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媒什么档次(浙报传媒明起更名)
浙传媒什么档次(浙报传媒明起更名)蓝媒汇注意到,官方公司的简介已经更新并挂出,“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脱胎于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且在工商资料上,后者变成了前者的曾用名,公告称是4月1日完成。事实上,浙报传媒已经完成了更名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其公告4月14日起,浙报传媒将更名浙数文化。从定义上,其便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新闻媒体类的公司。换个名字上市公司的更名之举,通常有着资本运作层面的考虑。浙报传媒同样如此,从浙报传媒到浙数文化,不仅仅是主业的变更,更是投资者认可度以及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
作者:魏晓
来源:蓝媒汇
几个小时后,浙报传媒今年1月开始的转型重组动作,终将画上一个句号。
剥离传媒资产、变更主营业务,以及董事长人选也随之调整,自2011年9月借壳白猫股份,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浙报传媒,其迎来了新的转折。
根据其公告4月14日起,浙报传媒将更名浙数文化。从定义上,其便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新闻媒体类的公司。
换个名字
上市公司的更名之举,通常有着资本运作层面的考虑。浙报传媒同样如此,从浙报传媒到浙数文化,不仅仅是主业的变更,更是投资者认可度以及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浙报传媒已经完成了更名前的准备工作。
蓝媒汇注意到,官方公司的简介已经更新并挂出,“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脱胎于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且在工商资料上,后者变成了前者的曾用名,公告称是4月1日完成。
公告显示,此次出售的资产2015年营业收入为23亿元,占浙报传媒2015年度营业收入的67.45%。也就是说,浙报传媒砍掉贡献了2015年近7成营业收入的业务。
一时间,浙报传媒大胆舍弃多年主营业务,还是与业内紧密相关的报业经营资产,自然引发强烈关注。
况且,此次被浙报传媒剥离的新闻传媒类资产,也都是纸媒黄金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大报:《浙江日报》是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报,发行量常年列全国省级党报前三甲,千人拥有量和广告利润列全国省级党报第一,连续6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钱江晚报》创刊于1987年,是浙江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品牌价值居浙江省媒体第一。浙报传媒2015年年报显示,《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当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5亿元、4.94亿元。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时至今日,属于这些纸媒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而资本市场看中的则是预期,是前景,是增长空间。
传统报业的经营资产的增长瓶颈已经显现,更多则走向下坡。换句话说,于资本市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包袱。
各种数据都在表明,传统纸媒近年呈现断崖式下滑趋势,2015 年、2016 年全国报纸广告降幅分别为35.4%、38.7%,而浙报传媒原有主业在营收、毛利率方面均有下降,也对整体业绩造成一定拖累。
下一个会是谁
剥离,当然是最好的出路。
在资深媒体人郭全中看来,一是新闻传媒类资产属于传统型传媒属性,成长性小。二是为了浙报传媒有更大的资本运作空间。
对于浙报传媒来说,数字娱乐及大数据产业板块,显然更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更名为浙数文化,更是凸显其欲在数字娱乐产业开疆拓土的野心。
伏笔,从买入游戏资产就已经埋下。
2012年,浙报传媒以接近35亿总价的价格收购盛大旗下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两家游戏公司, 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反响。其中不乏“浙报传媒步子卖的很大,买游戏到底要干什么的”等类似的争议声音。
其实逻辑很简单,浙报传媒就是看中了游戏产业的变现能力,收购这块资产,来保证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
也借此,浙报传媒获得了一个利润丰厚的现金牛,并实现了向互联网的大步伐转型。
从2014年开始,对于浙报传媒来说,非报业产业已成为其利润贡献的主角。2015年年报中,浙报传媒认为,杭州边锋、上海浩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孵化培育了云更新、战旗TV等不少潜力巨大的项目,贡献了近一半的利润,继续对公司经营大盘起到支撑作用。
换言之,浙报传媒需要新的可持续增长,来继续在资本市场讲故事。传统媒体资产,已经很难,于是其就投向互联网,再到现今将传统媒体资产剥离,浙报传媒的转型路径,虽然走的非常大胆,但是,其赌对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浙报传媒的此次改革,有望成为其他传媒上市公司参考的案例。国有媒体原本就应该回归公共定位,财政给予支持。至于传媒集团,大趋势都将走向金控化。
浙报传媒已经开了头,下一个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