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九年级下册13课知识点(九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13课知识点(九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点)三、词语解释怡情(yí)  藻饰(zǎo) 狡黠(xiá) 诘难(jiénàn) 滞碍(zhìài)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味同嚼蜡 [wèi tóng jiáo là] 诸如此类 [zhū rú cǐ lèi] 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狂妄自大 [kuáng wàng zì dà] 开卷有益 [kāi juàn yǒu yì] 寻章摘句 [xún zhāng zhāi jù]二、加点字注音

九年级下册13课知识点(九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短文两篇课文知识点)(1)

一、根据注音写汉字

怡情 [yí qíng] 练达 [liàn dá] 枝节 [zhī jié] 统筹 [tǒng chóu] 藻饰zǎo shì

狡黠jiǎo xiá 劫难jié nàn 涉猎 [shè liè] 聪颖 [cōng yǐng] 滞碍zhì ài

要诀 [yào jué] 劝诫 [quàn jiè] 高谈阔论 [gāo tán kuò lùn]

味同嚼蜡 [wèi tóng jiáo là] 诸如此类 [zhū rú cǐ lèi] 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

狂妄自大 [kuáng wàng zì dà] 开卷有益 [kāi juàn yǒu yì] 寻章摘句 [xún zhāng zhāi jù]

二、加点字注音

怡情(yí)  藻饰(zǎo) 狡黠(xiá) 诘难(jiénàn) 滞碍(zhìài)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三、词语解释

1、怡情:使心情愉快。 2、傅彩:着色。文中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3、狡黠:聪明而狡猾。 4、诘难:诘问,为难。

5、滞碍:不通畅。

6、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7、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8、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 寻找差错。

四、课文理解

(一)《谈读书》

1、课文赏析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家。其代表性作品为《随笔》(又译作《论说文集》),多为短小的议论文,论述了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真理、读书、财富、美、友谊等,往往见解独到而精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谈读书》即其中较为知名的一篇。

《谈读书》,又译作《论学问》《说学》《论求知》,课本选用的是王佐良先生的译本。20世纪60年代,王佐良翻译了培根《随笔》中的三则(另两则为《谈美》《谈高位》)。这一译本用语典雅,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遂成为经典译本。

文章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功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前6句为第一部分,主要探讨读书的目的。1—2句开门见山,提出读书有三种目的:怡情、傅彩、长オ。三种目的,又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场合:怡情,即怡情养性,从读书中获取乐趣,最常见于独处幽居的时候;傅彩,指修饰言辞,以装点门面,最常见于高谈阔论的时候;长オ,即增长オ干,最常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接下来两句,作者从正反两面分别阐述读书的价值和负面影响。读书好学的人,处理事务,更能做到统筹兼顾,从全局着眼,而那些阅历丰富、通晓人情世故的人仅能处理一些生活细节,两相对比,前者无疑高明得多。但是,读书也不尽然都有好处,不善读书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读书耗时太多,容易怠情;过于讲究文采藻饰,会显得矫揉造作;全凭书本上的条文处理事情,则是书呆子。

既然不能“全凭条文断事”,为避免“学究故态”,应该怎么做呢?要诀就是以经验补读书之不足。文章以比喻的方式做阐发,指出读书可以补天性之不足,如修剪移接自然花草,使之整齐规范;而以经验衡量读书所学,则会避免大而无当,使之更切于实际应用。

末两句总结,书籍本身并不明示其用处,用书的智慧无法从书中寻找,而要在书外,通过亲身体验观察才能获得。

7-10句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作者认为读书要纠正三种不当的态度:存心诘难作者,尽信书中所言,局限于文字的推求而不推敲细思。要根据不同的书,选取不同的阅读策略:有的书可以简单翻翻,读一部分,浅尝辄止;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大体浏览,不求甚解;少数的书则需要从头读至尾,全神贯注,细细咀嚼,认真消化;还有些书因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甚至不需要自己读,可请人代读,只浏览其所作笔记摘要即可。

11-17句为第三部分,主要探讨读书的价值。文章首先从总体上指出读书的价值在于使人拥有知识,内心充实。作者为文,兴之所至,常常连类而及,即在论述的主线之外,兼谈其他。就像第11句,主要阐发读书的价值,又分别论及讨论、作文的价值所在,使得文章内容充实,行文摇曳多姿。12-17句,则讨论不同的书籍所具有的不同价值。12句先分后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总而言之,“凡有所学”,都能塑造人的性格。这是

就积极方面而言。13-17句,则从消极方面谈,指出人在才智上但有滞碍,都可借阅读适当的书加以解除。这里先用类比说理的手法,将其与借助相宜的运动解除相应疾病作比,更易使人理解;又采用例证法,具体说明读何种书可医治何种滞碍,又为何有此功效,显得通俗易懂。这一段译文多用排比句式翻译,气势充沛,文气贯通,使得论述折截有力。

2、问题探究

(1)《谈读书》一文体现出怎样的说理艺术?

《随笔》是为培根赢得文名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作者深谙说理的艺术,观点明确,论述明晰,语言精警,极富启发性。从《谈读书》来看,作者纯熟的说理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观点明确。作者往往直接阐发自己观点,然后做出分析论证,观点明确,态度鲜明,不含糊。如谈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问题,提出“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的观点;谈到读书态度问题,作者用三个“不可”,明确指出读书不可抱持三种错误态度,均直截了当提出观点,支持或反对的意见都明确提出,不遮遮掩掩。

其二,持论严谨。本文说理严谨,持论公允。比如文章突出读书的价值和功用,但也辩证分析了不会读书可能带来的弊端:“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从正反两面申述,对事物一分为二看待,自然结论也会全面、完善。再如谈及读书方法,提出“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紧跟着加了限制条件——“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论述严谨,避免受人指摘。

其三,善用多种说理方法。文章多采用比喻、对比、举例子等说理方法方面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通俗易懂;一方面增强文采,使语言生动有趣,避免枯燥乏味。例如“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オ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一句,以比喻形象阐发读书可以补天性之不足,正如修剪移接自然花草,使之整齐规范一样。再如,为了阐发“人之オ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的观点,以借助相宜的运动解除相应疾病作比,并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生动有趣,更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2)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试举例说明。

①比喻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论述了读书的三种偏向。正面与反面结合,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③归纳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具体论述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面的论述内容加以概括。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并得出结论,这是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更使人信服。

(3)《谈读书》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王佐良先生的译本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形成一种简洁、庄重、优雅的文风。译文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语脉贯通,一气呵成,极有气势,增强了论辩的力度;最后以一句“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总括,戛然而止,引人深思,有余音袅袅之效。

(二)《不求甚解》

1、课文赏析

马南邨,原名邓拓,是我国著名的杂文作家。他应《北京晚报》的要求,于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开设《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150多篇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这些杂文往往短小精悍,敢于正视现实,切中时弊,爱憎分明,意蕴深刻,启人深思,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有许多篇章,视角新颖,旁征博引,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炉。

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谓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花工夫。现在多用于贬义,指对待学习和工作马虎、不认真,不做深入理解。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意,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

文章第1段是个引子,作者从一般人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出发,反向立意,指出“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一认识令人耳目一新,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不尽然”“虽然不必……同样没有”等语句,虽表示反对意见,但很有分寸。

为什么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呢?文章第2段开始追根溯源,从语源上去分析。原来,陶渊明的两句话是“紧紧相连,交互阐明”的,一般人只看到前一句,却忽略了后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因断章取义才导致了对“不求甚解”的误解。由此,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求甚解)“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第3段继续围绕陶渊明的读书展开议论,指出,要想“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是不可能的,“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所以,陶渊明读书“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会“欣然忘食”。本段一上来并未接着上一段继续闻述,而是宕开一笔,先从好读书谈起。这是一个铺垫,确如作者所说“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这体现出作者思维的缜密性。

分析完陶渊明的读书方式,作者在第4段,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对于“不求甚解”含义的认识:其一,读书态度要“虚心”,戒“骄傲自负”。真正体会“书中的真意”并不容易,与其不懂装懂,不如老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其二,读书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接下来两段,列举事例作证明。先举反面的例子: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实际却有很多曲解,因而受到列宁的批评。因此,读书时应该抱持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而要学习得好,则必须活读,即“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这里的论述,实际还是第4段“不求甚解”两层含义的具体展开。

第6段举正面的例子: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比别人“高明得多”,这是古人的成功经验。“观其大略”,在作者看来,就是注重把握书籍的精神实质,也就是“不求甚解”。作者认为,如此读书,“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那么,提倡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是否意味着不需要认真读书了?考虑可能会带来的误解,作者接下来用两段文字(7、8段)做出补充说明。作者的态度是坚决的,“绝对不应该这样”,因为“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更注重对整体的把握,而不是对一字一句的细抠。又举了陆象山的话进一步申述,“不求甚解”,就是“未晓处且放过”而“放过是暂时的”。

经过一番细致的分析阐发,最终作者得出结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既然书籍一次读懂甚至达到会意不容易,不妨多读几次。读得多了,再有一些“实际知识”做辅助,有滞得的会“然贯通”,不懂的地方慢慢就懂了,先前理解浅的自然也会逐渐地深入了。

2、问题探究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名词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②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一味地咬文嚼字,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③对比论证。将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构成正反对比。

(4)《不求甚解》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怎样突出的特点?

其一,论述问题顺着作者思路来写,不落窠臼,自然流畅。作者从生活中人们对“不求甚解”的误解谈起,引出话题;接下来追根溯源,从原初的语境中找寻其本来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阐发自己的认识,并用实例做证明;感觉会引起误解的时候,适时作出补充解释;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告知读者应该如何读书。文章的写作循着作者的思考路径,读来仿佛跟着作者一起思考,一起辩驳,一起得出结论,行文自然流畅。

其二,心中始终有读者,用语亲切自然。首先,论述有针对性。如话题是因大众对“不求甚解”的误解而起,文章写作有正本清源、引导读者学会读书的动机;第7段和第8段适时的解释说明,避免引发误解,是从读者角度来看问题。其次,语言亲切,像与朋友交谈。例如,在否定对方看法时说“其实也不尽然”,语气很委婉;对因曲解陶渊明的话而对陶渊明不满的人说“这是何苦来呢”,语气平和,语言幽默。

五、比较两篇短文

1、《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①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围绕读书来谈,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方法。②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③论证方法灵活多变 有理有据。

不同点:①两文论证的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从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不求甚解》是驳论,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②论证的方法略有不同。《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法;《不求甚解》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③两文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的语言精练华美;《不求甚解》的语言严谨质朴。

2、《谈读书》围绕读书问题,阐发了一系列观点,论及读书目的、读书方法、读书态度等;《不求甚解》一文,作者旧词翻新意,提倡学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读书要虚心,不固执一点,而应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谈读书》每一层先提出观点,然后作出阐发,长于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不求甚解》先驳后立,层层铺墊,层层阐发,逐步确立观点,再正反举例及引用名言,指出正确的读书方法。

4、这两篇短文阐发的是作者对于读书的见解,第一篇论题较为广泛,探讨了读书的功用、读书的方法和不同书的价值;第二篇论题较为集中,提倡读书“不求甚解”,侧重某一种读书方法的探讨。

5、培根是著名的随笔作家,马南邨是著名的杂文作家,他们都深谙说理的艺术。从两篇文章来看,都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持论道严,同时善用多种说理方法,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纵横捭阖,旁征博引,有着极强的说服力。

6、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不可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局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六、课后练习

1、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书。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

答:《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不求甚解》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质,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

从论述角度看,《谈读书》论述较为全面,侧重对读书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讨;《不求甚解》则选取一个角度,侧重对具体读书方法的探讨。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谈及读书方法。

从写作方法看,《谈读书》往往先提出观点,再做阐释说明;《不求甚解》则顺着思考的路径,一步步提出观点,做出阐释,得出结论。

2、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论述的?

(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答: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作者先分别论述史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之学的价值,然后做出总结归纳。

(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答:核心观点是“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是以类比的方式进行论述的。

3、《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答:作者在文章中对这一认识有过三处阐发说明:其一,第5段“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其二,第6段“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其三,第7段“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结合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有几个核心:重视整体理解,重视精神实质的把握,不主张在语言文字上钻牛角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