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攀登图示(珠穆朗玛峰攀登装备之变迁)
珠穆朗玛峰攀登图示(珠穆朗玛峰攀登装备之变迁)1921年,从绒布山谷远眺珠穆朗玛峰。© George Mallory 唯一的例外是1922年乔治·芬奇带着一件特制的衣服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明白登山服必须轻盈而暖和,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穿着。于是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夹克和裤子,用降落伞丝布和鹅绒制成——这是现代登山服的原型。其他登山者一开始都嘲笑他,直到他们看到他在西藏高原面对风暴时是多么的平静,温暖又舒适。相比之下,在20世纪上半叶,人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对高海拔攀登的特殊需求。没有人讨论过“死亡地带”,也没有人计算过在海拔8600米的理想卡路里摄入量或液体摄入量。事实上,攀登喜马拉雅山远比攀登阿尔卑斯山更为费力,但欧洲攀登者一直低估世界最高峰的挑战。当乔治·马洛里在1921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真的认为他第一次尝试就有机会登上顶峰。1921年珠穆朗玛峰探险。©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在服装
注:《珠穆朗玛1922》(Everest1922)一书的作者米克·康尼弗雷(Mick Conefrey)将今天在珠穆朗玛峰上使用的装备与历史上探险中使用的笨重而原始的装备进行了比较。
1924年,初出茅舍的登山运动员桑迪·欧文接受了参加第二次英国珠峰探险的邀请,他收到了一份四页长的装备清单。其中要求的物品包括防风灯笼裤套装、经常穿着的马鞍装、一把步枪和类似安全帽的遮阳头盔。很明显,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这些装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第一次珠穆朗玛峰探险所携带的装备揭示了人们对攀登世界最高峰的态度的改变吗?
1922年珠穆朗玛峰探险队在大吉岭。©作者未知
在欧文的例子中,尽管一份四页的清单比1921年和1922年提供给登山者的任何一份清单都要全面得多,当时的登山队建议带上“大规模的普通阿尔卑斯登山装备”,但与现代的装备清单相比,这份清单还是显得微不足道。新西兰的探险顾问公司(Adventure Consultants)是商业登山线路上的大公司之一,该公司有一份长达18页的珠峰装备清单。登山运动和其他许多现代运动一样,现在已经变成了技术密集型运动,新的装备和设备不断在出现。
相比之下,在20世纪上半叶,人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对高海拔攀登的特殊需求。没有人讨论过“死亡地带”,也没有人计算过在海拔8600米的理想卡路里摄入量或液体摄入量。事实上,攀登喜马拉雅山远比攀登阿尔卑斯山更为费力,但欧洲攀登者一直低估世界最高峰的挑战。当乔治·马洛里在1921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真的认为他第一次尝试就有机会登上顶峰。
1921年珠穆朗玛峰探险。©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在服装方面,20世纪20年代的基本做法是穿与阿尔卑斯山远足或苏格兰射猎之旅相同的衣服:多层的粗花呢、棉质和丝绸,外加防风外套。剧作家乔治·萧伯纳看到一张珠峰勘测探险队的照片时,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们看起来就像在“暴风雪中的康尼马拉野餐”。
唯一的例外是1922年乔治·芬奇带着一件特制的衣服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明白登山服必须轻盈而暖和,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穿着。于是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夹克和裤子,用降落伞丝布和鹅绒制成——这是现代登山服的原型。其他登山者一开始都嘲笑他,直到他们看到他在西藏高原面对风暴时是多么的平静,温暖又舒适。
1921年,从绒布山谷远眺珠穆朗玛峰。© George Mallory
至于鞋类,早期的登山者穿的是用皮革或毛毡制成的靴子,上面镶有平头钉以增加抓地力。他们也有基本的冰爪,但很少使用。直到1953年,人们才对鞋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英国珠峰探险队的生理学家格里菲斯·普(Griffith Pugh)计算出“脚上的一磅相当于肩膀上的四磅”,并委托几家英国公司为即将到来的探险提交设计方案。
最终,埃德蒙•希拉里在登顶时穿的靴子是由35家不同鞋类制造商共同打造的。靴子的外层是小山羊皮,上面覆盖一层1英寸厚的木棉绝缘层,鞋底是由微孔橡胶制成的,是专门设计让冰爪穿戴起来舒适。尽管它们很现代,但如今看起来也非常过时,现在塑料取代了皮革,新开发的合成材料主导了服装和鞋靴市场。
今天的登山者到达洛子山壁或北山脊的山坡时,驮包里装满了安全带、祝玛尔式上升器、主锁和冰锥,但在20世纪20年代,可供使用的攀登装备非常少。马洛里和英国探险队携带的是长柄的冰镐,且柄为木质,但除了一些固定路线用的锥子外,其他的也就这些了。1924年,欧文用能找到的多余木材临时搭起了一个绳梯,帮助背夫们爬上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冰烟囱。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登山队才开始带着铝架桥梯子抵达喜马拉雅。
由H.F. Milne绘制的珠穆朗玛峰初始地图,由1921年探险队的照片和草图制作而成。© Drawn by H. F. Milne chiefcartographer of RGS
20世纪20年代最具争议的装备是氧气机。在前往西藏之前,登山队和探险组织者花了很多时间讨论使用氧气的道德问题。乔治·马洛里曾将其描述为“可恶的异端邪说”,并以运动和审美为由拒绝氧气;另一些人则对更实际的考虑持谨慎态度,他们不信任这项技术,并担心当时可用的原始设备重量超过了氧气带来的好处。最后,芬奇和他的搭档布鲁斯在1922年成功使用氧气机,使他们破世界纪录到达了8321米。到1924年,马洛里也被说服使用,但是否他的氧气机故障促成了他的死亡,这一谜团永远不得而知。
今天,在现代的商业探险中,补充氧气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登山者不再像先驱们那样使用沉重的钢罐和橡胶管,而是配备了凯夫拉尔纤维(Kevlar)气瓶和特殊的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面具。然而,过去的争论仍然没有结束。虽然在现代的珠峰商业探险中,客户总是使用氧气,但依靠自己的肺活量登顶已成为精英登山者的荣誉徽章。
也许现代探险装备上最重要的变化并不在于服装或攀登装备,而在于现代探险中日常使用的通信技术。1922年,英国考察队从北印度的基地大吉岭出发的距离越远,来回传递信息所花的时间就越长。当他们到达西藏绒布冰川上的大本营时,他们得花两到四周的时间发出信息,并在报纸上发文。这些信件由跑者和骑手送到几百英里外的法里市(Phari)的邮局和电报站;重要消息通过电报寄回家,私人信件则通过邮递。
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诺尔盖1953年首次成功登顶珠峰。©Jamling Tenzing Norgay CC BY-SA 3.0
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通讯技术还相当原始,简·莫里斯(Jan Morris)为了在伊丽莎白女王加冕日前将首次登顶的消息带回伦敦,他费尽周折,堪称史诗般地使用了邮政信使。40年后的1990年,埃德蒙•希拉里的儿子彼得通过无线电和卫星电话的组合,从顶峰现场给远在新西兰的父亲拨打电话。如今,这变得更加容易,登山者可以在珠峰顶峰发微博,打视频电话,也几乎能得到实时的消息回复。
更重要的是,用来发送信息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也被用来接收重要的天气预报。现在,登山队通常会在大本营或前进大本营等待最佳的“天气窗口”,以获得登顶的最佳机会,但在20世纪20年代,登山者不得不依靠猜测工作和对当地的了解。他们一直生活在对季风到来的恐惧中,季风的到来会将成千上万吨的雪倾倒在喜马拉雅山上,使雪崩变得很容易发生,登山者无法攀登。1924年,乔治·马洛里试图更科学一点,他让住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的妹妹给他寄明信片,提前告知季风的到来,但和她的信件一样,她的明信片也是通过邮寄来的,来得太迟了,没有任何用处。
现代的登山羽绒服和顶峰自拍。©WorldNavigata CC BY-SA 4.0
当然,尽管优良的装备确实能给登山者带来真正的优势,但团队士气和动力等因素也同样重要。不管马洛里和欧文发生了什么,1924年,爱德华·诺顿穿着粗花呢和巴宝莉的防风衣,脚上穿戴钉着钉子的靴子,用一把长柄冰镐仍旧爬到了离珠峰顶峰不到300米的地方。他在高海拔摘下了护目镜,回来时患了很严重的雪盲症,但除此之外,他没有受伤。正如乔治·马洛里对《纽约时报》记者说的那句名言:登山者去到珠穆朗玛峰,“因为它就在那里”,而不是因为他们想尝试所有最新的小发明和科学突破。
对于那些带着装满最新装备的驮包来参加商业探险的客户来说,同样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他登山者也更喜欢以“阿尔卑斯风格”来攀登,他们轻装出行,使用最少的必要装备。
100年后,可能会有高铁直达珠穆朗玛峰,也可能会有登山者用喷气背包直达北坳。虽然科技的进步看起来不可阻挡,但回归原始的野性,回到最初,用最基本的装备攀爬的冲动,这种力量同样不可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