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这场"辫子风波"为七斤一家带来的不仅是"杀头"的危险,还有"人情"的考验。在这个封闭落后的小村庄里,七斤是整个村庄里最熟悉外面的世界的人,七斤对革命的无知也正反映了村民们对革命更加一无所知。他们对眼前利益的关注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先进思想的教育,他们的思想仍旧是保守的、封建的、落后的。辫子一开始被剪掉时,七斤嫂知道不犯法才会往好处安慰自己,当剪掉辫子成了犯法的事后,七斤嫂担忧不已。七斤、七斤嫂还有村子里其他被剪掉辫子的家庭,他们没有坚定的思想,面对外面世界的大变革,他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眼前利益,这也是他们狭隘意识的表现。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此时,辛亥革命已经结束五年了,然而在偏僻的农村,人们心中仍旧认为"皇帝"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甚至于认为"皇帝"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所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而他的《呐喊》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集,《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该文集共14篇小说,其中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药》、《故乡》、《社戏》等已被收录到语文教材中,如孔乙己和阿Q这般人物成了我们无法忘记的经典文学形象。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1)

《风波》也被收入在《呐喊》中。小说以1917年封建军阀张勋拥立溥仪复辟为背景,描述了一个信息闭塞的江南小镇中的一个封闭的农村因为一条"辫子"而产生的一场风波。这场风波持续不过十余天,却将封建统治下的农村人民"沉睡"的一面进行了生动写实地表现。

大变革下的小村庄,人们心中的"变"与"不变"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灭亡。"削发垂辫"也理应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消失,然而《风波》中的七斤却是在进城时被迫剪了辫子,赵七爷却是直到1917年仍旧留着辫子。当溥仪复辟的消息传入了这个小村庄,没辫子的七斤坐立难安,有辫子的赵七爷洋洋得意。"辫子"在鲁迅笔下、在这些村民心里已经成了封建政权的化身。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2)

  • 1、变的只是"谁是皇帝",不变的是"皇帝"

七斤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此时,辛亥革命已经结束五年了,然而在偏僻的农村,人们心中仍旧认为"皇帝"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甚至于认为"皇帝"的存在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好处。七斤嫂并不知道这个"皇帝"还是不是清朝的皇帝,她也并不在乎这个皇帝是谁,她只知道这天下得有个"皇帝"。七斤嫂的这种意识恰恰说明了封建统治下的人民被奴役而不知,已经愚昧到麻木的地步,也证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 2、变的是"外面的世界",不变的是"维护眼前利益"

七斤之所以被剪掉辫子,是城里的"造反派"逼着他剪掉,如果他当时不剪就会得罪"造反派"。七斤现在后悔被剪掉辫子,是因为现在的"皇帝"要辫子,没有辫子他就要丢掉性命。辫子的存在与否对他而言仅仅代表着是否会给他带来好处,他既不懂得辫子被剪掉对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也不懂得辫子的继续存在对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3)

在这个封闭落后的小村庄里,七斤是整个村庄里最熟悉外面的世界的人,七斤对革命的无知也正反映了村民们对革命更加一无所知。他们对眼前利益的关注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先进思想的教育,他们的思想仍旧是保守的、封建的、落后的。辫子一开始被剪掉时,七斤嫂知道不犯法才会往好处安慰自己,当剪掉辫子成了犯法的事后,七斤嫂担忧不已。七斤、七斤嫂还有村子里其他被剪掉辫子的家庭,他们没有坚定的思想,面对外面世界的大变革,他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眼前利益,这也是他们狭隘意识的表现。

"封闭"的人心,处处散发着冷漠与自私

这场"辫子风波"为七斤一家带来的不仅是"杀头"的危险,还有"人情"的考验。

当"皇帝要辫子",而七斤没有辫子的消息在村子里传开后,曾经被七斤骂过一句"贱胎"的赵七爷得意洋洋地换上了他的竹布长衫来故意刺激七斤。在此之前,七斤在村子里属于"见多识广、消息灵通"的人物,赵七爷是"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二人在这村子里也是"有头有脸"。这次七斤要遭难,赵七爷抓准时机过来报复,其斤斤计较的行径与其名声截然相反。

冷漠的不只有赵七爷,还有围观的村民。这些村民曾经从七斤嘴里听说了很多外面发生的事,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然而,当他们确定七斤触犯了皇法以后,心里想的是七斤说起城中事的骄傲模样,再一想到七斤要遭难,他们心中反而很畅快。此后,原先和七斤一家亲近的人渐渐也就疏远了许多。被村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七斤一家也不是全然无辜。七斤嫂为了替自己辩解,她对八一嫂出言恶毒,在她身上根本看不到一般农村妇女的善良、淳朴、忠厚的品质。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4)

这个小村庄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些村民也不同于沈从文笔下充满"爱与美"的湘西村民。这个村子封闭的环境也封闭了他们的心,他们一个个变得麻木自私,读者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温情,只有冷漠。这也是鲁迅对沉睡的国民思想的批判表现,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无法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经他挖掘之后,我们能够看到的也就往往是批判的。

小村庄里的各色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封建烙印

这场"辫子风波"不是发生在繁华的都市,而是江南一个封闭落后的小村庄里。从北京到这个小村庄,滞后的不仅是消息,还有思想。《风波》里一共有六个主要出场人物,除了狭隘、麻木的七斤和七斤嫂,鲁迅也为另外四个人物安排了属于自己的象征意义。

  • 1、盘在头上的辫子——赵七爷

赵七爷的辫子从未剪过。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就把辫子盘在头上;听说溥仪复辟后,赵七爷又把辫子放了下来;当溥仪复辟失败后,赵七爷又默默把辫子盘了起来。可以说,"辫子"是赵七爷"封建遗老"的象征,也是他心中"皇帝"的象征。这样的赵七爷与七斤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不同。他们同样是认为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可七斤嫂并不在乎这个皇帝是不是清朝的皇帝,赵七爷却坚信这天下是清朝皇帝的天下,这也是赵七爷身上封建思想给他留下的难以消除的烙印。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5)

  • 2、"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

"一代不如一代"是九斤老太的口头禅,这实际上反映了她看不惯新生事物,仍旧留恋过去的守旧心理。九斤老太活了七十九年,她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封建王朝下度过的,当她发现自己儿子的辫子被剪后,在她狭隘的意识里,这是又有人在"造反"。男人有"辫子"在九斤老太的心里就像妇女要裹小脚一样理所应当,倘若男人没了辫子,女人不裹小脚了,那这社会不是在进步,而是天下大乱了。

  • 3、寡妇的名声——八一嫂

八一嫂是《风波》中心肠最好的人,也是全文中最公正、理智的人。但是,当七斤嫂对她恶言相向,甚至骂她是偷汉子的小寡妇后,八一嫂也终于发怒了。在这样一个封建、落后、保守的小村庄里,骂寡妇偷汉子等同于将八一嫂推向风口浪尖。八一嫂的出场不仅衬托出了七斤嫂的粗俗刻薄,还能让读者看到寡妇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存的艰难,寡妇的身份非但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情与帮助,反而成为受别人欺负的一个要命的把柄。

  • 4、"裹小脚"陋习的延续——孙女六斤

辛亥革命完成了,但是农村里的人并不真正明白发生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他们的生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切如旧。这场"辫子风波"也在过了十余天后结束了,七斤一家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女儿六斤到了年纪仍旧像之前的女性一样裹小脚。无论是那场革命还是这场风波,对农村都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6)

结语

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小村庄不计其数,而这个村庄里的每一个人,如胆小落后的七斤、粗俗泼辣的七斤嫂、年迈守旧的九斤老太、善良无助的八一嫂、浅薄自私的赵七爷、幼小活泼的六斤等,他们也象征着许许多多农村里的尚未觉醒的男人和女人。如果他们的思想仍旧不改变,那么他们的后代也就会如同六斤一般继续愚昧地活着。

鲁迅剪辫子的经历(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7)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

《风波》中的村民尽管已经经历了辛亥革命,可是他们思想仍旧是封建的、保守的和落后的。这种思想使得他们仍旧愚昧、麻木与自私地生活着,他们的心也仍旧沉睡着。鲁迅看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由衷地期盼着更为深刻的革命,他把《风波》收入《呐喊》当中,也是想要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沉睡的国民的思想。

我是春耕夏耘,书山有径,栽字种文,秋收冬藏。

列夫·托尔斯泰的悲悯:《舞会之后》,本质不同的人注定分道扬镳从《老张的哲学》看老舍如何表现与批判"市民社会"

契诃夫:无处诉说的《苦恼》,源于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隔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