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神奇父女恋爱的事情(一场神奇父女恋)
一场神奇父女恋爱的事情(一场神奇父女恋)第二年,杜牧工作变动,升任监察御史,成了朝廷大员。杜牧跟小未婚妻告别,恋恋不舍的他写了一首诗:以杜牧的身份,在湖州当然也是吃得开的,他由湖州市政府官员陪同,去女子家下了聘礼。谁知,人家女孩才12岁,还是一个小萝莉。这在当时,也是不符合结婚规定的。女孩母亲当然以孩子还小推辞了。但是杜牧坚决要求未来的丈母娘收下聘礼,丈母娘跟杜牧一般年纪,但早闻杜牧大名,内心里还是乐于把女儿嫁给他的,所以也就收下了。杜牧跟唐宋时期的文人一样,特别喜欢跟妓女在一起娱乐,夜生活极为精彩。我们现在的人,看到妓女两字,就一概理解为今天的概念,其实这里面是有区别的。古代文人跟妓女在一起,多为吟诗唱曲歌舞类娱乐,并非后世的纯粹卖肉。杜牧名气太大,牛僧孺又特别看重他,就劝说他少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但是杜牧不听劝,牛僧孺就派便衣秘密保护他,防止出意外,从中既可看到牛对杜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杜牧的工作比较清
晚唐诗人杜牧是个大才子,诗赋俱佳,他的七言绝句成就很高,在诗歌史上罕逢对手。他跟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那对“大李杜”。杜牧少有才名,十几岁就关心政治军事,研究《孙子兵法》,写出十三篇注解。小小年纪,就向朝廷献计,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在当时引起朝野普遍关注。
杜牧23岁那年,皇帝挂了,唐敬宗李湛上台,这小子只有16岁,但对于女人兴趣浓厚。皇宫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女人,所以每月上朝最多两三次。同样年轻的杜牧,虽然还未出仕,但因他是官宦之家,祖父做过宰相,父亲也是官员,所以对朝廷状况了如指掌,并因此而忧心忡忡。于是,他写了篇《阿房宫赋》,意在劝诫李湛不要如此骄奢淫逸。
这篇赋对李湛当然没起到任何作用,但杜牧的名头更响了。李湛呢,只当了两年皇帝,就被宦官咔嚓了。这以后,很多朝廷大员都推荐杜牧参加进士考试,26岁那年,杜牧进士及第,开始了他的官僚生涯。
杜牧31岁时,挂京衔监察御史里行,人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属下任职,牛对其特别器重。杜牧居住在扬州,那时候的扬州可是不得了的繁华,那是大都市,可不是现在的地级市可比的。越是繁华的地方,娱乐活动就越丰富。
杜牧跟唐宋时期的文人一样,特别喜欢跟妓女在一起娱乐,夜生活极为精彩。我们现在的人,看到妓女两字,就一概理解为今天的概念,其实这里面是有区别的。古代文人跟妓女在一起,多为吟诗唱曲歌舞类娱乐,并非后世的纯粹卖肉。
杜牧名气太大,牛僧孺又特别看重他,就劝说他少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但是杜牧不听劝,牛僧孺就派便衣秘密保护他,防止出意外,从中既可看到牛对杜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
杜牧的工作比较清闲,所以喜欢到处游览,不会仅仅在扬州耍。一次,他去湖州游玩,冷不丁就遭遇了艳遇。他在扬州天天有美女相陪,却没对一个女子真正动心动情。谁知,在湖州,他一见这个女子,三魂七魄就掉了一半,一颗心彻底沦陷,一见钟情!
以杜牧的身份,在湖州当然也是吃得开的,他由湖州市政府官员陪同,去女子家下了聘礼。谁知,人家女孩才12岁,还是一个小萝莉。这在当时,也是不符合结婚规定的。女孩母亲当然以孩子还小推辞了。但是杜牧坚决要求未来的丈母娘收下聘礼,丈母娘跟杜牧一般年纪,但早闻杜牧大名,内心里还是乐于把女儿嫁给他的,所以也就收下了。
第二年,杜牧工作变动,升任监察御史,成了朝廷大员。杜牧跟小未婚妻告别,恋恋不舍的他写了一首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什么意思?用一句现在的很文艺也很流行的话说,就是春风十里不如你,你太漂亮了!十三岁的你啊,姿态袅娜,轻盈如仙,一朵水嫩的蓓蕾,如二月的豆蔻花一般含苞待放。繁华的十里扬州路,无数的珠帘后面无数的美女,没一个能跟你相提并论,我的小仙女啊,你实在太美了!
但是,皇上的圣旨是不可违抗的,何况,杜牧胸怀大志,怎么能因为儿女情长而耽误大好前程呢。他还是去朝廷上任了,不过临行前,他对准丈母娘说:等我十年,我到湖州做太守,轰轰烈烈迎娶她。古代人讲究一诺千金,只是杜牧拿到湖州做太守来承诺,是一个错误,因为官是朝廷任命的,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官就做什么官的。
女孩的母亲答应了。虽然,我们从诗里看不到女孩的态度,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爱上自己的大才子,一定也是欢喜异常的。才子佳人,本来就是佳话。只是,这位佳人太小了点,需要耐心等待。
杜牧到朝廷后,官职一直都有升迁,但是后来出了状况。朝廷当时分为两派,一派以李德裕为首,一派以牛僧孺为首,历史上称为牛李党争。李德裕跟杜牧家是世交,上溯两代都关系特好。而牛僧孺跟杜牧私交甚好,从扬州那时候就开始了。所以两派都认为杜牧是对方那一派的,两面不讨好。杜牧被外放到池州做刺史。杜牧知道自己要外放,竭力要求去湖州,但是朝廷不答应,再一次错过了佳期。
直到跟准丈母娘约定的第十四年,在杜牧再三请求下,朝廷才任命他为湖州刺史,也就是太守。可是已经晚了四年。到湖州上任后,杜牧立马派人去准丈母娘家探听消息。得到消息的杜牧当场跌坐在地:他的小仙女在他离开扬州十年的那年,嫁人了。因为约定就是十年为期,这实在只能怪自己。
这也难怪,当年的小萝莉,现在已经27岁了,就是在十年约定那年,也已经23岁了,在当时绝对是大龄女青年了。此时的女子,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杜牧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情绪稳定后,写了一首后世被引用非常多的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叹花
是我来晚了,来晚了,春已尽,花已谢,我没资格埋怨花开太早,春花落尽。
狂风吹落了花瓣,花已不再红,春光已不再,绿叶繁茂,累累硕果满枝头。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杜牧一颗受伤的心,这颗心中有着无限的悔恨。
这首诗版本不同,文字有不小差距,所以这里把另外的版本也写在这里,供朋友们欣赏: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我真的恨啊恨,来的太迟了,到的太晚了。当年你还是鲜花未开的时节,如今风吹之下一片狼藉,鲜花不见,硕果满枝。
两个版本里最后一句是相同的,都是“绿叶成阴子满枝”,用双关语,指女子已经结婚生子了。杜牧在错的时间里遇到了对的人,无缘错过。这场父女恋,只留下两首诗,当人们评说这场父女恋时,竟然发现,这个杜牧深深眷念的女孩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不知道!
杜牧因为这个缘故,对女人失去了兴趣,心情郁闷,不到两年就病逝了。由杜牧的这段传奇父女恋,流传千古的这两首诗,笔者忽然就想到中唐著名女诗人杜秋娘的一首诗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写的直白如话,读来却在心中不断萦绕,反复撞击着心扉:切莫辜负大好时光,金缕衣的大富大贵,永远不能跟青春相提并论。花开时节该采便采,切莫等到春去花谢,那就只能折根无花的枝条了,天天看着后悔吧。
大胆,直率,形象,生动,短短四句诗,给人以反复吟唱,余音绕梁的效果。莫非,杜牧之前没有读过杜秋娘这首诗么,如果读过,不该以湖州太守为承诺,错过一场如花美眷好姻缘!
时光飞跃千古,后世为之一叹!
参考文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王西平,《杜牧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说明:本文为史上文人那点事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保留追究侵权的权利。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您的每一个点赞、每一次转发、每一条评论,都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最热情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