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侵略巴基斯坦的整个过程(宁舍一条命不让一寸土)
印度侵略巴基斯坦的整个过程(宁舍一条命不让一寸土)眼看步兵一败涂地,印度开始把宝押在了炮兵上。就在印度步兵狼狈逃回其原阵地不久后,印军17炮兵旅居然开始向中国一侧的则里拉山口的解放军边防部队密集开炮,当天中午解放军牺牲人数达到了25人,一些藏民的房屋和寺庙也被摧毁。两天后,印军又向乃堆拉等处炮击,甚至还将炮火向纵深延伸,导致我方军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剧。对此,解放军组织了几十门122毫米榴弹炮以及大量82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猛烈还击,截止14日下午炮战结束时,印军八个炮兵阵地已被逐个压制,两辆卡车、两个指挥所和两个观察所以及23处炮兵工事都被摧毁,印军伤亡超过540人,而在为时几天的乃堆拉反击战中,印军伤亡总数607人,而解放军伤亡仅123人。不久后,8名印度士兵又入侵则里拉山口中国一侧,而且还试图强制抓走一名解放军战士,还开枪杀害击伤各一名解放军战士,而后方的印度炮兵还用迫击炮射击解放军阵地。然而让人熟悉的结局依旧无法避免,解放军不但全部
在我国周边有这样一个国家,将记吃不记打这一天性发扬到极致,每每在挑衅解放军之初气势汹汹,似乎自己胜券在握;然而最终却要么鼻青脸肿,要么损兵折将。但他们往往还没好了伤疤就忘记失败的疼痛,周而复始再次不自量力地开始挑衅。
自1959年空喀山口事件以来,印度一直挑衅中国
这个国家就是曾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印度,近期印度军队多次越过边境线,其势头比三年前有过之无不及。但他们在解放军边防部队面前依旧如几十年前一样,不得不被动地从自我世界的幻梦中醒来。1959年以来印军一有机会就进犯中国,而他们每次都以惨败告终,伴随惨败的还有让人不忍直视的悬殊交换比。1959年,自以为实力足够强大的印度就开始试图觊觎中国一侧领土,这年8月25日马及墩工作队和山南军分区一团二连在空喀山附近开展工作时,意外和入侵朗久的一支印军分队。印军竟立刻开枪射击,解放军果断还击击毙两名敌人后,其余印军立刻逃散。此事只是一个序曲,当年10月3名印军士兵再度进犯空喀山口,和解放军3名边防战士相遇,因为印军士兵态度嚣张并主动挑衅,所以3名边防战士经过一番短暂格斗后收缴了对方武器并俘虏了对方。事后,解放军派出了一支13人的小分队进驻到此地,以防御对方可能的报复。
对解放军而言,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远比印军威胁大
果然,当年10月21日印军派出了60多人前来试图找回面子,他们自以为人数优势巨大就一窝蜂围上来。就在解放军占据优势地形时,印军居然嚣张地要求解放军缴械,还不断向解放军阵地开枪。边防分队副班长武清国出来喊话时,居然被10米外的印军当场开枪杀害,被激怒的解放军战士们立刻反击,班长文杰带领两名战士同时包抄印军后方。眼看被夹击后己方伤亡不断提升,印军再次狼狈逃跑,此战印军不但有9死3伤,而且还有一名中尉在内的7人被俘。除了喊话时被对方卑鄙枪杀的武清国副班长外,印军在真刀真枪的较量中却没有伤及解放军分队一根毫毛,而这还是在其人数具有多倍优势的情况下。甚至有外国军事评论者辛辣地讽刺道:印度军队难道都是一群木头兵吗?但显然,印军并未从这次交战中知道自己的斤两,以至于在3年后的战争中被打的七零八落。
多次交锋中,都有印度官兵被解放军俘获
1962年之后,印度并未因惨败而彻底收敛。1967年9月,自以为控制锡金后底牌丰厚的印度又为了迎合国内高层的需要,开始在边境上屡屡闹事,印军不断从亚东地区越界修筑工事,破坏或搬运界碑。在这一年其入侵次数达到178次,特别是8-9月达到了高峰期。9月7日60多名印军在乃堆拉山口架起铁丝网,构筑多处工事,而且还用刺刀刺伤了两名解放军战士,但他们很快在随后小规模白刃战中被击退。11日清晨七点半,印度山地步兵112旅一个连从其出发阵地开始沿公路进犯,从南北两侧逼近解放军乃堆拉山口哨所,他们无视解放军的警告并在8点多首先开枪并投掷手雷,导致解放军一名连长牺牲,另有6名战士受伤。解放军秉承不开第一枪的原则,但此时已忍无可忍,在随后7分钟的战斗中,解放军官兵们以猛虎下山的势头一举击毙67名印军,并用火箭筒摧毁了印军在中国一侧设立的7处工事。
尽管交战中印军人数往往优势,但交战结果却往往一边倒
眼看步兵一败涂地,印度开始把宝押在了炮兵上。就在印度步兵狼狈逃回其原阵地不久后,印军17炮兵旅居然开始向中国一侧的则里拉山口的解放军边防部队密集开炮,当天中午解放军牺牲人数达到了25人,一些藏民的房屋和寺庙也被摧毁。两天后,印军又向乃堆拉等处炮击,甚至还将炮火向纵深延伸,导致我方军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剧。对此,解放军组织了几十门122毫米榴弹炮以及大量82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猛烈还击,截止14日下午炮战结束时,印军八个炮兵阵地已被逐个压制,两辆卡车、两个指挥所和两个观察所以及23处炮兵工事都被摧毁,印军伤亡超过540人,而在为时几天的乃堆拉反击战中,印军伤亡总数607人,而解放军伤亡仅123人。不久后,8名印度士兵又入侵则里拉山口中国一侧,而且还试图强制抓走一名解放军战士,还开枪杀害击伤各一名解放军战士,而后方的印度炮兵还用迫击炮射击解放军阵地。然而让人熟悉的结局依旧无法避免,解放军不但全部击毙了8名入侵的印度士兵,而且还在炮战中再次完胜,取得毙伤印军195名,摧毁工事29处的战绩。战后,历次战斗中都踊跃支前的藏民们纷纷为解放军指战员献上哈达和高山雪莲花,以表达他们对解放军的感激敬佩之情。
对很多第一次到高原的解放军战士来说适应环境也是一大难关
1975年10月20日,又有一支印军分队在边境线东段的土伦山口侵入中国境内。曲拿民政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明确向入侵者表示,这里是中国领土,印军必须立刻退出。在当时全国环境备战备荒的潮流下,检查站人员也都配备了武器,但他们也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没有先开枪。然而得寸进尺的印军却不断挑衅甚至主动开枪,此时检查站人员也只能果断反击,一番交战后四名印军当场被击毙,其余印军只能再次狼狈逃走。事后,中国主动通知印度可以随时领回被击毙者的尸体以及其武器弹药。10月28日,印度派人完成了这一工作。然而印度却在国际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将自己伪装成受害者,声称中方入侵印度领土后杀害印军士兵,诠释了什么叫颠倒黑白。
反击入侵的印军时,解放军往往缴获丰盛
1986年,印度在争议地带达旺建立了哨所,还单方面成立所谓阿鲁纳恰尔邦。次年印度又在附近区域公开展开演习,试图威慑中国,因为印度认为中国还没有彻底停止对越南的反击战而且经历多年的特殊时期相对实力虚弱,而自身武器水平则有了相当的提升。1987年5月,山南军区某团派遣了一个火力加强连在边境开始巡逻,准备挫败印军可能的入侵,当他们当晚巡逻到桑多河谷区域即将扎营时却发现河谷南端山口有印军活动踪迹,解放军官兵们判断对方人数可能和自己接近,也配备重机枪迫击炮等火器。该部解放军一面开始做好战斗准备一面开始和后方联系,次日几名解放军官兵前往对方阵地交涉时,印军不但出言不逊而且还突然开枪杀害一名解放军指战员(印军称是一名新兵紧张走火)。被激怒的解放军立刻当场进攻,通过迂回战术和自身平射炮和迫击炮支援,仅用半小时就夺回印度侵占的我国领土,并击毙16名印军官兵,俘虏8人,自身仅牺牲4名。当日下午,印军一个加强连开始在大口径炮掩护下反扑,但依旧被解放军击退。
这张著名的对峙照片拍摄于1987年的桑多河谷附近
当夜开始,印军开始用迫击炮和榴弹炮射击解放军纵深阵地,解放军指挥员判断印军可能会在次日继续发动大规模攻击,所以下令部队完善阵地工事,做好防御准备。天亮后,印军果然以一个加强营的规模在炮火掩护下发动进攻,折腾了大半天,印军在伤亡几十人后毫无进展,只能撤退。此时,解放军也迅速调集了山地步兵部队、榴弹炮和火箭炮,而印度也调来了不少直升机和固定翼作战飞机,地面部队也得到了大量炮兵和坦克的支援。但解放军此时并未因南方自卫反击战而忽视高原边境线的增援,随着几个师相继抵达前线,印度也感到了解放军守土卫国的决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夏天百余名解放军手持各种轻武器和几百名入侵我国领土的印军对峙,虽然随后的暴雨冰雹和刺眼阳光先后袭来,但解放军官兵们依旧嵬然不动,几个小时过后,人数优势的印军终于被震慑住而再次撤走,这才有了那张震撼世界的对峙照片。原本印度试图得到美苏的背后支持,但美国并未明确表态,苏联也反对印度扩大事端并警告印度这可能会导致第二次中印局部战争。最终,印军相继撤走。
现在,入侵的印军在双方不开枪的冲突中再次完败
桑多河谷事件中,解放军调集的部队甚至大大超过了1962年,如果当时双方进入战斗,按照解放军的既定计划,不但能够彻底收复此前被印度侵占的所有领土,而且还很可能重创或消灭印度的两个王牌师!但令人惋惜的是,由于解放军大量主力还在云南等地的自卫反击战中,开启第二条战线并非明智之举,所以最终这次攻势作战被迫喊停。此后,中印双方又在1999年、2008年、2013年和2017年多次发生对峙,但并未发生真正的交火。在今年,印军又屡屡在多处边境线上入侵中国领土并向解放军巡逻战士们挑衅,双方虽然没有开枪,但大规模肢体冲突已多次爆发,而近日3名印度官兵在解放军的反击中毙命,更是1987年以来的第一次,这也彰显了解放军将士们守土卫国时的力量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