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北京小生意人是谁(20年前的北京小生意人)
20年前的北京小生意人是谁(20年前的北京小生意人)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这件事儿的时候,也是很不理解。但是这大叔是率哥好朋友的一个远房亲戚,活生生扎在眼前的例子,不是以讹传讹的,不会有假。很多人说不理解。卖了北京的房做投资?咱好歹卖一套留一套啊。这个话题往后继续探讨,会发现很多我们觉得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者同一个局面选择相去甚远的事情,就都有了解释。比如,我以前文章,写过一位大叔,曾经在北京做小生意,钱太多买了几套二环内的房子。后来决定荣归故里养老了,在当地县城看了个酒店生意,把房子一卖,投进了酒店生意。暴亏出局。现在开了个自行车铺,靠手艺为生。他太太受不了打击,精神出问题了。
关注@啡小沫专注职场赚钱干货,和你一起飞速成长!
01
我们这篇,接着上一篇文章写。
上一篇写了小生意人与上班族,乡村的人与城市的人,因为对房子的认识不同,带来了决策的不同。
这个话题往后继续探讨,会发现很多我们觉得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者同一个局面选择相去甚远的事情,就都有了解释。
比如,我以前文章,写过一位大叔,曾经在北京做小生意,钱太多买了几套二环内的房子。后来决定荣归故里养老了,在当地县城看了个酒店生意,把房子一卖,投进了酒店生意。
暴亏出局。现在开了个自行车铺,靠手艺为生。他太太受不了打击,精神出问题了。
很多人说不理解。卖了北京的房做投资?咱好歹卖一套留一套啊。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这件事儿的时候,也是很不理解。但是这大叔是率哥好朋友的一个远房亲戚,活生生扎在眼前的例子,不是以讹传讹的,不会有假。
后来想通了上篇文章说的事情,也就理解了。
在有乡土情结的小生意人眼里,房子真的没那么重要的。20来年前,大家是看不到大城市房子附带的城市股票属性的。那就是个居所。
我要荣归故里了,不在你北京待了,我在这城市没有也没想有归属感,把房子卖空,不是很正常的选择么?
当然,当时肯定没想到后面有命运的暴击。
类似的情况,当年是非常非常多的。虽然算不上命运的暴击吧,但是也错过了城市化的快车。
我以前听一个老上海讲,他当年机缘巧合,认识几位浙江朋友。他在他们中间,是最穷的,上班领工资的。这几位浙江朋友,都是做生意的,90年代,日入1万。
上班的嘛,单位分了房子,但是面积很小。后来他想,孩子大了以后也需要房子,他领死工资的,钱也没有额外去处,咬咬牙,给孩子又买了房子。
他当时是挺羡慕那几位浙江老板的,钱赚大把不说,人家钱有去处啊,进厂滚动起来,钱生钱那个速度叫快。
但是,20年过去了。那几位浙江老板,大部分都回了老家。
因为生意越来越差了,当年日入1万,如今很多只能维持个一年几十万。而他当年在上海买的荒郊野外的房,都涨到了1000万。
他们靠现在的收入,也是买不起的了。
当年的收入,投资亏的亏,买好车啊各种高端消费啊花的花,很难说能攒下1000万的。
时势弄人。
02
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影响下,还有很多习惯行为的不同。
比如,死亡。
城市的老人,在医院去世,是很正常的事情。老人大多因为疾病去世,因此要在医院做治疗、抢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但是农村,老人快要去世,一定是要在还剩一口气的时候,拉回家里面的,要在家里咽气。
乡村里的在家咽气,其实意在落叶归根,子女和老人的肉身,最后再在家里一起度过3天。
家里房子宅基地是自己的,邻居街坊都是几十年的老相识了也能最后来送一场。墓地也是祖祖辈辈都在那里的,埋在自己的父母身边,爷爷奶奶身边,是真落叶归根。
而城市里,都是商品房,你在家里停尸停好几天?你在小区院子里设灵堂?邻居会不会告你扰民?
所以,城市里的老人,并没有那么在乎最后要回家,此家非彼家。
早就没有了“永恒”的家,也就没了要回的执念。
我爷爷是陕北大山里走出来的。他就对乡土很有执念,老年的时候,心心念念是他故乡的窑洞和枣子树。
我28岁第一次回老家,也是爷爷希望我回去看看,代替他看看,他那时候已经走不动了。
我在红枣丰收的季节,给他拍了很多老家的枣子树,满树满地的大红枣。他把照片存在手机里,每天都要拿出来看看。他还记得他住的窑洞边,哪个位置的哪棵枣树上的枣子味道好。
我奶奶是城市原住民,对“老家”就少了很多执念。
我奶奶老家是上海川沙镇的,就是现在上海迪士尼那个地方,在百来年前是乡下。但是我奶奶是在上海内环内长大的,她爸爸也是上班的,所以就已经没了乡土的概念。
虽然奶奶也常说想回上海看,但是对于葬在哪里,也并没有很执著的想要去哪里,后来就跟着爷爷葬在了陕北。
参加奶奶爷爷一起回老家的葬礼,我和率哥聊起这个话题。我们以后葬在哪里?
我这种没有故土的城市原住民,好像哪里都无所谓,大概城市公墓是我最后的归宿了。一个我不熟悉的地方,周围葬着我不熟悉的人,跟商品房不熟悉的邻居,是同样的味道。
但率哥是有乡土的。跟他扫一次墓,能见到他许许多多许许多多的亲人墓碑,一个一个讲过去,就好几个小时了。
所以,跟他回他老家乡下的墓园,可能也是一种可能性。
不同的,还有过年。
我身边的城市原住民,好像对异乡过年的接受度都更高。
反正在城市也是“无根”的,在哪里飘着都一样。好不容易有个小长假,这些年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异乡旅行过年。病毒前,异国过年的人也不少。
但是乡村原住民,对过年回乡的渴望更强烈。
我这两年跟率哥提议过海南过年,他暂时还不太能接受。他就会觉得,大家都在外了一年了,过年是一定要回老家聚一聚的,好像也是某种“归根”的仪式感。
03
率哥前几天在他的文章里,讲他老家村里的房,都飙升到1万5了。这是蛮让人震惊的事情。
但其实背后的原因,仍然是这种“荣归故里”情愫的带动。
很多老板都是经销商起家,在外面生意做得不错,拿到了单子,返乡办厂。
当地有办厂的土壤,很多小生意,都是非常非常赚钱的。当地办厂生产,然后再去全国各地销售,去赚全国各地的钱。
赚到了钱之后呢,那少不了还是要落叶归根的,继续返乡买房。
这些年,越来越多老板,一方面是看到了房子的投资属性,一方面是回老家住乡下的老房子,还真有点住不惯了,尤其带着下一代孩子回来的。
于是,当地对商品房的需求量一直都很高。老板们在老家买买买的热情高涨,还要在祖居的老房子附近买买买。
而当地制造业的孕育,让产业工人也越来越多涌入,十年人口增长了30多万,又是一波对房子的需求。
所以,在很多县城人口流出、房价撑不住了的时候,当地县城,这两年房价翻倍了直接。连带着镇里村子里的房子,都涨了起来,涨得超预期。
这个惯性短期应该一直会存在。
但是拉到更长的周期,可能买房人口的结构,还是会发生一定变化。
因为当地人的孩子,未来都是城市原住民了。就算每年过年回一次老家,就算在祖居的老房子附近买了商品房,生活模式认知模式也已经都是城市原住民的了。
这些城市原住民,是不再会有返乡买买买的需求了。
当然,未来只要制造业继续蓬勃发展,产业工人在当地还是有置业需求的。但这已经是另一种需求了,需求结构是变化的。
关注@啡小沫专注职场赚钱干货,和你一起飞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