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组英国顶尖摄影作品选(荷兰皇家御用摄影师埃文)
推荐一组英国顶尖摄影作品选(荷兰皇家御用摄影师埃文)所谓“平行”,其实指的是“奥拉夫作品中高超的风格塑造、丰富的视觉体验与编导的舞台感下的自传性叙述之平行共生”。这次展览关注的是奥拉夫精心构建的“高度风格化、编导式”的华丽精致的画面背后,完美主义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摄影语言的言下之意。关于这位“20世纪最后25年里最为重要的摄影师之一”的艺术家,和他的“平行世界”,你们一定有很多好奇和疑问。在他的摄影世界里,“平行”即“共生”。关于展览主题“平行”的含义。
7月13日,荷兰皇家御用摄影师埃文·奥拉夫的摄影展《平行》,将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开幕。
埃文·奥拉夫,为荷兰皇室拍摄官⽅肖像,是荷兰皇家御用摄影师;为国王威廉·亚历⼭⼤设计新欧元硬币,出现在每个荷兰人的口袋里;既是戛纳国际广告节银狮奖获得者,也是“摄影界奥斯卡”之称的露西奖获得者;
他更是荷兰国宝级摄影师,与伦勃朗的等10位荷兰“黄金时代”艺术家的10幅画作,在荷兰国立博物馆共同展出。
埃文·奥拉夫
关于这位“20世纪最后25年里最为重要的摄影师之一”的艺术家,和他的“平行世界”,你们一定有很多好奇和疑问。
在他的摄影世界里,“平行”即“共生”。
关于展览主题“平行”的含义。
所谓“平行”,其实指的是“奥拉夫作品中高超的风格塑造、丰富的视觉体验与编导的舞台感下的自传性叙述之平行共生”。这次展览关注的是奥拉夫精心构建的“高度风格化、编导式”的华丽精致的画面背后,完美主义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摄影语言的言下之意。
也正是这些未言明的意义,指导着《雨》《希望》和《悲伤》等系列的创作。
Erwin Olaf_De La Mar_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_2009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这些系列无一例外地基于对人类境况的关注——从个体存在的脆弱性,到权力与服从的复杂关系。奥拉夫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知,往往围绕着一种异化和疏离,以及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萍水相逢的际遇和无所适从的互动。
“画面中虚构的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平行对话”,“内心世界与作品呈现的外部世界平行”,“物理上的静止与情绪上的张力平行”.....
就是这些一起,共同构成了奥拉夫的“平行世界”。
Erwin Olaf_Hope_The Practice_2005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我只想创作属于我的平行宇宙”
奥拉夫说:当我是个小孩,我不怎么喜欢已有的现实,我幻想了很多,我想创造自己的梦幻或梦魇世界,因为我不是那么喜欢外部世界。
正因如此,也许在所谓完美世界中寻找“裂痕”并创建自己的“平行”世界,是解读奥拉夫影像的一把钥匙。
艺术家创作的两个核心元素,其一是自传性,其二是场面调度和舞台编演。尤其是后一特性,在奥拉夫2005年《希望》系列中的一张女性肖像中,得到了充分地诠释——一袭黄裙、配以发带的褐发年轻女子倚靠酒店房门,面容完美的她一手搭在颈边。她是刚刚结束一场屋内争论,还是犹豫不愿进门,又或者收到了骇人的消息?种种令人不安的感觉不禁惹人发问。
Erwin Olaf_Hope_Portrait #5 _2005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所以他既是摄影师,更是一个“导演”。就像他自己形容——
“我的作品像是1秒钟的电影,然后你也构想你的电影。”
从一束光线、一个姿势、一个表情去解读作品,一切都取决于观者,没有什么比这样做更好的了。
“我希望观众在照片中寻找潜台词”
“一直以来,我的创作都是在折射我的个人生活和信仰。相较于夸张的姿态,我更想在人的微妙情感中寻找更多的细节。我希望人们能够在照片中寻找潜台词。我创造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视觉风格,但是当观众被抓住眼球,我希望他们能够思考每一组系列的不同之处。”
“快乐”从来都不是奥拉夫拍摄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更多见的是人的脆弱、敏感、矛盾。
Erwin Olaf_Dawn_Portrait 02_2009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当你看向作品,我想要你得到你自己的故事。如果拍摄关于快乐的照片,那多数时候看上去像是广告。如果你看这些(作品),你可以得到属于你的故事。比如那幅照片,她收到一通电话,她说了什么,将会发生什么,有人离开了或者即将到来,你需要想象力。对我来说,想象力是人类最为神秘的天赋,我们可以想象,然后转换成图片、音乐、文学、绘画,任何东西。我先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触发你的。”
为了这些“不快乐”,奥拉夫做了不少工作。
在他的摄影作品中,人们总是看向观者之外,有时甚至是背对镜头。在无法构成眼神交流的画面中,需要我们通过场景设置、氛围、人物所处的位置,细微的动作和神态来理解每一幅作品。
Erwin Olaf_Keyhole_Keyhole 3_2011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这种理解是直观性的,是属于人类微妙的共通性情绪体验。系列的取名或许可以为观众解读作品的情感倾向。这尤其体现在《锁眼》系列中,在这一系列中,每个人物都背对观众,优雅,清醒,他们拒绝目光接触,拒绝与“我们”说话。而他们的拒绝和退缩本身构成了与“我们”唯一的交流。
策展人凯伦·史密斯表示:“这组照片所要透露的讯息也是如此,我们人生中从来没有哪个阶段是不在心里创伤面前感到脆弱的。”
Erwin Olaf_Keyhole_Keyhole 8_2012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我一直在寻找服装,肢体语言和场景的微妙平衡”
深受伦勃朗、维米尔等大师的启发,奥拉夫的作品总是呈现出一股油画般的精致感,和雕塑般的细腻感。
电影、摄影、绘画都曾影响过奥拉夫,其中几位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比如伦勃朗、维米尔更是启发他灵感的“老师”。
“1980年代,我最爱做的事就是看画,研究光线从何而来、为什么画面那么有情感、构图是怎样的。一边看,一边以我的方式重现它们,从中寻找艺术规律,然后把各种技巧组合在我的创作中。”
Erwin Olaf_Rain_The Hairdresser's_2004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他喜欢伦勃朗的光线,总显得有点神秘。维米尔的画,房间中有一把椅子、几束光、一个读信的女子,在微妙细腻中却藏着各种可能,信来自父母或爱人?她悲伤或孤独?她寡居?他把伦勃朗、维米尔的画,转化成自己的摄影,它们只透露一点点现实,给你神秘感,也给你一个敞开的故事。
就像当时拍《雨》系列,创作初衷是因为美国911事件,一件对大家冲击都很大的负面新闻,但他用的却不是新闻纪实摄影手法,而是通过一种很内敛的手法,很“不直接”地表露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他拍下了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在刚刚听到这件事。那一刹那的反应。
Erwin Olaf_Rain_The Ice Cream Parlor_2004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你看这些画面当中的人几乎是没有表情的,你只能从他们的肢体语言或者服装,他们所处的场景,自己去体会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我偏要撕毁这个所谓「完美世界」的虚假面孔”
他的作品里,会有关于性、权利、孤独、绝望和衰老的思考。他喜欢寻找“裂痕”,去破坏这个所谓的“完美世界”。
2017 年,奥拉夫创作了另一城市系列——《上海》。这一系列选择了在 6 个不同的场景中拍摄,而这六个场景都是二战以前就在上海存在的建筑物或空间。
Erwin Olaf_Shanghai_Fu1088_Portrait 03_2017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在上海的一场讲座中,奥拉夫说:“我不是纪实摄影师,也不是摄影记者。我更感兴趣的是我的想象。作为表达幻想的一个方式,我喜欢穿越时间,去到很久之前就存在的地方。这是我选景的一个逻辑。”
“上海让我想起一个年轻而自信的青年,充沛着饱满的能量,对自己无限的可能深信不疑,一往无前地去激发自己的潜能。这种能量体现在上海起伏的天际线上,在急速铺张蔓延的城郊里。城市的形象像青年人的身体一样日新月异。这个中国港口城市的 2400 万居民,在五光十色的广告、跳动的影像和电子的声音里,工作、消费、川流不息。”
但就像前面所说,奥拉夫的拍摄并非关于“快乐”。
上海本身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女孩儿,这是她的外表,但走入微观,探究个体、生活,通过亲身感受与遭遇,他发现,在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城市,哪怕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也有她个人化的快乐、悲伤、孤独、压力…
Erwin Olaf_Shanghai_Huai Hai 116_Still life_2017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很多人说,这听上去像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那不是,那仅仅是“疑惑”,所有人,包括奥拉夫自己,都有一种疑惑——
我应该去向何方,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来自哪里,如何让我的生活变得尽可能好?
当我们跨过青年时期,年岁逐渐增长,我们就不再拥有“整个世界都在这里、我就是最重要的人”的想法,你的困惑就更进一步。所以当奥拉夫在这里遇见那些更年轻的人,他就会看见他们心里许许多多类似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正是他渴望展现出来的。
“每个人都有像小丑一样卑微的时刻”
奥拉夫相当关注强权下人类的脆弱。
《柏林》系列以魏玛共和国时期为创作背景,汲灵感于一本名为《迷失柏林》的书,同时,也是向奥托·迪克斯等画家致敬。
这一系列的有趣之处在于,成人的角色由儿童扮演,场景安排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历史意义的真实地点,有约翰·肯尼迪在其前面高声喊出“我是柏林人”的建筑物,也有高级纳粹官员赫尔曼·戈林使用的游泳池。
Erwin Olaf_Berlin_Porträt 01 - 22nd of April_2012_Color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在一次视频采访中,他谈起《柏林》系列的制作过程,说柏林是“令人不安的”。
“《柏林》关注的是青年的力量,这些照片就是要让人感到焦躁不安,内心无法平静……”
奥拉夫试图通过这些照片,来探索烙印在这个城市灵魂之中的黑暗——那里的歌舞升平,堕落的女人和陨落的英雄,以及由孩子们所代表的一种新的自由,都铭刻着一种从分裂到统一后的生活方式。
在“柏林”系列中,这种“从分裂到统一”展开得更加混淆——是一种真实与虚构的混淆,成人与孩子混淆。
比如这张《新克尔恩浴池》,一个臭名昭著的一位纳粹军官每天早上都要去的游泳池,一个扮成小丑的男人,踩着高跟鞋手里拿着一封信,静静看着坐在浴室旁的一个看似很健硕的男性....
Erwin Olaf_Berlin_Stadtbad Neukölln -
23rd of April_2012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看这个画面的你,可能一时想不透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但这就是奥拉夫的作品——
给你一些线索,也许是人物的服装、神情、肢体语言、场景,他自己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故事,但他并不是很在意自己心里的故事是什么。他只是走进这个场景里,脑子里有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然后拍出这样一张照片。
Erwin Olaf_Grief_Grace Portrait_2007
© Erwin Olaf courtesy Magda Danysz Gallery
© 埃文·奥拉夫 鸣谢玛格达·唐妮诗画廊
7月13日,《埃文·奥拉夫:平行》,即将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启幕。这次展览,将涵盖奥拉夫最近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49件作品,包括48件摄影作品,和一件视频作品,其中数件作品皆为首次在华中地区展出。
如果你对他天马行空的“平行世界”感兴趣,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次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