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问题严重你怎么看(雾霾热点考题你都答对了吗)
雾霾问题严重你怎么看(雾霾热点考题你都答对了吗)(2)否,非特异性,溶菌酶 淋巴因子(1)下降,光照减弱,ATP[H] 二氧化碳(4)因为吞噬细胞的功能有限,雾霾会使溶酶体膜破裂,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5)由此可见,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参考答案:
生物:
(1)雾霾天气,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 因为雾霾颗粒造成了_________ 影响了_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了_________的固定。
(2)雾霾颗粒进入呼吸道_____(是/否)进入了内环境。在此引起的咳嗽,多痰属于________免疫,参与该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雾霾颗粒的过程依赖于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存在_____________,此类物质可以将雾霾颗粒分解并排出细胞。
(4)因为吞噬细胞的功能有限,雾霾会使溶酶体膜破裂,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
(5)由此可见,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
参考答案:
(1)下降,光照减弱,ATP[H] 二氧化碳
(2)否,非特异性,溶菌酶 淋巴因子
(3)细胞膜流动性,水解酶
(4)细胞坏死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地理:
例1.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例2:(2014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述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家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24分)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例3、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十里“霾”伏,自强不“吸”,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两者的差异在于雾的相对湿度比霾大,霾的固体悬浮物较雾多。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1月14日20时至1月15日20时全国霾和雾天气预报。
材料二:下表为上海在2013年1月12日至17日间气温、风向、风力和天气状况的变化情况。
材料三:雾霾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它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主要来源于柴油车辆的尾气、燃煤等所排放的颗粒。
第二类为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Ⅰ)根据材料一,比较图示时间段内雾和霾在我国空间分布上相同点。
(Ⅱ)上海在1月15日灰霾天气后,经历了怎样的天气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该天气过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Ⅲ)北京和上海都在2013年1月间出现了连续性的雾霾天气,比较导致两城市雾霾天气的物质来源的异同。
(Ⅳ)冬季的逆温现象会加剧大气污染,造成灰霾持续不退,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例1、B
例2、
(1)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华北平原东南部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显著,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2)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例3、
(1)相同点: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分布(1分); (2)冷锋过境(1分);判断依据是:气温下降,刮偏北风,且风力增强(1分);反气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运动使冷空气扩散南下(1分)。(3)相同: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1分),工业生产的废气(1分)以及城市建筑工业和道路的扬尘(1分);不同:上海冬季无城市供暖,因此燃煤造成的污染物较少(1分)。(4)逆温时,近地面大气的气温分布特点是下部低、上部高(1分),因此大气下部密度比上部大,不易发生对流运动(1分)。
解析
答:(Ⅰ)相同点: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分布。
(Ⅱ)冷锋过境;判断依据是:气温下降,刮偏北风,且风力增强;反气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运动使冷空气扩散南下。
(Ⅲ)相同: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生产的废气以及城市建筑工业和道路的扬尘;
不同:上海冬季无城市供暖,因此燃煤造成的污染物较少。
(Ⅳ)逆温时,近地面大气的气温分布特点是下部低、上部高,因此大气下部密度比上部大,不易发生对流运动。
化学:
2014年初 雾覆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测和燃煤企业的治理对于减少雾霾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 其装置如图1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 在固体介质中可以自由移动 气体A为
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流程 测定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的燃煤烟气中的含量:
.
尾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用含有V、m的代数式表示).
(3)已知常温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1)若用氨水吸收工业废气中的 当吸收液失去吸收能力时 则此时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2)在通入废气的过程中 水的电离程度如何变化.当恰好形成正盐时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3)可通过电解法使吸收液再生而循环利用(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并生成化工原料硫酸.其工作示意图见图2 试写出生成硫酸的电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
酸
解:(1)在此原电池中 CO充入负极区 CO失电子在熔融态碳酸盐中生成二氧化碳 氧气充入正极区 得电子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mg是硫酸钡的质量 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硫元素守恒可以知道二氧化硫的体积为 故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3)(1)因为 亚硫酸铵溶液水解呈碱性 亚硫酸氢铵溶液水解呈酸性 所以若用氨水吸收工业废气中的 当吸收液失去吸收能力时所得到的溶液为亚硫酸氢铵溶液 所以显酸性 答案为:酸;
(2)氨水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吸收二氧化硫过程中 碱性逐渐减弱 水的电离程度增强 最后生成正盐亚硫酸铵 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因此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正盐为亚硫酸铵 在亚硫酸铵溶液中 因为 故亚硫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 因此、 由亚硫酸根离子的两步水解可以知道 碱性溶液最小;氨水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吸收二氧化硫过程中 碱性逐渐减弱 水的电离程度增强 生成正盐亚硫酸铵时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因此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3)有图可以知道 硫酸从阳极产生 因此可以推断亚硫酸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到阳极放电 根据原子守恒可以知道:反应物中还要有水参加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解析
(1)根据题意知多空电极a为负极 CO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多空电极b为正极 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2)mg是硫酸钡的质量 计算硫酸钡的物质的量 根据硫元素守恒计算二氧化硫的体积 进而计算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
(3)(1)当吸收液失去吸收能力 生成亚硫酸氢铵 根据电离常数的大小可以确定亚硫酸氢铵溶液的酸碱性;
(2)正盐为亚硫酸铵 根据判断亚硫酸铵溶液的酸碱性及离子浓度的大小;
(3)由图2可以知道 硫酸从阳极产生 阴离子交换膜允许阴离子通过 因此为亚硫酸根离子移动阳极放电产生硫酸根离子.
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如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
或在后台留言,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