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高山族服饰(穿在身上的非遗)
凉山高山族服饰(穿在身上的非遗)让我们一同欣赏绚丽多姿的凉山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彝、汉、藏、苗等14个世居民族凉山民族服饰溢彩流光、种类繁多现已有多个民族服饰已被列入
凉山历史文化悠久
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有彝、汉、藏、苗等14个世居民族
凉山民族服饰溢彩流光、种类繁多
现已有多个民族服饰已被列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让我们一同欣赏绚丽多姿的凉山民族服饰
感受穿在身上的非遗之美
民
俗
非遗文化
LIANG SHAN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最多的地区。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彝族服饰在彝族文化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古朴的纹饰、华丽的色彩、精细的做工,无不体现出彝族人的智慧和审美。
凉山彝族服饰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彝族男女服饰皆以黑色为主,男子全身皆穿黑色,女子则以黑、青、蓝等深色布料为底,镶以各色花边。其材料有毛、棉、麻织品、绸缎、以及羊、牛、兽皮等。制作工艺中最典型的是“做花”,即彝族服装及其用品上的纹饰工艺,最常用的有贴花、挑花、穿花、锁花、盘花、补花等。
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髻”。另外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
未婚姑娘戴各式头帕,生育了小孩的妇女则戴帽,或缠头帕,多为黑色。妇女双耳皆佩金、银、珊瑚、玉贝等耳饰,垂颈部戴银领牌;下着用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往往长可曳地。百褶裙既突出女子体型,又增添几分婀娜姿态,深受彝族女子的喜爱。
凉山彝族服饰
是穿在身上的历史记忆,是彝族文化的载体
展现了彝族人民的艺术创造
以及精湛的服饰工艺技巧
民
俗
非遗文化
LIANG SHAN
摩梭人世代居住在泸沽湖地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俗。
风光旖旎的泸沽湖畔,头戴鲜花配饰、身着红色上衣和白色褶裙、系花腰带的摩梭姑娘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摩梭人服饰作为摩梭文化的传承载体已被列入第四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摩梭儿童均穿长衫,不着裤,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系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层百褶裙,上用五色丝线绣一圈花边,裙长及足背。
成年男子喜爱戴藏式的呢帽,穿藏靴,佩铜、银制作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老年男子喜戴小帽或包青布头帕,穿黑、白色短衣和长裤,束素色腰带,穿草鞋或布鞋。
摩梭人服饰艺术传统技艺历史悠久
并随着历史演进而发展变化
承载着深厚的摩梭文化
见证了摩梭人的文化创造力
体现了它独有的艺术价值和摩梭人的审美心理
民
俗
非遗文化
LIANG SHAN
凉山苗族于清道光年间从贵州、云南迁徙到木里,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苗族服饰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里境内散居的苗族服饰,由于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族源等诸多原因而分化为三个支系,形成不同类型的服饰。
已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苗族服饰以刺绣搭配银饰为主。木里苗族男子早前留长发(今也有少数留长发者),结辫盘在头顶或拖于脑后,头包青布帕,穿开襟白色或蓝色长衫,前胸上部缝一块苗族标记的正方形青布。腰系花带,腰上左挎齐头腰刀,右挂绣花荷包,下装着麻布长裤,脚穿草鞋或麻窝鞋,喜戴银质或铜质手镯。
女子留长发,挽一发髻上插一木梳,包青布头帕,长约丈余,头帕外围套一串小海螺、珍珠或色珠、耳戴银耳环、脖上戴项链,上穿开襟短衫、领口、肩部、袖口绣制鲜艳的花纹图案,外套无领青布褂,腰束花色腰带,并束花围腰,下着白布或麻布齐膝短褶裙,脚扎绑腿,穿绣花鞋。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载体
其娴熟、精湛的绣品工艺技艺
包容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感情色彩和突出的民族特点
民
俗
非遗文化
LIANG SHAN
甘洛尔苏藏族服饰传承了老一辈的技艺,由自己动手制作而成。
尔苏藏族服饰是尔苏藏族人民日常劳动及文化生活的创意产物。
已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甘洛尔苏藏族服饰
民族
服饰
甘洛尔苏藏族服饰十分独特,以白色为主,尔苏藏族的服饰别具一格,男女老少都戴头帕。年轻人戴白色头帕,老年人戴黑头帕。女子的头帕多为白布缠绕而成,配上银首饰和绣花衣服,特别漂亮,但偶有少数年轻人出于美丽,戴黑色头帕,并且年轻女子结婚礼服的头帕必须是黑色的。
白色头帕采用纯白色布料制作,男子头帕一般要5米长,女子头帕更长些,至少8米,女子着装格外费时间。
尔苏藏族有许多自己独特的文化要素
古老又质朴的民族服饰
色彩鲜艳,图案变化多样,含义丰富
是千百年来尔苏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结晶
蕴藏了其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民
俗
非遗文化
LIANG SHAN
德昌傈僳族是从米易县迁徙而来。其服饰纹样丰富、技艺精湛,对于研究傈僳族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精神信仰具有重要的价值。
已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昌县的傈僳族为花傈僳,其服饰外观鲜艳古朴且皆为傈僳族妇女精心缝制。傈僳族女子善编织火草麻布、手工羊毛腰带,手工缝制、刺绣的女性衣裙尤具特色。
中老年人的服饰刺绣,线条、图案简单、明快,显得古朴大方;青年服饰,鲜艳夺目,对比强烈,讲究色彩选择、图案的搭配、绣饰繁缛、精细,体现出独特的风格。傈僳族有句俗话:“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穿戴”。无论男女衣着式样极具民族特色,有很好的观赏性。
傈僳族无论男女老幼,外出皆随身斜挎一个全手工绣制的“勒些”(挎包),包为方形,长宽尺许,十分美丽。
德昌县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傈僳族服饰作为其中之一
展现了傈僳族人民的勤劳聪明
传递着民族文化及价值
这些传统民族服饰
承载着历史
也见证着凉山的变迁
岁月沉淀之下的文化底蕴
藏在每一颗纽扣当中
藏在每一条纵横交错的纹理当中
等待你我一同去探寻
图/四川文旅厅、木里旅游、甘洛发布、凉山文艺、越西文旅在线、德昌文旅、胡小平、郭建良、邹森、冷文浩、张东、任桄林、周雯欢迎转载,请联系添加白名单
文旅凉山综合整理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
走进布拖,一片如诗如画的高原净土!走,一起去露营吧!火舞阿都 心动普格
走,一起去涨知识!开启凉山博物馆之旅【研学之旅】体验五彩斑斓的凉山民俗文化风情舌尖上的非遗:品非遗美食,寻凉山滋味夏日寻清凉 点击解锁凉山避暑胜地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