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史前猛兽和现存三巨头(消失的史前猛兽)

史前猛兽和现存三巨头(消失的史前猛兽)

史前猛兽和现存三巨头(消失的史前猛兽)(1)

安氏中兽的头部足足有83厘米长,全身长度可达5米,体重超过1吨,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食肉哺乳动物之一。作为踝节类动物,蒙古安氏中兽常被描绘成外形似大狗、脚上长蹄的猛兽,相当于“披着狼皮的羊”。然而,它们虽有令人生畏的巨头和有力的双颌,嘴也大得吓人(而脑量不大,可能智力不高),但却缺乏积极掠食者动物应具备的一些特质。从北美洲发现的安氏中兽较完整的化石来看,其四肢与其他中兽类相似,脚趾形成爪状的蹄。这虽能使它们迅速奔跑,却不适合扑杀猎物。安氏中兽口中的犬齿虽然粗大,但并不锐利,也没有专用于撕裂食物的裂齿。与当时的主要的掠食哺乳动物——肉齿类相比,安氏中兽更像是杂食动物,其食谱可能主要是尸骸和植物的根、茎等,自己猎食的情况较少。

史前猛兽和现存三巨头(消失的史前猛兽)(2)

中兽科动物是踝节类中偏于肉食性的一类,在古新世、始新世十分繁盛,目前人们已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发现了几十种。它们的体型异差很大,小者如豺狗,大者则超过棕熊。根据其多样化的食物,大体可分为4种类型:肉食性型——个子不大,牙齿细小,如双尖中兽;进步的肉食性型——牙齿适于切割,一些种类的脚步适合快跑,如中兽、软中兽、鱼中兽等;杂食性兼肉食性型——牙齿较大而特化,以厚中兽为代表;压骨型——下颌强壮有力,牙齿粗大,体形较大,包括强中兽、蒙古中兽和安氏中兽。

史前猛兽和现存三巨头(消失的史前猛兽)(3)

因目前只在晚始新世发现了安氏中兽的化石,数量也非常有限,因此学界还无法知道其具体的演化路线。鉴于其骨骼存在一些相当特化的结构,目前多数学者都认为它们应是中兽类中早期分化出的一支,但也有人主张把它们从中兽科谱系中剔除,转而划在踝节类与偶蹄类接近的一个类群当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