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版的小楷帖有哪些(原来小楷名帖有这么多)
墨迹版的小楷帖有哪些(原来小楷名帖有这么多)《力命表》《荐季直表》刻本版本众多,但以明代无锡华氏所刻《真赏斋帖》的版本为最好,最能传神,其他刻本略逊。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荐季直表》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其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宽博,体势横扁,尚有隶意。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结体法度均不如晋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内容为向已称帝的曹丕推荐旧臣季直的表奏。
(三国 -魏)
钟繇《宣示表》
宣示表,故宫博物院藏,著名小楷法帖,原为三国时魏钟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部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贺捷表》
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荐季直表》
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其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宽博,体势横扁,尚有隶意。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结体法度均不如晋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内容为向已称帝的曹丕推荐旧臣季直的表奏。
《荐季直表》刻本版本众多,但以明代无锡华氏所刻《真赏斋帖》的版本为最好,最能传神,其他刻本略逊。
《力命表》
《力命表》,钟繇小楷代表作。钟繇墨迹今已无存,此为后世摹刻。
钟繇小楷书,章奏体。《快雪堂帖》刻本中作:“传为王羲之临本”。小楷8行。文物出版社与上海书画出版社有影印本。
(西晋)
陆机小楷《辩亡论二首》
(东晋)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
《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墨迹》
王羲之小楷《佛遗教经》
《佛遗教经》简称《遗教经》,又名《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是佛陀释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
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南宋大书法家张即之所书《佛遗教经》字帖,冠绝古今,各领风骚,受历代知识分子推崇、珍爱,被无数书法爱好者观赏、临摹。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然而也有人认为小楷《黄庭经》笔法不类王羲之,因此亦有真伪之辨。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宋刻本》
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二拓本》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
《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现藏首都博物馆。
(唐)
欧阳询小楷《九歌六首》
欧阳询小楷《千字文》
欧阳询书《千字文》,见于著录的共有三本:一为蔡襄题识过的《草书千字文》,一为南宋初期扬无咎藏的《楷书千字文》,一为《行书千字文》并跋文,辽宁省博物馆藏。
欧阳询小楷《波若波罗密多心经》
柳公权小楷《九嶷山赋》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柳公权小楷《太上老君常清静经》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垂裕阁法帖)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
褚遂良小楷《阴符经》
《小字阴符经》,刻本,褚遂良书。
据说褚遂良奉旨书写的《阴符经》,有一百九十卷之多。此帖《小字阴符经》为著名的越州石氏帖刻本,其字小如豆,刻工精良。是褚遂良五十九岁时所写。
虞世南《破邪论序》
《破邪论序》收入《虞秘监集》及历代书法论著中,传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书舍人虞世南撰并书”“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二种。此帖历来转辗翻刻者不少,如《玉烟堂帖》、《停云帖》、《清鉴堂》等诸法帖,尤以《越州石氏本》为最佳。
小楷《兜沙经》
“兜沙经”,册装共12开,无款识,署“天祐四年(907年)七月日……”乃唐祚之末五代之始,其书法与唐代楷书主流一脉相承,谨严有法,骨体挺拔,具北碑风规,为唐写经中的珍稀之物。
首页下端钤“赵氏子昂”、“松雪斋印”。知曾经赵孟頫鉴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小楷《灵飞经(四十三行本)》
小楷《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一卷》
小楷《转轮圣王经》
(宋)
赵佶瘦金书小楷《千字文》
此卷《千字文》,为宋徽宗赵估于崇宁三年(1104年)二十三岁时书赐童贯。朱丝界栏,素笺本,纵三十点九厘米,横三百二十二点一厘米,楷书,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后百行。此卷原为清宫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现藏上海博物馆。
米芾小楷《千字文》
米芾(1051-1107) 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
姜夔(kuí),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姜夔传世墨迹不多。从《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出于二王一路,用笔精到,典雅俊润,且受初唐诸家书风影响,不随时俗,清新脱俗。
张即之小楷佛遗教经
张即之小楷《佛遗教经》,纸本,小楷。纵28厘米、横867.9厘米。从北宋开始,禪宗初学者入门必读“佛祖三经”,所谓“佛祖三经”指的是《四十二章经》、《佛遺教经》和《沩山警策》。此帖《佛遗教经》是张即之70岁时书,即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现藏故宫博物院。
(元)
赵孟頫小楷《汉汲黯传》
《汲黯传》被认为是传世赵孟頫的小楷名篇。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墨迹、刻本清晰版)
(明)
谢缙《永乐大典》手抄卷
谢缙《永乐大典》。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王宠《圣主得贤臣颂》
王宠(1494--1533),中国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为邑诸生,贡入太学。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为明代中叶著名的书法家。
王宠小楷临《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像赞》
王宠小楷《千字文》
王宠小楷《千字文》,纸本墨迹,行草书。此千字文,凡104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015字。纵28厘米,横46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宠小楷《游包山集》
《游包山集》,纸本,小楷。现藏上海博物馆。该帖结体宽绰有余、空灵生动;书风遒媚飘逸、旷适疏宕;气息高古典雅,得静逸之趣。后人也普遍认为此贴是王宠的小楷代表作品,也有人认为王宠的《五忆歌并序卷》以及《摹东方朔像赞卷》为其典型的小楷面貌。
祝允明《赤壁赋小楷》
祝允明(1460—1527) 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允明小楷《洛神赋》
祝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
小楷《醉翁亭记帖》,纸本轴,纵 53.5 厘米,横 28.6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 有发挥题写。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钩。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真迹》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 23.2、横 28.4 厘米。故宫博物院 这件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此件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 横二十八点四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小楷《归去来辞》
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 《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 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 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 《落花诗册》 。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文徵明小楷《前后出师表》
文徵明小楷《四山五十咏》
文徵明小楷《四体千字文》
文徵明小楷《琴赋》册页
文徵明小楷《离骚经》
作品自署乙卯年(1555年),此时文徵明已86高龄,展现在眼前的这件小楷每字不足0.5厘米,一笔(简直就是“丝”)不苟,字字精爽,细腻而不纤弱,秀美却无散漫之处,法度严谨又绝不呆板,令人叹为观止。作品里透出的那份“沉静”怎能不令你震撼?文徵明将小楷写到了极致,他无疑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张瑞图小楷《王无功答冯子华处士书》
居节小楷《诗稿册页》
居节小楷《诗稿册页》,卷首有残损,改装成册页十四页,末页空白。纸本乌丝栏小楷书,纸高22.7厘米,横12厘米。残存诗二十一首,内五律十一首,两首有残损,七律十首。
居节 约1524—约1585,明代书画家。字士贞,一作贞士,号商谷、西昌逸士,吴(今江苏苏州)人。少从文徵明游,书、画为入室弟子。山水画法简远,有宋人之风。
陆师道小楷《题仇英仙山楼阁图》
董其昌小楷《孝女曹娥碑》
董其昌(1555-1636),明代,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一作上海人(上海在唐为华亭县地,清属松江府。董其昌临《孝女曹娥碑》,收录于《御刻三希堂》法帖第二十九卷中。
董其昌小楷《舞鹤赋》
董其昌小楷《金刚经》
融汇其“八还”书法思想精品《金刚经》很少为书家所知,未见著录,唯收于即墨杨氏《承贵堂法帖》;又因董书多行草,其楷书唯此经保留为多,正是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文彭小楷《千字文》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书画家文徵明长子。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对诗文、书画、篆刻均有造诣。
张适小楷《周上卿传》
张适(1330-1394),字子宣,一作子宜,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唯亭人。七岁习诗经,过目成诵。十三赴乡试,时称奇童。洪武初,宋濂荐修元史。授水部郎中。未几,辞归。适与高启、杨基等称为“十才子。”后为滇池鱼科、宣科二司大使。
(清)
成亲王小楷《杂体诗册》
清朝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是乾隆的第十一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哥哥,初学赵孟頫的书法,后来也学习欧阳询书法的特点,并广泛地临摹晋、唐、宋、明各家书法,因而形成了端正清丽、劲俏流畅的风格。他的书法风格更多地承袭了赵孟頫书法的特征,显得十分圆润、端美,具有朝廷馆阁体的特点,但同时又具有欧阳询书法转折方劲的特征,这一点有别于广阁体一味追求端正俊美。成亲王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
成亲王小楷《洛神赋》
郑板桥小楷册《戒子铭》
刘墉小楷《逸品册》
梁同书小楷《从妹汪安人传》
梁同书(1723-1815),钱塘(令浙江杭州)人。清代书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号不翁、石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与安徽亳州(今徽县)梁、会稽(浙江绍兴)梁同治并称“三梁”。工书法,初学颜柳,后学苏米,晚年纯任自然,冠绝时流。
金邦平小楷《大清商律存疑》
傅山小楷《金刚经》
傅山小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年湮世远、精光秀骨,容庚小篆题册端,邓以蛰为之不惜“米颠据舷”,严群将之与傅山传世名作《百泉帖》并列为“傅书双绝”,往圣先哲无不击节称赞。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
梁国治满文小楷《千字文》
溥儒《自作三首楷书屏》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欢迎各位书友查漏补缺!祝大家端午安康。
更多精彩请关注“砚田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