有着一批一直跟随着他打天下的人。
刘伯温就是朱元璋的军师,甚至后人将其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比肩,同样具备经天纬地之才。用一句老话描述那就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
武侯祠诸葛亮殿内的诸葛亮塑像
直到现在,在四川地区拥有武侯祠,而在浙江省则有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刘伯温的庙宇。很多人认为,其实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没有那么厉害,只不过是被后人故意神化了。
那么历史上的刘伯温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看。
(二)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在《明史》之中给刘伯温的评价相当高:“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当其“遇急难”时,“勇气奋发,计画立定,人莫能测”。
而这主要是根据刘伯温的两个特点来说。
刘伯温画像
刘伯温刚开始为官的年代还是属于元朝末年,此时的元朝寿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皇位频繁更迭。直到元惠宗称帝之后,这才逐步地稳定了下来,按照这样的情况,如果元惠宗是一位雄主的话,那么说不定还能够挽救元朝的大厦将倾之势。
但可惜的是,元惠宗并非是这样的中兴之主,不能够在国家危难时刻成为一个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反而是越发的开始吃喝玩乐起来,不顾国家朝政。
而因为这样,最终的结果导致的就是权臣伯颜专政。但是伯颜等人也不算是什么好人。在他们的肆意妄为之下,全国各地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一个个农民起义纷纷开始爆发,颇有一种秦朝时期亡图陌路的感觉。而在那个时候的刘伯温在青田县担任县令,本是希望能够扶持元朝回归正。
为此,他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情,因此也获得了大量百姓的爱戴。但可惜是的,元朝气数已尽,已经无力回天,每次看到元朝这个样子,刘伯温总是不由得一阵失望,并且写出了:“谁见田里间,悲啼杂呻吟”等诗句。
也从侧面表达出来了刘伯温对于民生凋零的无奈。最终,面对这样的乱世,刘伯温也对元朝的当权者心灰意冷直接选择了弃官回乡归隐。
伴随着元朝气运的逐步消散,天下大乱的局势已经显现。此时的农民起义军也出现了好几股。本身刘伯温是打算就这样一直归隐到新朝确立之后,再重新考虑自己的新的去向。
元朝贵族
但身在乱世之中,哪有那么容易就找到一个世外桃源。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一些事情,并不是说你想要归隐就可以做得到的。
自从元正十一年当权者调集了数十万民众修筑黄河河堤的时候,韩山童等人发动起义,虽然韩山童等人被杀,但起义的种子已经在农民心中发芽,并且不断地成长。
到了第二年郭子兴等人也开始聚众起义,公开反对元朝,而此时,一个新星也就再次诞生。那就是此时的朱元璋刚好也前往投奔了郭子兴。
世人皆称,朱元璋能够成为皇帝,还真的就是走了狗屎运,并且将其称之为“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捡。“
朱元璋画像
但事情显然并非是如此,每一个开国皇帝,都不是泛泛之辈,泛泛之辈也不可能成为开国皇帝。
离开了郭子兴另谋出路的朱元璋深深的明白,想要打天下,仅仅依靠个人蛮力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能人义士的辅佐才可以。
于是在李善长的推荐下,朱元璋也找到了刘伯温的住处,希望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但是刚开始,朱元璋因为正在忙于军务,虽然非常想要亲自去拜访刘伯温,但却根本脱不开身。
无奈下,于是让自己的使者带领重金前往请刘伯温出山。
刘伯温雕塑
但是使者回来之后却称,自己压根连刘伯温的面都没见到,就直接被撵回来了。一听到这话,朱元璋顿时明白,之前就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这一次,这刘伯温显然不是一般人,想要通过金银珠宝打动他,有一些不现实,这是明显的想要自己亲自去拜访,请其出山才可以。
但这样的情况也不由得让朱元璋犯难了,不是他不想要亲自去请人,而是因为实在是脱不开身,如果朱元璋此时离开,万一敌军一打过来,三军没有主帅,就等同于没有主心骨。
自己的这些部队会直接土崩瓦解。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元璋直接派遣滁州太守孙炎亲自前往。想要请刘伯温出山,这一次倒是见到了刘伯温的真人,刘伯温却表示,自己已经闲云野鹤惯了并不想要接受束缚。言下之意就是并不想要接受招揽,成为朱元璋的军师。
后来在孙艳的软磨硬泡下,刘伯温甚至生气,于是将自己悬在房梁的一把宝剑,赠给了滁州太守,意思就是我的宝剑替我去看看。
但滁州太守孙艳却丝毫不领情,直接称:“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我人臣,岂敢私受?”此言一出,刘伯温听出了威胁之意。
两个人再次不欢而散。
面对这样的情况,孙炎再次写信,给刘伯温分析了一下天下局势,并且称此时的元朝已经是强弓弩末,如今朱元璋爱民如子,更是一个优秀的明主,正是刘伯温实现自己抱负的最好时候。
在这样的一番话下,刘伯温终于选择动身前往帮助朱元璋,同时也心存试探的意思,如果朱元璋不合自己的意。自己转身离开就是。
在和朱元璋会面之后,刘伯温也终于被朱元璋打动,成为了朱元璋的首席军师,并且在其辅佐下,开创了大明王朝。
那么眼前的男子称手中的画像正是刘伯温的,到底是否为真呢?
(三)专家打开了画像之后,确实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儒雅之士展现在人们眼前。对于画像上的男子是否是刘伯温,这一点,专家并不确定,虽然说在电视剧中大家能够看到刘伯温的扮演者,但是刘伯温的真正画像,却实际上没有几个人见过。
而这样的一个画像却保存至今,还是在刘氏家族的手中,倒也多了几分真实性。其次另外一点能够让专家相信这是刘伯温画像的原因就是。
这样的用墨属实不一般,画技也是相当高超,看到这样的画技水平,专家已经猜测,应该出自明朝宫廷画师的手笔。
但具体是谁的作品,男子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毕竟已经是时隔多年,当时作品上也未曾署名,怎么可能记忆得如此清楚。除此之外,这个画像所使用的纸张,确实是明代的料子。能够传承百年之久属实不易。
但纸张毕竟不同于瓷器玉器,可以长时间的保持不会氧化。而刘家人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这样的画像,定然是有着特殊的保存方法。
按照男子的说法,确实是如此,这样的画像并不是固定在每一个族人家中,也没有在宗祠之中,为了防止氧化,他们专门将其放在了地窖里面,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转移一个位置,有时放在地窖之中,有时放在一些山洞之中。
而且为了防止有人偷窃,家族还专门派遣了一部分人守护这样的一个画像。画像平常时间是不会轻易展示出来给人们观看。
只有在春祭的时候,才会请出祖先进行供奉。而男子之所以将画像带到这里,目的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鉴定真伪,而是为了宣传刘伯温。彰显出来自己祖先的仁义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