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配了助听器但是听不清(为啥配个助听器那么难)

配了助听器但是听不清(为啥配个助听器那么难)刘博告诉吴老:“老年听力损失可以引起认知能力下降。您看过《都挺好》吧,就像苏大强,最后连女儿都不认得了……”一个月后,刘教授三见这对父子,她决心,一定说服吴老。“他们说话声小。再说,老王配了助听器,效果没见多好,搞不好还依赖上了,不得越来越聋呀!我那天试戴了一下,根本不管用。”道理越辩越明,可吴老就是不配。两周后,刘教授又见到这对父子。几经劝说,老先生依旧是:不配。

配了助听器但是听不清(为啥配个助听器那么难)(1)

01 三顾诊室

好说歹说,72岁的倔老头吴老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研室主任刘博教授的诊室。

“我可没聋,你别夸张。”听了儿子对自己病情的描述,吴老不以为然。

“按3次门铃您都听不见。一跟您说话,您就打岔。”儿子反驳道。

“他们说话声小。再说,老王配了助听器,效果没见多好,搞不好还依赖上了,不得越来越聋呀!我那天试戴了一下,根本不管用。”

道理越辩越明,可吴老就是不配。

两周后,刘教授又见到这对父子。几经劝说,老先生依旧是:不配。

一个月后,刘教授三见这对父子,她决心,一定说服吴老。

刘博告诉吴老:“老年听力损失可以引起认知能力下降。您看过《都挺好》吧,就像苏大强,最后连女儿都不认得了……”

“配!”没等刘博说完,吴老出其不意地打断说,“我不能给儿子添负担!我如果走丢了,他找不到我,着急不说,还耽误工作……”

所幸,吴老的听力损失程度和频率范围均符合助听器的适应证,佩戴效果将非常理想。

02 女儿的苦心

诊室里,刘博瞥了一眼电脑屏幕上的诊疗系统“男,88岁”,又望向眼前这位女士,心生疑惑。

“您别误会,我替老爸而来。”女士说,父亲是位教授,最近他发觉,自己听不清学生的提问,课后交流也愈发不顺畅,主动提出要佩戴助听器。“我爸本想找家助听器验配中心,被我拦住了。我说,还是先请医师评估,再决定也不迟。”

“老爸岁数不小,消费观念跟不上,好几万的价格,恐怕他舍不得。麻烦您嘱咐听力师别透露真实价格,反正也是我去缴费……”

听了这话,刘博暗自称赞,这女儿真用心。

一周后,女士陪同父亲前来看诊。经病史问询及耳科专科检查,刘博判断,老教授听力下降明显,不仅是年龄所致,还有高血压等因素叠加。沟通后,老教授准确理解了刘教授的建议:“助听器是辅助工具,不是治疗手段,所以说,必要的药物治疗需介入。”

在助听器验配环节,听力师拿出3款助听器,分别调整好参数,请老教授试戴。

“这个不行。”听力师回忆,一上来,敏锐的老教授就“淘汰”了外观和性能相对落后的一款。再行试戴,老教授觉察出另两款在音质上的差异,却没有明确表态,绕回到他女儿最“紧张”的价格上。“这两款差多少钱?”

他女儿有点支支吾吾,听力师忙接过话茬,指着性能更优的一款说,“稍微贵点,1万出头吧。”

价格被说低了一半多,刚好相当于老教授1个月的收入。

“那就它吧!”见老教授拍了板,听力师与老教授的女儿相视一笑。

配了助听器但是听不清(为啥配个助听器那么难)(2)

03 理想的助听器

后来,老教授戴着选配好的耳背式助听器,回门诊道谢。“终于听清了!再也不必直勾勾地盯着对方口型,连听带看加上猜了。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学生研讨论文!”

但没过多久,刘博接到女士电话。“现在我老爸逢人便夸耀这助听器,周围不少朋友都比照着去验配,发现到哪儿都拿不下这价格。以前,我还能用品牌不同、型号不同打打马虎眼,现在不得了,老爸的朋友也要找您去看诊了!”

刘博考量片刻说,“咱实话实说吧!”她认为,是时候让老教授理解科技的含量,也让他理解女儿的苦心了。

得知真相的老教授有些错愕,但想起助听器的千好万好,也就坦然接受了。不过,他的夸耀重点变了,不再只说助听器又好又便宜,而变成“我女儿带我去验配的,现在听得真真切切!”

不少老年人因不愿面对年龄增长的现实,认为佩戴助听器是身体残疾的表现,又或者由于助听器体积过小操作不便,或是容易丢失等原因,所以抵触验配。

而实际上,近年来,助听器在外观上,越来越呈现微型化、轻便化的特点。未来,助听器将更加人性化,有望实现对血压、心率、每日步数等健康指标的监测。

希望,有朝一日,每一位老年人都愿意在听不清时主动配合,验配到理想中的助听器。

作者:健康报记者 赵星月

策划:谭嘉 余运西

编辑:栾兆琳

投稿邮箱:yedujkzg@126.com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