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黄奕住(黄奕住穿越时空)
大揭秘黄奕住(黄奕住穿越时空)在爪哇经营糖业时,他就建立了自己的全球糖业资讯系统,能够敏锐掌握产销走势。他还娴熟运用期货买卖來对冲风险,建立价格联盟來稳定糖价。他对各种现代经济工具运用如此得心应手,完全是一副现代商业巨贾的架势。读罢全书,掩卷而思,我惊讶于黄奕住竟然如此现代,完全不像一位一百年前的老派商人。黄奕住生于清末,出身贫寒,幼操贱业(清代剃头匠被人轻视,和满清的剃发令有关,和当今的发型师不可同日而语)。十六岁那年,因受乡绅欺负,愤而离乡南渡新加坡,“浪帮”五年。后在印尼华侨魏嘉寿鼓励和资助下,投身商业。不数年间,就赚取了第一桶金,从走街串巷的流动小贩起步,迅速发展成三宝垄的“日兴行”店主,进而从日用百货的针头线脑小买小卖进入大宗商品蔗糖进出口贸易领域。到1913年,他已经名列爪哇四大糖商之首,成为入选欧洲《世界商业名人录》的第一位华人。这个过程中,他没有任何政商关系的联结,不借助任何权力的加持,也看不到任何坑蒙
重现黄奕住日前承孙立川博士寄赠新著《黄奕住大传》(孙立川、朱南著,中华书局,香港,2021年12月第一版),喜不自胜,虽然厚近400页,还是几乎一口气读完。
在中国近代著名经济人物中,黄奕住是一位研究、宣传远远不够,评价大大低于成就和贡献的企业家。即便在他的家乡泉州,在他的宗族——他属于泉州紫云笋溪黄氏,人们津津乐道的也只是他的财富,如在鼓浪屿有一百多栋别墅、独资修缮开元寺东塔等等,对于他致富之由、他对近代中国经济的重大贡献等等,几乎一无所知。《黄奕住大传》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
和一般简介式的传记不同,这是一部全息照片式的著作,加载了黄奕住从出生到身后、从事业到家庭、从事件到背景的几乎全部信息,真实地、立体地、清晰地重现了黄奕住传奇的一生。两位作者都是厦门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孙先生八十年代负笈东瀛,获日本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著作等身,朱先生毕业后被遴选长期担任黄长溪副省长秘书。尽管都是大手笔,为了写作这本书,他们还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因此这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为了增加观察的角度,他们特地采用了近年新兴的“时代文体”——“非虚构写作”,抽丝剥茧,使这本书又成为一部富于哲理趣味的文学作品。
素封者孙立川称黄奕住为“素封者”。素封一词出于《史记》:“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孙博士说:“黄奕住即民国一代的大素封者,他对官场厌恶,婉拒出任任何官职”。这是准确的概括和定位。像黄奕住这样,既不凭借任何官方背景而获得巨大成功,成功后也不“商而优则仕”,把一个“素”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实为近代工商业界的异数。
黄奕住生于清末,出身贫寒,幼操贱业(清代剃头匠被人轻视,和满清的剃发令有关,和当今的发型师不可同日而语)。十六岁那年,因受乡绅欺负,愤而离乡南渡新加坡,“浪帮”五年。后在印尼华侨魏嘉寿鼓励和资助下,投身商业。不数年间,就赚取了第一桶金,从走街串巷的流动小贩起步,迅速发展成三宝垄的“日兴行”店主,进而从日用百货的针头线脑小买小卖进入大宗商品蔗糖进出口贸易领域。到1913年,他已经名列爪哇四大糖商之首,成为入选欧洲《世界商业名人录》的第一位华人。
这个过程中,他没有任何政商关系的联结,不借助任何权力的加持,也看不到任何坑蒙拐骗的行为。他依靠的只是自己过人的商业天才和金不换的商业信誉。像任何企业家一样,黄奕住也有过危机时刻。一战的黑天鹅事件导致糖价断崖式下跌,让他满仓套牢。此时挽救他的并不是某位政界商界大佬,而是他精准的判断、坚定的意志和珍贵的商业信誉。这次的“危”,竟然变成了他的“机”,不但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大赚特赚。怎样处理危机,最能体现企业家的功力。《黄奕住大传》有不少这种关键时刻的描写,展现了黄奕住性格中最本质的东西。
荷兰是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说,在荷兰治下的印尼,因此能够尊重规范和自由的商业教条,商人可以不必花费精力与官方勾兑的话,那么,黄奕住回国之后,在刚刚摆脱封建帝制的中国,他还坚持与官场保持距离,就特别难能可贵。黄奕住毕生从未参加政治活动,坚守的是纯粹商人的立场。南京中央政府两度委任他为福建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已经见报了,他也予以婉拒。当然,在旧中国,这样的高风亮节未必被人欣赏。他的中南银行的发钞权后来被政府收回,他在福建建设铁路开发矿山的计划一再功败垂成,可能都与此有关。书中有些细节,颇可一窥双方过招的端倪。
穿越时空读罢全书,掩卷而思,我惊讶于黄奕住竟然如此现代,完全不像一位一百年前的老派商人。
在爪哇经营糖业时,他就建立了自己的全球糖业资讯系统,能够敏锐掌握产销走势。他还娴熟运用期货买卖來对冲风险,建立价格联盟來稳定糖价。他对各种现代经济工具运用如此得心应手,完全是一副现代商业巨贾的架势。
回到中国后,他又展现了极具远见的经济眼光。他在厦鼓两地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兴修马路,创办水陆联运,创办自来水厂、电话公司、电灯公司等。他以上海为据点,进军金融业,创办中南银行和太平保险公司,取得发钞权,并仿效美联储,联合盐业、金城、大陆银行,成立四行联储会。他力图改变福建交通不便的状况,规划建设闽粤铁路,带动闽西闽南矿产的开发。此外,还与人合作,建成上海国际饭店,开办上海商科大学,等等。这些领域,当时堪称尖端,他都是先行者和开拓者。
而且在所涉足的行业,黄奕住几乎都可以当之无愧地被加上“尊号”:国际糖王、远东第一水厂、第一家厦鼓联网的电话公司、中国金融现代化先驱、中国最早最大的民营发钞银行、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福建铁路建设的先驱者、远东第一高楼、中国第一所商科大学等等。
一百年后改革开放,大量的政府项目,大量的招商引资重点,做的不也是这些吗?
所以我在想,黄奕住实在是一位穿越了时空的企业家。所谓穿越,我的意思是,要是一位现代企业家穿越时空到了那个时代,他未必能做得比黄奕住更好;而要是黄奕住穿越到了现在,他仍然可以轻车熟路,甚至不必改弦更张。
双子星座阅读中常常不禁想起陈嘉庚。两人生同时(黄大六岁),居同里,经历相似,财力相埒(黄更雄厚),意气相孚(黄奕住是除陈嘉庚外厦门大学最大的捐资者),贡献相类(虽然领域不同),产生联想是很自然的。
所以,香港原《大公报》社长费彝民把陈嘉庚和黄奕住并列为爱国华侨的“双雄”,《黄奕住大传》则称陈黄二位为对近现代中国最有贡献的“双子星座”。
遗憾的是,在他们身后,有一段漫长的时间,这双子星却一明一晦。陈嘉庚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名满天下,黄奕住却默默无闻;陈嘉庚是厦门大学永远的校主,被一代又一代的厦大学子崇敬纪念,黄奕住的名字却淡出他的事业;陈嘉庚安卧于集美鳌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黄奕住却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年代里,惨被掘墓开棺,遗体不得不由其孙黄长溪背出火化。
本人忝为厦大校友,这样比较绝无褒贬陈嘉庚先生之意,只不过为黄奕住有大功于国家却令德不彰叹息而已。
其实,黄奕住和陈嘉庚一样,都是热烈的爱国者。黄奕住在南洋功成名就,本可以驾轻就熟在海外继续发展,却偏要选择回到刚刚摆脱帝制的祖国;他在南洋积累财富,却在国内大笔花钱;他不是來国内掘金,所做项目几乎全是长期投资,包括了大量非营利项目和教育医疗等慈善事业;他在国外经商25年,在国内投资26年,把最为炉火纯青的年华贡献给自己的国家。政治上他洁身自好,绝不与反动势力同流合污,一再拒绝大小军阀的拉拢和国民政府的委任;他不顾财产被没收的威胁,断然拒绝了荷兰和日本入籍的引诱……
幸而这些年双子星座重新辉映。但仍然有不少人只知道黄奕住的商业成功,不知道黄奕住的高尚品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算知道黄奕住。希望《黄奕住大传》的出版,可以为这些人补上这块认识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