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80年代的青岛中山路(老青岛老街里4)

80年代的青岛中山路(老青岛老街里4)本来,可以讲出“故事新编”的老房子,这是青岛的一大特色,但由于里面的居民迁不出,而且多数居民并非房主而是租户,结果真要动迁的时候,早已不在此地居住的老房主内心可以毫无压力地“就地起价”,结果想把这些有特色的老房子实行“有机活化”,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一来,“老街里”就日益变得暮气沉沉,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因此,要让人们重返“老街里”,最关键的是深挖老故事,讲活新故事。

老街里要改成步行街,重新活化靠什么?我觉得,要靠记忆和情怀,但仅仅靠记忆和情怀是远远不够的。换成一句不中听的话说,情怀不能当饭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份关于老街里的记忆是属于九十年代之前的青岛人的,对于外地人和后来的“新青岛人”,老街里并不是属于他们的记忆。所以,想要“带你回到老街里”一定要创新表达方式,不仅要让“老青岛人”听了温馨,更要让“新青岛人”和“非青岛人”听了动心。

自从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对中山路的振兴做过多次尝试,但都不太成功。我个人以为,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老故事讲不深”和“新故事没特色”。

先说说“老故事讲不深”。我们以往振兴中山路的一个思维框框,就在于过分强调“老字号”“老品牌”。我这里不是说“老字号”和“老品牌”不重要,只是想说,进入新世纪,面对“90后”乃至“00后”成为消费生力军之后,再讲这些“老字号”可能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并没有这些“老字号”和“老品牌”陪伴。那么,谁对“老字号”“老品牌”等“老故事”感兴趣?毫无疑问,是那些“老青岛人”或者是对“老青岛文化”有一定兴趣和了解的“文化人”。这类人群要么对“老街里”有感情,要么对“老文化”有情怀。要引起他们的共鸣,单纯讲几个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注意,这里的“故事”并非是一段往事,而是一种泛指,一道菜、一个小玩具、一个小物件都是一个“故事”)是很难吸引他们的,这些人往往有着浓厚的怀旧情结,比如到一个“老字号”一定要吃出儿时的“老味道”,因为味觉能够勾起他们的诸多回忆。但是,人们的记忆其实也并不那么可靠,儿时心心念念的美味,可能如今再吃便平淡无奇了,而且,儿时那种简陋的国营饭店的陈设和服务,即使你百分百原样复制,放到今天,这些“老人们”也会觉得不如儿时那么温馨。所以要从这些“老故事”当中深入挖掘,说出那些连“老青岛们”都不太清楚、而又能吸引他们的“故事”,如此才能让“老故事”常讲常新,活力不衰。

再说“新故事没特色”。我们前些年也曾经试图把“老街里”包装出“新故事”,最典型的莫过于劈柴院。但是我们如果深究一下劈柴院这些年的发展轨迹,就不难发现,这个“新故事”几乎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独一份”的特色,里面经营的小吃,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放到外地都随处可见。这里固然有青岛建置时间不长,本土小吃原本就相对匮乏这一客观因素,但也不排除我们的视野狭窄、思路不宽的主观因素。这里说一点我的个人感受,比如劈柴院刚开业时青岛本地媒体上津津乐道的“劈柴院豆腐脑”吧,这个小吃基本上是让人慕名而来,但吃了一次之后就会觉得“不过如此”的产品,因为只要放开一下眼界,就会发现中国北方的豆腐脑比这个豆腐脑好吃的品种实在是太多,远的不说,就说天津和河北饶阳的豆腐脑,哪一个都远胜于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劈柴院豆腐脑”。再说说那些创新的“王姐烧烤”等“新故事”,也同样输在与其他旅游城市雷同上,至于其他的旅游纪念品也很难找到青岛特色,完全“泯然于众人”了。

本来,可以讲出“故事新编”的老房子,这是青岛的一大特色,但由于里面的居民迁不出,而且多数居民并非房主而是租户,结果真要动迁的时候,早已不在此地居住的老房主内心可以毫无压力地“就地起价”,结果想把这些有特色的老房子实行“有机活化”,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一来,“老街里”就日益变得暮气沉沉,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因此,要让人们重返“老街里”,最关键的是深挖老故事,讲活新故事。

80年代的青岛中山路(老青岛老街里4)(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