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而彼时身为B角的年轻青衣“春来”则是一身粉缎,面孔稚嫩却又聪慧执着,这种青春之美即使是从没看过京剧的“门外汉”也能get到。两场演出,演员高标准呈现。舞台上角色们的一颦一笑一板一眼,婉约自然。李奕洁饰演的“筱燕秋”刚出场时一句“筱燕秋在此!”,不拐弯不抹角,一袭淡雅蓝白,英姿煞爽。剧中几段饰演嫦娥的身段,风流灵动,唱做细腻,一招一式,典雅风度。《青衣》让观众看到这个时代的京剧表情和审美表达,特别是受到了诸多高校年轻观众的关注和追捧。上演近30场,舞台艺术表演上更是精益求精,得到广泛好评与认可。青衣归“宿”,“筱燕秋在此”江苏大剧院原创京剧现代戏《青衣》上一次来到宿迁是2017年5月,此番归“宿”,让“青衣”的故事延续。

伴随着“再难回田野小径,再难听泉水淙淙……”的低吟浅唱,两小时的演出定格在京剧《青衣》的风韵中。一袭青衣,染就几代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江苏大剧院原创京剧现代戏《青衣》在沭阳的演出落幕,赢得满堂喝彩。

10月20-21日,江苏大剧院原创京剧现代戏《青衣》来到宿迁沭阳,作为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舞台剧目与观众们分享青衣之美。两场演出开始前,沭阳县文化艺术中心外都排起了队伍,很多观众慕名前来一睹毕飞宇原著中“筱燕秋”的芳容。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1)

四年以来,每到一处都反响热烈

据悉,该剧由江苏省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并与江苏大剧院艺术基金会联合制作、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联合演出。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小说《青衣》,也是江苏大剧院出品的首部原创京剧。被誉为“戏剧灵魂师”的导演张曼君和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奕洁等一线大师名家倾情加盟。自2016年首演,便被《人民日报》评为2016年度全国五部推荐戏剧之一。四年以来,京剧现代戏《青衣》走过了全国多个城市,每到一地反响热烈,更显京剧现代戏探索的价值所在。

《青衣》让观众看到这个时代的京剧表情和审美表达,特别是受到了诸多高校年轻观众的关注和追捧。上演近30场,舞台艺术表演上更是精益求精,得到广泛好评与认可。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2)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3)

青衣归“宿”,“筱燕秋在此”

江苏大剧院原创京剧现代戏《青衣》上一次来到宿迁是2017年5月,此番归“宿”,让“青衣”的故事延续。

两场演出,演员高标准呈现。舞台上角色们的一颦一笑一板一眼,婉约自然。李奕洁饰演的“筱燕秋”刚出场时一句“筱燕秋在此!”,不拐弯不抹角,一袭淡雅蓝白,英姿煞爽。剧中几段饰演嫦娥的身段,风流灵动,唱做细腻,一招一式,典雅风度。

而彼时身为B角的年轻青衣“春来”则是一身粉缎,面孔稚嫩却又聪慧执着,这种青春之美即使是从没看过京剧的“门外汉”也能get到。

剧中对两代青衣充满怜惜与期待的“乔团长”,由国家一级演员黄炳强老师扮演,其嗓音清亮甘醇,演唱富于韵味,身段规范洒脱,唱段常引观众喝彩!甚至连似在剧中,又飘在剧外的京剧团丑行“夏明”,在表演和台词上也令人印象深刻。

这部戏塑造了一个“戏痴”筱燕秋的艺术形象,短短 120 分钟就将月宫中凌云而舞的嫦娥、舞台上光彩照人的青衣和大地上平凡琐碎生活的筱燕秋形象以戏曲表演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淋漓尽致。

对于听惯了淮海戏、淮红戏、泗洲戏等地方戏种的宿迁市民来说,这个时候京剧《青衣》的唱腔和独有的唱词并不是一种理解的阻碍,而是传达情绪最好的媒介。台下时不时响起的掌声与叫好声,也宣告着本地戏迷观众们的认可。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4)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5)

观众赞“演员业务过硬,唱做俱佳”

听大戏听大戏,京剧现代戏,唱可是一点都马虎不得。包括领衔主演李奕洁,黄炳强、陈俊杰、张婷等在内的名角们,除了颜值高,业务能力也是毋庸置疑得过硬。

“筱燕秋她是一个京剧演员,但常常分不清戏里戏外,有时清醒,有时模糊。”李奕洁自9岁学戏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历和生活感受,她觉得自己与剧中的筱燕秋有共鸣:“青衣是我的职业,筱燕秋的努力和挣扎、放弃与割舍,我有共鸣。”

“筱燕秋丈夫”面瓜的扮演者,是著名裘派花脸,裘派第三代传人、国家一级演员陈俊杰。为了将“面瓜”这位戏痴的丈夫演好,陈俊杰反复琢磨剧本,揣摩人物性格:“我每次排戏回去都会哭,导演排的时候也是将人物剖析出来让你去理解。故事内容特别感人,导演的手段也极高,把我们演员情绪调动起来,完全是通过京剧手段展示一个人的内心。”

同样,扮演“春来”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青年名家张婷,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对于传统京剧科班出身的青年演员来说,将《青衣》这部现代题材作品作为对自身的一个挑战。

剧中筱燕秋与春来及理想中的嫦娥在台上几度交汇,通过演员的呈现,配合舞台与灯光设计,将“筱燕秋”对于艺术的痴迷与执着,亦幻亦真、如梦如痴的深深浸入观众心坎。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6)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7)

“不失京剧本色,又折射当代生活影像”

京剧《青衣》再一次打动了宿迁的观众,大家交口称赞,对江苏大剧院这部原创自制剧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宿迁人,今晚演出特地携全家来到现场。他认为京剧也非常动人:“作为一个宿迁人,我们平时听的都是很多地方戏曲,没想到作为京剧的《青衣》给人的感受也是这么强烈。这部戏融会贯通京剧元素,女主的形象在舞台上升华,令人着迷,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京剧现代戏的魅力。”

还有观众表示,毕飞宇老师写的《青衣》早年就拜读过,包括电视剧版本也看过。这次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现场看到京剧版本的青衣。在现代京剧的表现上不断磨合,既不失京剧的本色,又能折射出当代生活的影像。舞美简约不失美感,留白处写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又使人思考,配得上是一出好戏!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8)

戏曲青衣造型写真(青衣归宿)(9)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1日上演的《青衣》是该剧完成的第三十场演出,意义非凡,“三十而立”,常演常新。

据了解,在结束了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后,江苏大剧院原创京剧现代戏《青衣》还将回到江苏南京,在其诞生地江苏大剧院进行系列展演,传递“青衣”之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摄影:屠景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