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画符有什么危害(鬼画符是啥看不懂就对了)
鬼画符有什么危害(鬼画符是啥看不懂就对了)和书法一样,符箓的书写很有讲究,整体凸显庄重,但笔法妩媚明快、神采飞扬。主张“符法即心法”,随心去写,才能达到“通灵”的作用。随着道家的兴盛,符箓体系逐渐庞大,到了唐朝,符箓文化空前繁荣。在吸收绘画文化和文字文化之后,符箓已经脱离了最初的汉字雏形,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字体系,像字又不是字,像画又不是画,用“天书”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符的定义也随之衍生,出现以纸张为材质的符,同时期,道教兴起,参考兵符功能,纸符也应时而生,成为了调度鬼神的令牌。同时诞生出一种新事物,箓。符和箓通常并列称呼,前者是用于书写的物件,可以是木头或者纸张,后者则是书写在上面的特殊符号。也就是说符是箓的载体,箓是符的内容。符箓种类很多,除了常见的纸符,还有各种材质的幡、钟、印章、剑等,如用来辟邪的桃木符、玉符、镜符、钱符等等。
小编字写得难看,当年交作业没少被老师批评,说如同“鬼画符”一般。为此,我心里难过了很久,但也产生了一个好奇的念头,到底什么是“鬼画符”呢?
“鬼画符”用来形容书写太潦草,在古代已经有这个称呼,不过当时称为“鬼画桃符”。其原因是古人画符大多用于趋吉避凶,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寻常人根本无法辨识含义,看得一头雾水,只能以“鬼画符”解释。
那么问题来了,“符”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符的本义是一种信物,多由木头制成。有两部分组成,能够嵌合在一起,一块在上级手里,一块在下级手里,两块符相在一起,具有传达命令的功能,例如调动军队就用的是兵符,根据造型,有虎符、剑符等等。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符的定义也随之衍生,出现以纸张为材质的符,同时期,道教兴起,参考兵符功能,纸符也应时而生,成为了调度鬼神的令牌。同时诞生出一种新事物,箓。
符和箓通常并列称呼,前者是用于书写的物件,可以是木头或者纸张,后者则是书写在上面的特殊符号。也就是说符是箓的载体,箓是符的内容。
符箓种类很多,除了常见的纸符,还有各种材质的幡、钟、印章、剑等,如用来辟邪的桃木符、玉符、镜符、钱符等等。
随着道家的兴盛,符箓体系逐渐庞大,到了唐朝,符箓文化空前繁荣。在吸收绘画文化和文字文化之后,符箓已经脱离了最初的汉字雏形,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字体系,像字又不是字,像画又不是画,用“天书”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和书法一样,符箓的书写很有讲究,整体凸显庄重,但笔法妩媚明快、神采飞扬。主张“符法即心法”,随心去写,才能达到“通灵”的作用。
相比符箓蕴藏的高深含义,纸符的外形可谓简陋到了极致,一张纸,一支笔就够了,那些“曲里拐弯”的变形符号和抽象文字能发挥威力,不是在于绘制工艺有多高超,而是因为那些符号与文字,用来召神役鬼施行法术。能够帮助人们远避鬼魅,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然而……符箓真的能够做到趋吉避凶吗?
这种事情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万一要是成了呢?
从唐朝开始,但凡遇到重大事件,皇帝就会请道士为国家求福免灾,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太平护国天尊保世真符”,据说念上一百遍,就能让国家消灾免祸,念上一千遍更是百害不侵、人民安居乐业。这么简单的事,历代皇帝自然乐此不疲。
再说民间,虽然对国家大事提不起兴趣,但却对天气颇为重视,农业生产力的低下,让任何一种天气变化都可能引发农作物歉收,从而带来灭顶之灾。
在这样的前提下,以符箓之力祈求神祇保佑尤为重要,例如“起龙致雨符”就用于请雨龙和雷公解除干旱,做到风调雨顺。
没有高科技,就只能求神保佑。符在载体,而箓则记录着诸神的名讳职务,把他们都下到凡界,解决各种困扰,包括镇山镇水、治病救人、祛除瘟疫、甚至连妇女催生、化解冤恨也都能办到。可谓“符箓将出,众神听令”。
当然了,因为目的各有不同,符箓的内容也不同,到了明清时期,仪式也变得越来越繁杂,一次标准的斋醮科仪道场往往要花费数日之久,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成为有钱人的专属活动。
从《红楼梦》一书就不难看出,整个仪式过程有着严密的组织、规范的流程、用什么符箓,请什么神,都明明白白,不能有半点马虎。
民间虽然没钱办理大型法事活动,但并不影响老百姓发挥想象,自制符箓。只要花几个铜板,就能在市集上买了各种符箓,在安抚焦虑心理上发挥一定作用。然而……
这玩意要是真有用,世间哪还有那么多艰辛,不幸之事发生呢?
所以,说到最后,希望大家明白,民俗归民俗,千万别拿封建迷信当瑰宝,有些东西知道就可以了,千万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