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旧时代的和平饭店(因为这里是和平饭店)

旧时代的和平饭店(因为这里是和平饭店)这些都与众不同,但并非不能被效仿。1988年,姚庆忠职校即将毕业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去上海新落成的宾馆。那时,即将开业的希尔顿、锦沧文华都是城中新鲜事物,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而姚庆忠来了和平饭店。相对于新宾馆,这家饭店显得多么“老”。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是位置?和平饭店,由上海犹太裔富商沙逊兴建,总高77米,临黄浦江面为13层,墨绿色方锥体屋顶,俯瞰楼下南京路和外滩两处上海地标的交叉口,名副其实坐拥“远东第一楼”美誉。是风格?开业于1929年的和平饭店,外部用花岗石饰面,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内部装修华贵。其中的客房部分,拥有中英法美德等9国风格套房,饭店内部的宴会厅、酒吧和餐厅均声名远播。是美食?和平饭店拿手上海菜、广东菜、四川菜三帮菜肴,尤以上海菜驰名沪上,西餐则以法式看家。在充满英国乡村酒吧风格的老年爵士吧里喝一杯,也是到访上海的客人不会错过的节目。

姚庆忠裤兜里放一串钥匙。钥匙圈上挂一个拇指甲盖大小的铃铛。

在和平饭店,当他从长长的走廊一端走向另一端时,铃铛发出的这点轻微声响,对正在安静的环境里用餐或者喝茶的客人来说,是恰到好处的提示。他们不论是在深谈,或偶一回头,都不会因工作人员的出现而感到突兀。这个服务细节,1988年姚庆忠从职校毕业时,课本里并没有教给他,是在和平饭店工作32年的经历,潜移默化教会了他。

旧时代的和平饭店(因为这里是和平饭店)(1)

对一所饭店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是位置?和平饭店,由上海犹太裔富商沙逊兴建,总高77米,临黄浦江面为13层,墨绿色方锥体屋顶,俯瞰楼下南京路和外滩两处上海地标的交叉口,名副其实坐拥“远东第一楼”美誉。

是风格?开业于1929年的和平饭店,外部用花岗石饰面,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内部装修华贵。其中的客房部分,拥有中英法美德等9国风格套房,饭店内部的宴会厅、酒吧和餐厅均声名远播。

是美食?和平饭店拿手上海菜、广东菜、四川菜三帮菜肴,尤以上海菜驰名沪上,西餐则以法式看家。在充满英国乡村酒吧风格的老年爵士吧里喝一杯,也是到访上海的客人不会错过的节目。

旧时代的和平饭店(因为这里是和平饭店)(2)

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

这些都与众不同,但并非不能被效仿。1988年,姚庆忠职校即将毕业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去上海新落成的宾馆。那时,即将开业的希尔顿、锦沧文华都是城中新鲜事物,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而姚庆忠来了和平饭店。相对于新宾馆,这家饭店显得多么“老”。

但正是这份“老”,使和平饭店不可复制。这是老派的老,也是老牌的老。

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欢迎晚宴上,中国领导人正是在和平饭店告诉中外宾客,上海自近代以来,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引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这是精心挑选过的地方——近百年历史的和平饭店,见证过中国对外交往的多个重要时刻;其身处的百年外滩,和隔江对望的陆家嘴,又各自展现着这座城市在不同时代同世界打交道的印记。

它经历的历史,它见证的上海变迁,独一无二。

旧时代的和平饭店(因为这里是和平饭店)(3)

对姚庆忠来说,1988年作为员工初次走入和平饭店,第一个直观印象就是,推开饭店大门,如走入一个平行世界。

1988年的上海,还是腾飞前的蛰伏:马路陈旧,入夜街上寂静无人,一到雨天,城市防涝防灾就成了大问题。居民普遍住宅拥挤,且大多没有煤气,没有电话,如要购买,还需凭券供应。但在当时的和平饭店的客房内,彩电和电话都已经是标配。更不用提入住时能享用的餐饮: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饭店员工的外甥学校组织春游。员工给了孩子一罐可乐。这罐市面上难见的可乐,成了稀罕物,让孩子在同学里“扎足台型”。

当时,大部分普通市民家庭存款不会超过几千元。但在和平饭店,一张舞票就要15元。进饭店消费不仅是奢望,而且也不可能——因为在饭店内消费,一律只接受外汇兑换券结算。

特殊的涉外宾馆定位,意味着和平饭店承担着特殊的作用。

1986年10月15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抵沪当天,和平饭店和上海大厦一起作为活动场所,见证中英两国经贸界人士进行25个项目的具体洽谈。人员包括300多名中方代表和100多位英国企业界人士,项目涉及我国的交通、能源、城市基础建设等领域。其中,上海和英国签署的项目有10项:有邮电部上海通信设备厂等和英国STC公司关于上海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合作,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等单位和英普莱赛公司的光通讯器件合作等,都属于高技术项目。上海地铁公司还和梅特罗特克公司签订了上海地铁项目的备忘录。

这天晚上,和平饭店承办了盛大宴会,这是和平饭店30多年来的一项最大的接待任务。也就在这一年12月,上海地铁试验隧道从漕河泾河床下8米深处穿过。连同配合铁路新客站建设同步施工的地铁终点站折返段工程,整个上海地铁一期工程已头尾可辨了。

没能参与接待女王的任务,让姚庆忠有些遗憾。但1990年,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办第一次会议,会议主席格林伯格在和平饭店设晚宴时,姚庆忠已经是个熟悉和平饭店的员工了。

当时,从和平饭店向浦东望过去,入夜后,还是一片暮色里的平地。但面对这片尚未开发的土地,国际企业家们说:“上海已为21世纪制订了一个宏伟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使上海重新成为亚洲的工业中心和贸易中心。”“开发浦东是上海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一个大动作,它涉及巨大的投资,并将为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创造许多新的机会。”

服务用餐的姚庆忠,也从窗口望出去。浦东,当时对上海人来说,也是陌生的。它会按照企业家们的展望,变成什么样的宝地,他心里也没数。但他也从新闻里知道,上海新电视塔方案已定。

从1991年开始,每天上班、下班,姚庆忠都能看见,和平饭店对面,浦江的那一边,这个后来被叫作“东方明珠”的建筑,又长高了一点。紧接着东方明珠背后,浦东的高层建筑,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旧时代的和平饭店(因为这里是和平饭店)(4)

20世纪90年代员工合影

和平饭店,成为这些果敢外商进入上海的第一站。

姚庆忠记得,那些年里,越来越多进出口贸易公司、银行等都将办事处直接设在和平饭店内。许多商务客人,常年在和平饭店里的餐厅用餐,已经互相熟识。从中国领取外资企业营业执照001号的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先生和他的两位公子来上海,也下榻和平饭店。1994年,和平饭店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并利用外滩建立和恢复金融街的契机,承办了荷兰银行上海分行开业等庆典活动。

除了见证从少到多,和平饭店也见证从多到少。当时上海电报局的办公地址在和平饭店,一楼是电报局营业大厅。在1980年代电报业务高峰期,上海地区一天的转报数量在20万份左右,一年的电报交换量在6000万份左右。姚庆忠记得,“出国潮”那几年,电报局门口人山人海等着打长途电话的情景。但此后,每月的转报数量交换量逐渐减少。出国也不再是上海青年的第一选择,因为上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会。

随着电报业务门庭冷落,小姚变成了姚叔,他手里的通信设备,也从电话变成了BP机、摩托罗拉。1997年6月底,和平饭店和上海大厦等浦江沿岸宾馆朝向外滩的客房全部住满。普通人也能入住了,也不再需要外汇兑换券了(外汇兑换券于1995年元旦起停止流通)。人们等待观看万人歌会,等待着庆祝香港回归的时刻。

1998年6月,和平饭店接待了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10月,又见证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一时间,和平饭店客房入住率和餐厅预订率蒸蒸日上。姚庆忠也在和平饭店迎来自己生命的里程碑——他和同在和平饭店工作的西式点心师相爱结婚。像许多在这里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的老员工一样,他们不称这里是“饭店”或者“单位”,而是“家”。

如今是和平饭店茉莉酒廊主管的姚叔,手机里留着许多老客人的联系方式。他记得一位老先生,腿脚不便,由一位看护每周推轮椅到饭店,风雨无阻,喝一杯咖啡再走。也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给他发消息嘘寒问暖,说“此刻只想等解封后回到故乡,在和平饭店再看一看外滩”。对他们来说,这里是一家饭店,但早已不仅仅是一家饭店。

还是回到1996年。那一年,第三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举办,4月,刘小光九段对弈藤泽秀行九段。晚上,陈祖德在和平饭店设宴,马晓春和聂卫平出席。当和平饭店工作人员将一只特意做成棋盘造型的蛋糕推入房间时,正在用餐的人们纷纷停了下来。一瞬间,房间里有一刻静默。

这一刻的安静中,姚庆忠记得自己醍醐灌顶的领悟:对一家饭店来说,触动客人的,究竟是什么。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邵竞 制图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和平饭店 提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