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总结(除夕的来历和传说)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总结(除夕的来历和传说)过了一段时间,万年看到从山崖上滴下来的水滴,他受到了启发。回家之后,万年就做出了一个五层的漏壶,用这个来计算时间。这样过了几年,万年发现大约每隔三百六十天,不同的季节就会重新开始一次。这一天,万年坐在树荫下休息。他看着地上的树影陷入了思考。原来,树影随着太阳的位置在慢慢移动着、变化着。这一自然现象启发了万年,在连续几天的忙碌之后,他制造出用测量日影的方法来计算时间的日晷。除夕节的另一个传说——和创建历法有关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到确切的年代啦,有这么一个勤奋聪慧的青年,名叫万年。在那个时候,节令相当混乱,这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万年就想:还是应该先制订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时令来才好,这样对大家的生产生活都有帮助。可是,到底该如何做呢?万年犯愁了。
和除夕有关的诗词,我们知道的不少,比如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那首《除夕》:“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这首诗感叹时序变化之快,勉励人们要珍惜光阴,即便是现在读来,仍然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内在力量。
那么关于除夕的民间故事,你了解得多吗?或者说你真的读懂这些民间故事了吗?
除夕节的第一个传说——为了庆祝杀“年”成功
在古时候除夕的这天晚上,大家都熬夜守岁,夜里不睡觉,自然少不了一些娱乐活动,人们就在娱乐声、歌舞声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个习俗现在还被保留着,在一些地方称为“熬年”。很多老辈子的人在讲到这一习俗的来历时,所说的故事内容都差不多。
除夕节的另一个传说——和创建历法有关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到确切的年代啦,有这么一个勤奋聪慧的青年,名叫万年。在那个时候,节令相当混乱,这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万年就想:还是应该先制订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时令来才好,这样对大家的生产生活都有帮助。
可是,到底该如何做呢?万年犯愁了。
这一天,万年坐在树荫下休息。他看着地上的树影陷入了思考。原来,树影随着太阳的位置在慢慢移动着、变化着。这一自然现象启发了万年,在连续几天的忙碌之后,他制造出用测量日影的方法来计算时间的日晷。
过了一段时间,万年看到从山崖上滴下来的水滴,他受到了启发。回家之后,万年就做出了一个五层的漏壶,用这个来计算时间。这样过了几年,万年发现大约每隔三百六十天,不同的季节就会重新开始一次。
万年带着自己制造的日晷和漏壶来到当时的国君祖乙那里,他向祖乙说明自己制造这些计时工具的缘由,还讲了一些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十分高兴,连连夸赞万年聪明能干。
一转眼,数十年过去了。这时的万年驼背弯腰,须发皆白,他把自己制订好的历法刻在石板上,然后恭恭敬敬地把石板摆放在祖乙面前。
万年在石板上刻着四时草木荣枯,一年中月亮圆缺十二次,日出日落计有三百六十余天。万年对祖乙说:“现在十二个月份都要过完了,新的一年又要到来,请国君给定个节日吧,也可以告诉黎民百姓,让大家在这一天好好休息,休息之后就要开始新一年的忙碌了。”
祖乙想了想,就说:“明天一到,就象征着春季重回大地,万象更新。那么就定为春节吧,春天就是一年的开头首,所以春节的前一天也很重要,因为大家总要准备准备庆贺节日啊。”所以,春节的前一天被定为“除夕”,虽然当时没有春节那么隆重,可大家却在操劳一天之后,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围聚在一起,共同守岁熬夜,等待新一轮春天的到来。
除夕,就是除掉“夕”兽
在上古时代,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来一只叫“夕”的怪物,它长着一颗巨大的野猪头,血盆大口一张开就能活活地吞下一只小羊羔。这家伙尤其喜欢吃童男童女,如果哪家有童男童女,它就必定要吃掉。
一般的老百姓不是它的对手,为了活命人们只能不断搬家,可无论人们怎么逃跑、怎么躲避,也能逃过“夕” 的魔爪。
在昆仑山有个叫七郎的猎人,他不仅箭术超群,而且天生力大无穷。七郎养着一条猎犬,这条猎犬平时温顺可爱,但遇到敌人则变得十分勇猛。
七郎听说有只怪兽专门吃人,于是就动了除掉怪兽的念头。可是好几天过去了,七郎仍然一无所得。后来有位老人告诉七郎,那怪物白天躲在山洞里睡大觉,只有太阳落山之后才出来呢,但是半夜后又会跑掉,它没有固定的住所,大家也不知道它从哪里窜出来。
转眼间,这一年就快过去了。七郎心想,马上要到腊月了,如果再不杀掉怪物,会有更多人遭殃。七郎走啊走啊,他来到一个小村子,因为天色太晚,所以好客的乡亲们就留七郎在这里住下。
当天太阳刚刚下山,七郎就听有人大声叫喊:“救命啊,怪物来了!”然后就听到“咚咚咚”的敲鼓声。七郎带着猎犬出来和那怪物展开了厮杀。
也不知是七郎天生神力、勇猛无敌,还是这个怪物饿着肚子、没有力气,反正打不过三个回合,“夕”就败下阵来。它见自己打不过七郎,就想逃跑,可是七郎家的猎狗就是死死地咬着它不放。七郎趁机拉开弓箭,只需三支箭就把“夕”给除掉了。
这天正是腊月的最后一天,为了纪念七郎这个大英雄,人们就把腊月的最后一天唤作“除夕”。在这天晚上,大家都要放花炮、敲锣鼓,到处都是一派热闹,以此表示驱除邪物、迎来吉祥。
除夕的风俗也有好玩儿的传说
古时候有个叫韩文玉的读书人,为人正直善良,不过命运十分坎坷。他小时候没了爹娘,长大后过着穷苦的生活。
有一年除夕,人们都乐乐呵呵地准备过年守岁,可韩家却为一顿晚饭而发愁。家里没有肉,只有一些青菜和一些杂粮。韩文玉只能用这些给孩子们做一顿晚饭。
因为家中没有那么多木柴,所以韩文玉就用一捆辣椒杆点火做饭。过了一会儿,饭菜算是做好了,可不能不做汤啊。可巧辣椒杆已经烧光了,韩文玉就把前几天上山砍柴时挖来的大树头给当木柴烧了。
可是韩文玉不知道,刚才他烧辣椒杆时,那烟太呛人,把凶神都给呛跑了。所以,凶神想给人间降下灾祸的目的没得逞。
之后,韩文玉又用沉香树的树头烧火,那香味弥漫,一直传到天宫。玉帝很是喜欢,就让福星给韩家带去吉祥。
果然,韩文玉在这年突然就发迹起来。只是他经过仙人点拨之后才知道,原来除夕夜里焚烧辣椒杆可以驱逐凶神,避免灾祸,而焚香则可以使善神降福人间,带来喜悦祥和。
在一些地方,每到除夕夜守岁时,必定要在亥时烧上一阵子辣椒杆,然后又燃香礼敬天地鬼神,认为这样就可以避开灾祸、得到幸福。
n民俗学家给你说除夕
从古时候起,除夕就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什么“岁尽”、“暮岁”、“岁除”等等,除夕发生在腊月的最后一日,真是辞旧迎新的一个起点。正因如此,人们才在除夕这天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驱邪避凶、迎接吉祥的目的。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得详细,到了除夕这天,“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看看这些南宋时期的除夕风俗,与我们现在的很是相似,可见我们的传统节日习俗是经过长期发展而积淀下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些研究民俗的专家认为,除夕起源自上古时期的一种“逐除”仪式。人们要逐除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制造各种疾病和不幸的“元凶”了。上古时期,先民们还没有认识到疾病是如何形成的,也不能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复杂性。只要人们生了病,或者遇到什么自然灾害,上古先民们都会认为这是某种邪恶力量再作怪,所以要举行一些活动,逐除这些害人的邪物。
至今在很多地方,我们也不难见到除夕那天举行祭祀活动的场面。在祭祀活动现场,你会发现有人擂鼓,有人戴着面具、口中念念有词。其实这便是古时候人们驱逐鬼怪以及疫病、邪秽的习俗绵延流传下来的结果。
在除夕这天,即便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再怎么有差异,但也能见到某些共同习俗,比如人们要沐浴、理发、更衣,在除夕之前要给家里做大扫除,还要祭祀祖先等等。这些相同的风俗习惯正表明即便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但人们对于除夕的风俗意义有共通的理解,那便是驱逐邪恶、增添吉祥。在《论语•乡党》中有段颇为有趣的记载,说孔子“朝服立于阼阶”,万分恭敬地参加逐驱疫病、鬼怪的仪式。
不论过去一年如何悲惨、如何不幸,除夕之后就是个新的开始,过去的已经过去,新的道路在眼前铺开。所以,除夕这天的驱邪仪式还有招福纳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