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工程职业学院综评方式(新形势新担当新作为)
济南工程职业学院综评方式(新形势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契机,健全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遵循‘服务需求、融合发展、重点建设、全面带动’的原则,发挥学校‘工程’专业特色,深度对接山东省‘十大产业’和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按照国家、省、校三个层次分级建设11个专业群,以群建院,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济南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慧青信心十足。目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产业,紧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及济南市重点产业,以群建院的格局出具规模,做强做大,凝聚合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原来是按照专业发展,现在是按照专业群来发展。岗位的需求越来越复合化、多样化。比如,会计专业,以往这个专业的就是需要会算账、会做账即可。现在不行了,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零售、共享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对财务从业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财务会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五十七年来,始终秉持“做有灵魂的工程教育”的办学定位,不断夯实办学基础,壮大办学规模,抢抓发展机遇,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闯出了一条高职教育的新路径,镌写出优质高职院校办学新篇章。
新形势:补缺口,以群建院
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往往因单纯掌握单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在求职时屡遭碰壁。“一专多能”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复合型人才、交叉学科、跨专业”这三个名词成为了高职院校圈内的热词儿。如何找到这三方面有机结合的途径,如何弥补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缺口,如何让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实现新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成为了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突破口。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以群建院,催生专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高技能人才供给的基础平台,倘若没有高质量的专业群作为技术技能支撑,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学生的进步空间也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夯实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原来是按照专业发展,现在是按照专业群来发展。岗位的需求越来越复合化、多样化。比如,会计专业,以往这个专业的就是需要会算账、会做账即可。现在不行了,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零售、共享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对财务从业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财务会计转型管理会计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融合。我们学校建立专业群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产业链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广传对于学校专业群的建设,以岗位职能转变的实例加以说明。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建设方面也深知“抱团取暖”的必要性,专业群建设同样如此。教学资源共享、学科之间技术相互支撑、教学成果互通有无,这样交叉共享的模式,让学校的发展呈现旺盛的生命力。
“资源成本共享,建院资本下降。我们也将原本40个专业扩展到44个专业,目前,只有两个专业没有建群发展。专业群建院,教师便于管理,学生便于学习,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比如,财经商贸大类专业是我们的传统强势专业,但是以往专业比较分散,专业内容繁多,管理不便,现在我们成立了财经专业群、商贸专业群,以群为单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每个专业的师资更加雄厚,力量更强。”
目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产业,紧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及济南市重点产业,以群建院的格局出具规模,做强做大,凝聚合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契机,健全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遵循‘服务需求、融合发展、重点建设、全面带动’的原则,发挥学校‘工程’专业特色,深度对接山东省‘十大产业’和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按照国家、省、校三个层次分级建设11个专业群,以群建院,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济南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慧青信心十足。
新担当:育人才,破茧化蝶
“老师,我们成功了,我们入职了!”“老师,我在北京挺好的。”“谢谢老师,感谢学校。”“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孩子真的不错,达到了我们预期。他们已经成为了我们北京发那科机电公司的新员工”......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处长潘辰的电话里传来了三名2018级毕业生和招聘企业领导的声音,让学校的老师在意外之余甚是欣慰。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是国内数据工程领域的头部企业,以其雄厚的技术底蕴,在业内享有盛誉,成为众多数控专业毕业生求职的热门。
“我们企业招收毕业生要求是比较高的,很多都是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在高职院校招聘还是头一次。但是三名同学的职业素养与本科学生相比不分伯仲,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还要略高一筹,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得到了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秦楠为三名毕业生竖起了大拇指。
郑旭亮是三名毕业生之一,在校期间荣获国家竞赛一等奖,为他能够成功应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学校的培养,他这样说,“自己是高职的学生,在很多人眼里我们不如别人。在学校里,老师对我们不抛弃不放弃,鼓励我们掌握扎实的技术、提高综合素养,在学业上补齐短板,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在国家大赛上我们取得了第一名,证明了我们的实力。现在我在工作单位,也一定会将好好发展,为学弟学妹做一个好的榜样。”
学生的成功,也彰显出学校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在人才培养中结出的硕果。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校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融入职业技能大赛和行业认知标准,将“课岗赛证”内容深度融合在教学之中,为学生打造现代理念的培养模式。
“课岗赛证”教学模式,要求结合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竞赛要求,使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学生在应聘、保持与发展能力方面的成长更为关切,如何打破根深蒂固的教学传统观念、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全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我们在深化‘课岗赛证’融会贯通中反复探寻问题的答案。”济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徐运国说到。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切从实际出发,课程安排理论 实践,将实际岗位内容与教学相契合,实现学生出校与岗位无缝连接;以赛代练,高标准,严要求,将自己的标准成为业界的标杆,培养学生自信心;证书是成果,以获得证书来验证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有目标,能力有提升,就业有着落。
“‘校赛年年有、省赛积极备、国赛勇争牌’三级大赛常态化运行机制。如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对接“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国赛项目,将大赛评价标准转化为课程评价标准,有效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标。如此一来,学校就能将职业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起点、高标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韩玉铭说到。
新作为:铸新师,再创辉煌
工业互联网,从疫情爆发至今,成为了热门话题。当“工业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学校的老师在业内率先抢抓机遇,在校内组建工业互联网相关课程,老师们走出去,学进去,取经回来。
“我们与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协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我们要走在前面,为我们的学生铺好路。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南方先进地区高校学习,我们从基础学起,一点的一点的掌握,一个专业一个专业攻克。当时就和学生一样,挑灯夜读,没有一点懈怠,每晚都是到凌晨,第二天接着学。”说起学习的经历,老师们感慨良多。
“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传、帮、带”的传统,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一支水平过硬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典范”、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地方应用技术积累与转化的‘中心’、引领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长军字字铿锵,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