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才心动一次(第一次总是不容易)
好不容易才心动一次(第一次总是不容易)其后影响较大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总局,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次年,这家企业不仅能够批量生产普通枪械、子弹和开花炮,而且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试制成一艘小火轮。这家军工企业就是安庆内军械所,始建于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湘军收复了被太平军占据9年之久的重镇安庆后,曾国藩在此组织筹建,迈出了兴办洋务的第一步。这家军工企业的建立,最大特点就是全程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没有雇佣洋人。用现在的话讲,这是完全的民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当时创立的时候,完全是一片空白,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曾国藩想方设法招揽专业人才,给他们的薪水比自己的还高。
第一批留美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合影
曾国藩有很多第一次吧,至少有两件事开创了历史,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是建起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工企业。
二是促成了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
这家军工企业就是安庆内军械所,始建于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湘军收复了被太平军占据9年之久的重镇安庆后,曾国藩在此组织筹建,迈出了兴办洋务的第一步。
这家军工企业的建立,最大特点就是全程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没有雇佣洋人。用现在的话讲,这是完全的民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当时创立的时候,完全是一片空白,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曾国藩想方设法招揽专业人才,给他们的薪水比自己的还高。
到次年,这家企业不仅能够批量生产普通枪械、子弹和开花炮,而且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试制成一艘小火轮。
其后影响较大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总局,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近代中国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是在同治十一年七月,即1872年,30名赴美留学儿童从上海起航。
曾国藩曾说要亲自登船为他们送行,可他失约了,他于当年二月去世了。李鸿章继续促成了这件事。
曾国藩为此五次向清廷上奏,这在现在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当年却面临着人才选择、资金筹集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面临顽固派的强烈质疑与反对。思想解放从来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
曾国藩他们不但详细阐述了派送留学生的必要性,连具体的方案都拟好了,终于打动了清廷。
凡事第一次都不容易。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英雄,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也是英雄。要知道当时人们把西红柿称作“狼桃”,以为有剧毒,那位法国画家冒险尝了一个,就躺到床上等死呢。
不用说这些大事,就想想我们自己,第一次走路,摔了多少跟头;第一次参加工作,付出了多少心血;第一次谈恋爱,怀着多少忐忑。
而曾国藩这两个第一次,不仅仅是个人的创举,更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国人一向是不大喜欢创新的,推崇的是“温良恭俭让”。《老子道德经》就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中国古代的改革者,大概是没有好下场的。商鞅变法,车裂而终,王安石变法,郁郁而亡,张居正变法,死后抄家。曾国藩也因为改革军制,差点被正规军打死。
不管在哪个方面,敢迈出第一步的人,不管是否取得最后的成功,都是英雄。
现在,举国上下提倡创新是第一动力,搞创新不必冒生命危险了,反而能得到支持和鼓励。我们应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一定非要搞出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么大的改革,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试着迈出新的步伐。
试想一下,我们的工作有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能不能做些小的变革,提高点成效。哪怕每年有一点小进步,积跬步以成千里,十年后或许也能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呢。
我们的生活,也可以搞点小创新。就像现在在新媒体上搞创作,也能多一份新期待、新欢喜。人生的长度或许在天,但人生的广度在我。经常探索一些新领域,能让人生变得更宽阔。
第一次或许难,可第二次、第三次就走顺了。当然,前提是别走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