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轼但愿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苏轼但愿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年少的苏轼就已立下远大志向,要做一个为理想不惜以死相争的时代巨人。程氏夫人回答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范滂是东汉名士,学问气节深得乡里敬重,担任朝廷官员受命前往冀州视察灾情,“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范滂传》),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当时朝中宦官弄权,政风败坏,仁人志士共起抗争,于是发生了党锢之祸,范滂也被牵连其中,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必须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临危赴命,与母亲诀别,他说:“母亲,我对不起您。弟弟孝顺,足以供养您,我跟随父亲在九泉之下,存亡各得其所,希望母亲不要悲伤。”他母亲说:“一个人既想有美好的品德名声,又想有长寿富贵,怎么可以两全呢?我愿意你舍弃生命,实现自己的理想。”读到这里,程氏夫人不禁慨然长叹,母子俩都被这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深深感动,沉浸在一种无比庄严的情绪之中。一阵沉默过后,年仅十岁

“万里归来颜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优美的苏词,被今人改成“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依旧美得不像话。让我们看看苏轼是怎样成长为这样一位才华横溢、乐观豁达的达人吧。

苏轼但愿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1)

苏轼的家坐落在眉山县城纱縠行,是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书香之家。虽不十分富有,却也还殷实,勤谨自足地过着小康的生活。他曾有诗记述: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答任师中、家汉公》)

竹林、梨树、开满洁白荷花的小水池、清新整洁的蔬菜园,这些平常而美丽的景致,构成了苏家的外部环境,而屋里丰富的藏书,则使苏家显得并不平常。家学渊源,得天独厚,这是苏轼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苏轼但愿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2)

童年时代,父亲苏洵常常游学在外,因此,家庭教育的重任主要落在母亲程氏夫人的肩上。程氏夫人仁慈、果决,并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她非常注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常常挑选古往今来人事成败的关键问题进行讲述。年幼的苏轼反应敏捷,思维清晰,回答问题简明扼要,深得母亲喜爱。有一天,程夫人教儿子读《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是东汉名士,学问气节深得乡里敬重,担任朝廷官员受命前往冀州视察灾情,“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范滂传》),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当时朝中宦官弄权,政风败坏,仁人志士共起抗争,于是发生了党锢之祸,范滂也被牵连其中,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必须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临危赴命,与母亲诀别,他说:“母亲,我对不起您。弟弟孝顺,足以供养您,我跟随父亲在九泉之下,存亡各得其所,希望母亲不要悲伤。”

他母亲说:“一个人既想有美好的品德名声,又想有长寿富贵,怎么可以两全呢?我愿意你舍弃生命,实现自己的理想。”

苏轼但愿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3)

读到这里,程氏夫人不禁慨然长叹,母子俩都被这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深深感动,沉浸在一种无比庄严的情绪之中。一阵沉默过后,年仅十岁的苏轼站起身来,激动地说:“母亲,倘若我也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你会同意吗?”

程氏夫人回答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年少的苏轼就已立下远大志向,要做一个为理想不惜以死相争的时代巨人。

苏轼但愿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4)

程氏夫人天性善良,又信奉佛教,对世间一切有情生命皆心存爱惜。苏家庭院,竹柏丛生,杂花满树,许多鸟雀都来这里筑巢、栖息。程氏夫人严禁家人捕鸟取卵,天长日久,来苏家庭院安巢的鸟儿越来越多,而且都不怕人,有的甚至把窝筑到了低矮的枝丫上,小孩子可以俯身而视。苏轼兄弟和他们的小伙伴常常围在鸟窝边,看毛绒绒的小鸟,给它们喂食。这些情况,苏轼在《异鹊》诗中都有非常形象的记述: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是时乌与雀,巢鷇可俯拏。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程氏夫人从细小事情上入手,培养儿子的仁心慈念,对于苏轼一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我们跋山涉水穿越红尘,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饱经的风霜,历练的人事,都是生命里温柔的灌溉。

苏轼但愿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5)

九百余年来,苏轼为历代人民所热爱、所敬仰,不仅在于他给后世留下大量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更在于这些作品处处表现的博大、仁慈、热情、温厚的心灵世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