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你会选择他吗(180万人想看他不是没道理)
800万你会选择他吗(180万人想看他不是没道理)在《白昼流星》里披上脏棉袄的昊然弟弟,终于又变回清爽干净的高能侦探。对飘飘来说,除了“悬疑 喜剧”的配置和烧脑反转的情节,久未露面的刘昊然,也是我的观影动力。但要说观众最期待的,还是《唐人街探案3》。一骑绝尘的想看人数,已然透露了它的人气——
又一个“史上最强春节档”来了——
虽说“最强”这噱头已经不值钱,但今年春节档,的确硝烟味挺重——
承载了国民情怀的《中国女排》,又一次把徐峥逼上囧途的《囧妈》,封神宇宙第二击《姜子牙》,取材海上真实灾难的《紧急救援》,都提前吸引了不少目光。
但要说观众最期待的,还是《唐人街探案3》。
一骑绝尘的想看人数,已然透露了它的人气——
对飘飘来说,除了“悬疑 喜剧”的配置和烧脑反转的情节,久未露面的刘昊然,也是我的观影动力。
在《白昼流星》里披上脏棉袄的昊然弟弟,终于又变回清爽干净的高能侦探。
不得不说,刘昊然这侦探演得越来越有节奏感。
这一点,早在《明侦》就已可见端倪。
刘昊然在《明侦》的表现,可以用一个词形容——
认真。
虽然大家身处案发现场,拆解复杂线索,把气氛搞得一度很紧张。
但说到底,它只是一场剧本杀游戏。
可是你看,刘昊然的表情、口气、语速,分明在告诉你:他入了戏。
“该不该认真玩综艺”,一直没有标准答案。
太较真了,会有人说你胜负欲太强。
太散漫了,会有人嫌你不尊重规则。
这个坑,他不是没有踩过——
第四季《逃出无名岛》那期,刘昊然起初以为自己是凶手,所以他一开始就撒谎,干扰他人思路。
后来在所有不利证据都指向他的时候,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是“平民”,于是立刻“自爆”。
线索的逻辑和嘉宾的思路,几乎被他全盘打乱。
而他在混乱之中,始终保持清醒。
面对撒侦探甩过来的层层质疑,他见招拆招,据理力争。
一个平民,瞬间carry全场。
还有第四季最后一期,这期是hard模式,全员设定失忆,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昊然作为侦探,想要成功找到凶手,难度非常大。
在其他人发言的时候,他认真的劲头又上来了——时不时将他们中途打断,说自己的想法。
甚至起身手舞足蹈地分析。
以上“咄咄逼人”的表现,让他不免被贴上“抢风头”的标签,受到了不少批评。
而在第五季的《明侦》,他明显有了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他的分寸感。
没有因为上一季受过的批评攻击,就做局外人,安静如鸡。
而是适当沉默、实际发言更精准。
不仅接连发现关键线索,破解了凶手的作案时间。
两次轮到他发言的场合,都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同时,他也控制了以往那股“争强好胜”的念头。
最后一轮投票,何老师和撒贝宁票数持平,由鬼鬼来决定谁是凶手。
刘昊然非常清楚,凶手是何老师无疑。
但哪怕撒贝宁让昊然劝劝鬼鬼,他也没有去干扰鬼鬼的决定,而是充分尊重她的选择。
最终鬼鬼判断错误,全队输掉。昊然也没有懊恼,反倒调皮地唱了首《凉凉》。
从抢尽风头的MVP,到值得信任的最佳队友。
一年过去,刘昊然找准了在综艺里玩游戏的节奏。
这种舒服的节奏,不止体现在他的综艺感。
还映照在他的演员生涯。
都知道,昊然弟弟的优势,是观众缘。
这东西很玄,有的明星拼死累活,就是无人买账;有的明星不费力气,就会自带好感。
拿他的出道作品《北京爱情故事》来说,陈思诚当年之所以选他,就是因为在面试的时候,大多数女生对他的印象最好。
这种观众缘,你可以说它和外形有关。
但,又不单纯只因脸孔。
它还包括声音、眼神、笑容,甚至体态、性格。多重维度搭建出的整体印象,最终呈现为他身上独有的亲和、邻家、阳光的清澈感。
靠脸博得观众缘的演员很多,如郑爽、李小璐刚出道的时候,也是全民宠着的对象。
但,随着神态气质的颠覆性改变,作品水准的一落千丈,后续怎么发展的,你们也看到了。
为何刘昊然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受欢迎?
在飘飘看来,他聪明地掌握了事业节奏,一边按照自己的方向往前走,一边懂得维持甚至扩大观众缘。
再多的观众缘,也会被烂剧一点一点透支干净。
所以,刘昊然接戏时,首先对剧本就有要求。
不仅故事扎实、制作专业,而且人设符合形象气质。
从余淮到秦风,从萧平旌到阿苏勒,角色底色几乎都是赤诚善良、鲜衣怒马的驰风少年。
他们会经历一些波折,但最终都会靠着信念和毅力,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这种和本人特质有共通之处的角色,首先诠释起来,不会出戏。
另外就是,哪怕作品有一定的瑕疵,但观众对刘昊然的表现,却少有批评。
先不要把成绩都归咎于“资源好”“运气爆棚”,毕竟带不动货的人,观众也不是没见过——
《破冰行动》的黄景瑜、《人民的名义》的陆毅,都是一番担当,最后却成了全剧的演技bug。
而刘昊然?
不能说他有多惊艳、多炸裂,但可以说他没有辜负这些资源。
因为在谨慎挑剧的同时,他更懂得在演技上发力。
毕竟自己唯一能决定的,就是努力。
有多大的舞台就有多大的掌声
但还有一句话
有多大的舞台就丢多大的脸
幸运是我们无法决定的
我们演员自己能决定的只有努力
在体力上,豁出去——
《北爱》拍摄期间,吊一天威压,胯部被磨伤。
拍《唐探2》时,那段中央车站的追逐戏份,他拍到呕吐。
《妖猫传》选角的时候,凯歌导演觉得他有点胖。他为了争取这个机会,狂减20斤。
这才有了瘦削修长的白龙。
在心理上,走进去——
为了理解白龙的角色,他看了大量西恩·潘的作品,体验他的叛逆和倔强。
《建军大业》开拍前,他请向部队出身的爸爸请教,老老实实地查资料、理关系,做人物小传。
几年下来,演技的蜕变,显而易见。
拿最近《我的我的祖国》的沃德乐来说。
看得出来,刘昊然在试图拓宽角色的广度和深度。
先外貌上,不再是意气风发的白净少年,成了不学无术的痞坏盲流。
性格上,也不再是善良的底色,而是多了一重转变:从一开始吊儿郎当、四处行窃,到后来幡然悔悟、洗心革面。
期间的心理转变,很考验演员的功底,好在刘昊然都兜住了。
做坏事的时候,一个眼神,便确认了自己的心思。
改过自新后,言语恳切,眼神真挚,差点把壮壮老师演哭。
凭借这个角色,他最近还入围了电影频道“最具突破男演员”。
当初的白鹤少年,已经不再满足于“不掉链子”,而是努力让自己成为“扛把子”。
从刘昊然的节奏感,似乎可以窥探出他张弛有度的人生哲学。
一方面,他从不“讨好观众”。
虽然粉丝大多数都是“女友粉”,但他不会凹男友人设。
每次在采访中聊到感情话题,他既不打太极敷衍,也不逼着自己“比心”。
而是以玩笑“回怼”。
对比“甜话不断”的吴磊,这简直不解风情。
而另一方面,昊然虽然“负心”,但他不会一意孤行,刻意和观众保持距离。
私下生活中,反而非常接地气。
拍杂志封面,就自己骑自行车去摄影棚(就是下面这辆)。
录节目,要安排在晚上。因为下午有马哲课,不能翘。
他似乎没有演员的焦虑情绪,不会把自己逼在一个紧绷而警惕的状态。
也不存在什么“偶像自觉”,没必要时刻维持自己得体、精致的形象。
他身上,只是简单舒服的松弛感。
松弛背后,其实是他对自我的清醒认知——
“做好人、演好戏”,这句话曾被他反复提及。
所以对外界的吹捧赞誉,他会保持冷静。
我这个年纪演技再好
能好成什么样
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演员这条路
就是你要一直在往前走的
而对于内心的理想,他也会保持敬畏。
愿意为了角色,让自己不那么幸福。
暑假的时候,传出他延毕的消息,不乏有人指责“学霸人设翻车”。
他本人和工作室都没有回应,反倒是粉丝帮着澄清。
第二天,学校声明,他申请了自主创业项目,在大三的时候就做了这个决定。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对于自己的目标,他清楚得跟明镜儿似的。
这份自醒,其实早就有迹可循。在他的自传《见风》里,有一句话:外面的节奏像是风一样吹着你,你别跟着风跑,虽然会跑很快,但容易摔倒;顶着风走,又很累;最好的状态,在风里站住,你走的每一步是你想走的。
身处纷繁嘈杂的娱乐圈,他懂得不被外界影响,稳稳地控制节奏,给自己建立强大的精神屏障。
心稳了,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