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佛的正确方法和感受(我们竟然不是佛陀真正的铁杆粉)

学佛的正确方法和感受(我们竟然不是佛陀真正的铁杆粉)己三、二因之差别:“决定胜”,即决定的胜利,是不可逆的。世间的胜利不是东方压倒西方,就是西方压倒东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败是无常的,所以都不是决定的胜利。所谓的“增上生”被认为是人、天人相续所摄的安乐与行舍 ;所谓的“决定胜”,被承许为依靠证悟无我的智慧而无余断除苦集的离系果——解脱,因为是具备断而不复返之法相的“离系”。“安乐”,是指一些有相的,比如忙着吃喝玩乐的天人,看到师父也没空打招呼的那种。还有人间享受的各种福报,也属于安乐的范畴。“行舍 ”,是定中的一种状态,包括外道所修的无念禅定,和色界、无色界所修的四禅八定,都属于福报所摄的安乐,属于行舍。

学佛的正确方法和感受(我们竟然不是佛陀真正的铁杆粉)(1)


文:静怡苑•心灵乐园

己二、归纳而认知因果:

增上生许乐,定胜许解脱,

彼因若略摄,信心与智慧。

所谓的“增上生”被认为是人、天人相续所摄的安乐与行舍 ;所谓的“决定胜”,被承许为依靠证悟无我的智慧而无余断除苦集的离系果——解脱,因为是具备断而不复返之法相的“离系”。

“安乐”,是指一些有相的,比如忙着吃喝玩乐的天人,看到师父也没空打招呼的那种。还有人间享受的各种福报,也属于安乐的范畴。

“行舍 ”,是定中的一种状态,包括外道所修的无念禅定,和色界、无色界所修的四禅八定,都属于福报所摄的安乐,属于行舍。

“决定胜”,即决定的胜利,是不可逆的。世间的胜利不是东方压倒西方,就是西方压倒东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败是无常的,所以都不是决定的胜利。

己三、二因之差别:

具信故依法,具慧故知真,

此二主为慧,前行即信心。

正如人们所说的“信根极稳固”一样,信心是一切法的根本或门扉,由于具有信心的因,故而才能诚心诚意地依止、奉行增上生之因——十善及皈依等法门,因为具足不愿离开善法的精进即是具有信心的标志。

对修行人而言,信根稳固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一位学佛多年的老师兄,也曾在学佛多年的某一天,突然问自己:“学佛以后我放弃了很多吃喝玩乐的机会,如果因果不存在,没有轮回,那我这辈子岂不是亏大了?”转念又一想:“不可能的,现在学了这么多佛法的理论,虽然没有证悟,但通过上师讲的中观的剖析,包括科学家也已把一切万法抉择为弦,作为一个老佛教徒,多年来一直不断在《中论》当中抉择一切万法的实相,佛法怎么会是不可信赖的呢?”于是,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很欣慰,幸亏有信心,能让自己在学佛之路上一直走下去。

上师也曾在上课时多次讲到,佛陀曾对我们说:“你们不能因为是我说的而选择相信,一味盲从。”不过,作为一点闻思基础都没有的凡夫,如果没有信心,则很难坚持下去。一开始有一点傻乎乎的信心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对闻思没有丝毫兴趣,又怎么能够走向佛法更深处呢?这样看来,一开始的盲从成了一种福报的表现。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若是真正踏入佛门那是极好的,可是,知识分子具有过重的傲慢心和分别心,一方面丝毫不愿盲从,另一方面又不愿主动地听经闻法、看书学习、深入研讨,只是根据表面就武断肤浅地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分别念很重的知识分子,一定要去学习关于般若空性的法门,比如中观、因明等,这当中包含了很多非常细致的逻辑思维推理。就算是学佛多年的老师兄,当内心动摇的时候,也会因为中观、因明而让内心更加坚定。当她再去付出的时候,就算是破釜沉舟也不会害怕。

现在的很多人,在佛教这条路上还是给自己保了底,留了后路。原因何在?因为我们还不是特别地相信因果轮回,也不是那么相信真正能够解脱。因为没有彻见真理,所以无法倾其所有地去付出。除非在我们真正地有了体验以后,才会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如今,我们依然心存疑虑。我们知道小因生大果的道理,今天布施出去一块钱,将来这一块钱就会因为我们的发心而变成500倍、1000倍、10000倍……如果我们知道种下一棵树,这棵树就可以长出500个金币,那我们肯定愿意把自己的财产都用来种树长金币。

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佛教徒都不愿意全力以赴地去投入呢?这与我们的信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没有那么大的信心,所以我们不敢发太大的心,因为不相信因果会成熟,所以哪怕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善事,都害怕别人不知道。

乐园好多宝宝都好怕修加行,一说到磕头就觉得“生不如死”,打个坐就像屁股有跳蚤……但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个虹身成就进度条,比如今天磕了500个头,进度条就“噔”跳一格,再磕500个头,就“噔”再跳一格,每打一座,进度条也“噔”跳一格……这样的话,我们修起加行来就会更带劲儿,因为我们看到进度条一点一点被填充,就会知道自己离虹身成就越来越近。

可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因果,看不到我们修行的进度条,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愿去修行。我们对修行可以解脱、三菩提因果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深信不疑,所以我们在行持六度万行时,没有那么地投入。

由于具备能证悟甚深空性之因——智慧的缘故,才能了知实相真实义。对于无倒的实相以诚挚信而获得体验即是具有智慧的标志。在这两种因当中,主要的还是智慧,因为只有依靠智慧才能明晓三有之因、解脱业惑之缚。

当我们证悟空性、了知一切万法的实相以后,才是真正具有智慧。我们只有依靠智慧,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业和烦恼捆缚。如果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一个我,也没有我所挣的钱和我所买的房子,也没有我所爱的美女、我所讨厌的老婆,我们也就不会因此而生起烦恼,也不会因此而造业。

学佛的正确方法和感受(我们竟然不是佛陀真正的铁杆粉)(2)

《摄集经》中云:“以慧彻知法自性,真实超越诸三界。”如果不具备信心,那么就无法生起闻慧等智慧,因此智慧的前行就是对业果等的诚挚信心。倘若没有具备这一前提,则无法依靠智慧摧毁烦恼。

《摄集经》是《般若摄颂》的另一个名字。“以慧彻知法自性,真实超越诸三界。”意即,通过智慧知道一切万法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真正超越三界轮回。

当我们没有能取、所取,没有内在的我,也没有外在的对境,二元对立消灭以后,我们就不可能生起烦恼。当我们有贪心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内心的化现,只是我们的一种感知,从来没有存在于心之外,并且会随着我们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一个外境,比如说家里的老婆,当我们有福报的时候,就会将她视为美女,当我们没有福报的时候,看到她就是丑鬼。

乌龟部落选美,终于选出了一只所有乌龟都觉得很美的母乌龟,但在人类看来,只是一只丑丑的乌龟。乌龟觉得漂亮,是因为乌龟有一种特殊的业,感知到了乌龟的快乐,但在人类的业里,却未必觉得这是一种快乐。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美丑,但有美和丑的感受。让我们觉得舒服的美,来自于我们的福报,是善业的成熟。福报和善业是内心阿赖耶识的种子,当我们给别人提供美好、善意和快乐的时候,我们也会得到友善和快乐。当我们给别人提供痛苦,那我们感受到的也是痛苦。你想感受到什么,那就输出什么。如果我们能明白业果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会去造恶业了,而这与我们的信心有关。

如(《宝性论》中)云:“自然之胜义,依信而证悟。”又如云:“胜义当依信心而证悟。”信心被称为间接解脱之因;智慧称为直接解脱之因。

证悟也需要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不会去听闻,没有听闻就不会去思维,没有思维就不会去修行,没有修行最后也就不可能证悟。但因为我们听闻了佛法,就会比没有听闻的人多一些因为听闻而产生的信心,这种信心就属于欲乐信。

学佛的正确方法和感受(我们竟然不是佛陀真正的铁杆粉)(3)

一般而言,我们最初产生的都是清净信。比如看到上师、去到清净的寺院,自然而然就想哭,这就属于清净信。清净信非常脆弱,如果没有大量的闻思进行夯实,即便我们产生了清净信,也很容易被世间的各种诱惑拐跑。有的人在第一次见到上师的时候,或许因为有清净心而哭的稀里哗啦,不过,由于没有闻思修行,后来却对师父产生邪见,甚至诽谤师父。所以,清净信非常无常,在清净信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闻思修行,直到有一天,当师父为调伏我们显现出各种不如法的言行举止,或是在众人面前打骂羞辱我们时,我们也依然要坚信这是师父对我们的考验。如果能到这种程度,我们才敢说是师父最好的弟子。

通过听闻而产生我要去修行、要获得佛果、要去布施……都属于欲乐信而生起的。胜解信比欲乐信更为强烈,在听闻的基础上还要有一些思维,对上师所讲的法深信不疑,并下定决心要求解脱。而不退转信的产生,是在我们证悟以后。

在加行道的时候,我们还会退转。因为加行道的证悟是由智慧所造作出来的。不退转信与智慧相连,真正的不退转信,是在一地菩萨以后。

如果我们能在听闻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在思维的基础上修行,一旦通过修行获得了亲身的体验,深深地觉察到了佛陀所讲的法,如四法印里讲到的无常,不管是钱财的无常、感情的无常、身体的无常、地位的无常……或是体会到了苦苦、行苦、变苦,意识到佛陀所说的是正确无误的,并依靠这样的信心通过修行体悟到空性,随之而成为佛陀真正的铁杆粉,生起不退转信。信心就是这样通过闻思修一层一层递进的,当我们的信心越来越高级,内心的智慧就会越来越往前走——信心与智慧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