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海明威经典语录真实的高贵(你所不知道的海明威)

海明威经典语录真实的高贵(你所不知道的海明威)战斗英雄海明威也将他对拳击运动的喜爱带到了文学世界。他的好几部作品都反映了他对拳击的热爱,包括短篇小说《五万美金》和《拳击手》以及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酷爱拳击的海明威海明威小时候就开始练习拳击这门“甜蜜的科学”,一度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业余拳击手。在比米尼群岛举行的一次钓鱼锦标赛上,海明威屡屡得胜。在其中一次获胜之后,当地的一些参赛者开始愤愤不平起来,他们不服气:在他们终日捕鱼的这片水域,海明威竟然有能力超过他们。海明威把众人的怒气看成是一次机会,他想趁此把自己的不同爱好结合起来,于是便提出可以给那些当地人一个机会,让他们赢回奖金。条件非常简单:在拳击场上和老爹面对面打三个回合,如果他们赢了,奖金就是他们的。第一个挑战者据当地人说“能够用头顶起一架钢琴”,但只坚持了一分半钟就被35岁的海明威击倒在拳击台上了。另外三名挑战者的命运也都大同小异。于是,海明威带着他的奖金得意而归。拳击是海明威

今天(2016年7月21日)是欧内斯特·海明威诞辰117周年。他不仅被视为一位开创一代文风的新颖的作家,更被世界范围的文青们奉为文化偶像。这显然和海明威的一生传奇般的成就有着很大关联:普利策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双重得主、世界一流的垂钓运动爱好者、大型猎物狩猎者、拳击手、战地记者……他的头衔不胜枚举。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他本人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

渔猎高手

海明威经典语录真实的高贵(你所不知道的海明威)(1)

海明威一家在码头

海明威擅长户外运动。无论是在非洲的深草丛中围捕狮子,还是游弋在墨西哥暖流上搜捕枪鱼,他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海明威年纪轻轻就学会了用枪,是个技能娴熟的猎人。他的狩猎兴趣相当广泛,近到去美国西部猎取野鸡和野鸭,远到去东非进行大型狩猎旅行。1954年,在计划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狩猎活动时,他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写道:“回到阔别已久的非洲,激动的心情不亚于第一次来这里冒险时的感受。我爱非洲,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的另一个家。一个男人,无论生于何地,一旦有这种感觉,那就说明这是他注定要去的地方。”海明威对狩猎旅行的热爱在这样的兴奋表述中坦露无遗。

酷爱拳击的海明威

海明威小时候就开始练习拳击这门“甜蜜的科学”,一度是一名非常成功的业余拳击手。在比米尼群岛举行的一次钓鱼锦标赛上,海明威屡屡得胜。在其中一次获胜之后,当地的一些参赛者开始愤愤不平起来,他们不服气:在他们终日捕鱼的这片水域,海明威竟然有能力超过他们。海明威把众人的怒气看成是一次机会,他想趁此把自己的不同爱好结合起来,于是便提出可以给那些当地人一个机会,让他们赢回奖金。条件非常简单:在拳击场上和老爹面对面打三个回合,如果他们赢了,奖金就是他们的。第一个挑战者据当地人说“能够用头顶起一架钢琴”,但只坚持了一分半钟就被35岁的海明威击倒在拳击台上了。另外三名挑战者的命运也都大同小异。于是,海明威带着他的奖金得意而归。

拳击是海明威的最爱,其他爱好皆不能与之相比。在他位于基韦斯特的家的后院里,他甚至还搭建了一个拳击场。在基韦斯特的家里,每当不写作时,他的时间往往都花在拳击上。

海明威也将他对拳击运动的喜爱带到了文学世界。他的好几部作品都反映了他对拳击的热爱,包括短篇小说《五万美金》和《拳击手》以及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战斗英雄

海明威经典语录真实的高贵(你所不知道的海明威)(2)

负伤的海明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参加了意大利前线的红十字会,当时他还很年轻。其实,他原本是极力要参军的,但由于视力不好未被录取。于是,他只好加入红十字会,成了一名救护车司机。到达意大利前线不久,海明威就受了重伤。在给前线士兵运送巧克力和香烟时,他被迫击炮炸伤,腿上留下了两百多片炮弹碎片,整个膝盖几乎都废掉了。虽然身受重伤,但他却成功地将另一名受伤的战士拖到了安全的地方,自己则把运送的香烟塞在伤口上以暂时止血。后来,意大利政府向他颁发了军队英勇银质勋章,以褒奖他那天的英勇行为。

中年以后,海明威又一次进入欧洲,这一次他作为战地记者来亲眼目睹二战战事。海明威对战事并不陌生,他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一系列空袭行动,又追随步兵师跑遍了整个欧洲。哪里战事最激烈,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在离海岸不远的一艘登陆艇上,他亲眼目睹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当日的登陆过程,记录了战争中的许多恐怖场景。接下来,海明威在他采访和记录的一些战斗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常常担负起一名士兵的职责。而这显然直接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中对战地记者行动的有关规定。据说,在当时战争的混乱局面中,海明威组织了一支自己的作战队伍。而且,这支队伍居然不知从哪里搞到了比其他所有作战单位多一倍的火力和酒类配额。毫无疑问,这肯定是老爹的“功劳”。后来,军方组织了一个调查组,专门调查他在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指控他多次违背了自己作为非战斗人员应遵守的规则,包括撕掉他的非战斗人员徽章,以及假冒上校领导法国的一支抵抗组织进行战斗。

他的几个高级军官朋友在调查中为他做了有利证词。在调查结束时,军方不但撤消了对他的所有指控,还向他颁发了战地记者的英勇青铜星章。他的一位好朋友兰海姆上校说:“毫无疑问,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勇敢的人之一。他从不知恐惧为何物。”

大难不死

海明威经典语录真实的高贵(你所不知道的海明威)(3)

狩猎成功的海明威

在海明威的所有辉煌成就中,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多次大难不死,一次又一次从致命的疾病和事故中逃生。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迫击炮弹在他腿上留下的残余弹片外,他腿上还受过一次枪伤。这次枪伤是他自己用枪走火造成的,事故发生在他猎捕鲨鱼的时候。当时,他已将鲨鱼拖到甲板上,但鲨鱼还是不停地挣扎,他试图用手枪干掉那头鲨鱼,却失手伤了自己。在人生的后半段,海明威又经历了各种各样更为严重的外伤和疾病。晚年时,他先后得过肺炎、皮肤癌、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并多次遭遇严重外伤,但他一次次都死里逃生。

在他最后一次前往东非的狩猎之行中,他遭遇了两次飞机失事,但都幸运脱险。第一次坠机事故发生在乌干达丛林深处,消息传到美国,人们纷纷报道他已死亡的消息,许多报刊都登了讣告。这些讣告后来成了海明威每天早上一边喝咖啡、一边读着玩儿的消遣读物。就在第一次坠机事故发生仅仅几天之后,又发生了第二次坠机事故。这次事故要严重得多,海明威因此身受重伤。他受的伤简直可以开一个长长的清单,包括一度烧伤、内出血、肾脏破裂、脾脏破裂、肝脏破裂等等。虽然身受疼痛的折磨,海明威还是对在救援现场等待的记者们露出了一个微笑,对他们说:“我真幸运。”之后,不出一个月,海明威就又开始狩猎活动了。这一次,他遇到一场野火,在灭火过程中,他的左手和脸部被烧成二度烧伤。这一切事故和伤痛都没能要了海明威的命。他活了下来,亲口向世人讲述他的故事。

传奇人物

海明威经典语录真实的高贵(你所不知道的海明威)(4)

海明威写作

海明威一生的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许多人生经历都在小说中得到了反映。在他的许多短篇小说中,男主人公既有他的男子气概,也有他的内心痛苦,然而在压力之下却又总能从容不迫,坦然承受。正如他自己所言:“人都有自己的必去之所、必做之事和必见之物。在这一过程中,你用以写作的工具也许会变钝,不再锋芒毕露。但是,我情愿它折弯、变钝,心里明白我必须将它再次放在磨石上,打造成型,用砥石磨光,但知道自己仍有东西可写,也不愿意把它保养得光鲜照人,而我却无话可说。”

在海明威的生前身后,总有一些评论家试图将他描绘成一个过分追求男子气概的人,声称其公共形象只是在装模作样。但在读了他的作品和其好友写的有关他的传记之后,我们能清晰地看出,欧内斯特·海明威并不是在演戏。事实上,他是一个活得最真实的人。他过的是自己想过的生活,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也从未舍弃过自己热爱的东西。

也许,他的好朋友、演员马琳·迪特里希的话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我认为欧内斯特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大多数男人只能在梦中想一想的事,他却花时间做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一直都有勇气、进取心、时间和情趣去旅游、消化、写作和创造。在他的内心深处,季节在悄悄地流转,每一个季节都先降临大地,然后转入地下,然后重现,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每次都生机勃发,充满新生的能量。”

链接|海明威与中国的缘分

在海明威多部文学作品里,很少提及中国,只在《丧钟为谁而鸣》里写到戈尔兹将军“去过中国”,仅此而已。

这样看来,海明威与中国缘分是相当浅薄的。细想起来,作为随军记者,他涉足大都在欧、非,甚至拉美等地,对遥远的中国是相当陌生的。因背景、素材、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他作品里没有多元化的中国信息,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弥补这个“亏欠”,命运还真给他安排了一次来中国的机会,不但来了,而且盛况空前。

1941年春,在中国抗战最困难的日子里,海明威携同第三任新婚妻子葛尔虹,从夏威夷飞香港,在港乘小型飞机飞越日军占领区,在广东南雄县着陆,又北上韶关,在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上将辖区待了一个月,初步了解到中国抗战现状。

4月6日,海明威夫妇搭乘运钞机到达重庆,早已准备停当的国民党政府当局,按部就班地接待了这对远来的记者夫妇。

当时,海明威夫妇是以职业记者、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来华的,任务是:调查国共关系,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渝期间,他们夫妇采访了多位国共政要,并与蒋宋夫妇共进午餐,周恩来用法语与他们进行时政交流。他们不住宾馆,反而下榻在宋子文府上,尤其是,有300人出席的送别晚宴,其规格和级别达到了国宴标准。(来源|第一读者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