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是情商低的表现吗(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情商低的表现吗(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讨好型人格)老好人一般有一对善良的父母,他们从小生长在单纯、充满善意的环境下,对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极其不敏感。比如说,我们从小教导孩子,”孔融让梨“,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但是却没有理解,孔融其实只是把好东西留给值得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谦让的,在我们的教育里,缺失了一环,那就是,让梨的时候,要把梨让给谁。1.继承了父母的习惯一旦跟他人发生冲突,你的第一反应是自己错了。哪怕理性层面上你知道错在对方,也会在感性层面责备自己,比如约会的时候对方迟到,你可能也会下意识地认为,如果自己出门前提醒一下他就好了。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像大家讨论的那样,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而事实恰好相反,讨好型人格是过度关注自我的需求,并不择手段、没有原则地满足自身的需求。因为他们的第一需求是被别人认可、接纳或者喜爱。因此,他们会没有原则的,牺牲自己的时间、甚至是意愿来顺应他人的请求,只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这么做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习惯对别人好,就是讨好型人格吗?
很多人对讨好型人格有很大的误会。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讨好型人格?对照以下三种表现,如果两条以上符合,那你就要警惕了。
拒绝焦虑面对他人的请求,不敢轻易拒绝,哪怕是路边陌生人找你借钱这样的请求,拒绝他们之后,你也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感觉像是自己犯了什么大错一样。更别说是朋友找你帮忙这种情况了,即使你内心满满地不愿意,最后还是会答应。
评价焦虑特别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害怕得罪人,听到负面的反馈,即使你内心极度不认可,也会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为了避免这种评价焦虑,会习惯躲在角落里,甘愿当一个隐形人或者旁观者,尤其是陌生环境,不太希望别人关注自己。
过度自省一旦跟他人发生冲突,你的第一反应是自己错了。哪怕理性层面上你知道错在对方,也会在感性层面责备自己,比如约会的时候对方迟到,你可能也会下意识地认为,如果自己出门前提醒一下他就好了。
对讨好型人格的认识误区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像大家讨论的那样,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而事实恰好相反,讨好型人格是过度关注自我的需求,并不择手段、没有原则地满足自身的需求。因为他们的第一需求是被别人认可、接纳或者喜爱。
因此,他们会没有原则的,牺牲自己的时间、甚至是意愿来顺应他人的请求,只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这么做,是因为太渴望别人的认可了。而他们之所以如此渴望被接纳、被认可,也恰恰证实了内心的极度匮乏,极度不认可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1.继承了父母的习惯
老好人一般有一对善良的父母,他们从小生长在单纯、充满善意的环境下,对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极其不敏感。比如说,我们从小教导孩子,”孔融让梨“,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但是却没有理解,孔融其实只是把好东西留给值得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谦让的,在我们的教育里,缺失了一环,那就是,让梨的时候,要把梨让给谁。
2.内心的匮乏感
继承父母习惯地讨好型人格,其实算不上人格,他只能算是一种习惯。真正的讨好型人格,其实是一种”洋葱型人格“,因为这类人就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拨开之后才发现,原来他是没有内核的。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无条件积极关注,那么是很难形成强大健康的自我意识,而当你内心没有接纳自己的时候,就会不断的向外界寻求肯定、认可和接纳。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讨好型人格正是这样,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甚至是主观意愿,来换取别人的点赞、认可和接纳,来弥补自己内心的匮乏感。而这种匮乏感的大多数源头,是童年时期父母的冷漠,或者有条件的关注。
如何走出困境想要摆脱这种困扰,你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到底是习惯性的讨好,还是内心渴望他人的认可。
如果只是习惯层面的问题,我建议你学习一些拒绝别人的方法。大多数情境下,人们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自己懒惰地推向一个两难的选择困境,要么委屈自己答应别人的请求,要么拒绝别人忍受请情景变得尴尬。
但这个世界大多数的问题,并不是单选题,只要你开动脑筋,其实有更多选项。比如你不想帮同事做PPT的时候,可以推荐省钱又高效的外包服务。拒绝的时候,真实表达自己的困境和难处,再提出折中方案帮对方一起讨论其他解决方案,多试几次,你一定可以在委屈自己和得罪他之间,找到另一个出路的。
但是,如果你的讨好行为,源自渴望别人的认可。那么在上面的方法之上,你一定要认识到,内在的需求,很难向外求。更重要的是,你不给你内心的需求,和他人对你的请求,这两者之间画上等号。当你不再用牺牲自己,去换取别人的喜爱和认可时,再去帮助别人,你的内心会获得一种极大的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