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埃塔普尔条约签订后,亨利七世很快在1502年又与苏格兰签订永久和平条约,并在第二年把长女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为斯图亚特王朝埋下伏笔)。这样,亨利七世提高了都铎王朝在欧洲强国中的威望,制约了苏格兰与法国的传统联盟关系。此后,他还通过与西班牙、尼德兰、丹麦和佛罗伦萨订立商约而促进了英格兰的对外贸易。1491年,法王查理八世通过与布列塔尼女公爵结婚而吞并了布列塔尼公国。亨利七世经议会批准,在西班牙王国未履行和约的情况下独自楷兵度过海峡,包围了法国的布洛涅城。刚刚完成统一大业的法王不想与英王开战,精明的享利七世也因国内尚存觊觎王位者而无心恋战,两个国王立即达成“埃塔普尔条约”。根据条约,英国终止了对法国王位和领土的要求,保证彼此不支持对方的敌人,允许两王国臣民平等通商,法王替英王偿付对布列塔尼的债务,并在未来15年中每年付给亨利七世5000英镑的年金。这样,亨利七世像爱德华四世一样,

西方学者传统上把1485年都铎王朝的建立作为近代英国的开端,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约克王朝的爱德华四世(1461-1483)于1471年取得巴尼特之战的胜利后,英格兰实际上已进入一个政治上相对稳定的时代。这样,爱德华四世的一些政策,已经为都铎王朝奠定了基础。爱德华四世的成功首先在于使王室的财政获得了一定独立性。他通过没收或转让把兰开斯特公爵领地变为王室领地;他说服议会授予君主终身享用关税的权力;爱德华还新创一种称为“自由捐赠”的筹款办法,即国王个人通过向教俗贵族、伦敦市长和富有的市民游说,获得的临时性的捐款;他还参加商务活动,他通过代理人将上等羊毛、呢布、锡等商品输往意大利和希腊以获取巨利。这样,爱德华四世可以“靠国王自己的收入生活”。当然,减少对外征战也是爱德华四世获得财政独立的一个关键因素,在15世纪末,尽管迫于普遍压力爱德华四世不敢贸然放弃英格兰对法国王位和领土的要求,但他灵活地与布列塔尼、勃艮第和苏格兰的统治者结盟,并改变了英王卷入法国审务的传统做法。在爱德华四世统治期间,虽然有1475年对法国的短暂证讨,但他很快就与法王路易十一签订皮基尼条约,允许法王以大量金钱买断了战争:路易十一答应向爱德华四世支付一笔75000金克朗的赔款和每年50000金克朗的终身年金。爱德华很快成为极其高有和财政独立的君主。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1)

理查德三世

爱德华四世于40岁去世,其长子继位为爱德华五世(1483年4月一1483年6月)。12岁的幼主面对爱德华四世的兄弟、30岁的摄政王格洛斯特公爵与母后伍德维尔家族的相互倾轧,公爵逮捕了伍德维尔派的领袖,把爱德华五世及其弟弟监禁在伦敦塔里,篡夺了王位,是为理查德三世(1483-1485)。理查德三世的篡位使王朝战争复起,1485年10月,出生于威尔士的贵族、里士满伯爵埃德蒙·都铎之子亨利·都铎,从法兰西跨过海峡,进军伦敦,在博思沃斯战役中击毙理查德三世,同年即位为亨利七世(1485-1509),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2)

亨利七世

亨利·都铎继位的理由不够有力(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一点兰开斯特家族的血统),但他是15世纪几个篡位的君主中最幸运的:理查德三世已战死疆场,其妻子和独子先他而逝,理查德三世的血统世系因此断绝。亨利还获得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伍德维尔家族的支持,同时,玫瑰战争使英格兰的贵族锐减,并使英格兰社会各阶层对战争深恶痛绝。更为重要的是,亨利七世作为兰开斯特家族的代理人,在博思沃斯战役之后立即派人去约克迎来了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两人于1486年完婚,当年就生了阿瑟王子,后来又生了玛格丽特、亨利和玛丽。这桩美满婚姻使兰开斯特和约克这两个交战多年的家族联合起来了。这样,随着都铎王朝的开始,红白玫瑰战争彻底结束。

亨利七世在位的24年中,其内政外交措施都与巩固王权和消灭王位觊觎者有关。1486年3月,亨利七世镇压了由约克派贵族假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四世的亲侄真沃里克伯解已被亨利七世囚禁在伦敦塔)。1492-1496年,亨利又击败了由约克派假称爱德华四世次子理查德的沃贝克(真的理查德早已被其篡权的叔父理查德三世杀死于伦敦塔)。

为了巩固王权,亨利七世既要考虑英格兰贵族敌视法国的传统心理,又要给英格兰商人提供在西班牙经商的便利,再加上他有戒于法王吞并布列塔尼公国的可能性,便于1489年第一次施展婚姻外交,让年仅3岁的阿瑟王子与西班牙公主凯塞琳订婚,使英商获得了在西班牙经商的优惠条件,两国还约定共同对法作战。阿瑟王子与凯塞琳公主的婚礼到1501年才举行,5个月后王子就过世了。为了维持英格兰与西班牙的联盟,亨利七世让阿瑟的弟弟亨利继娶寡嫂凯塞琳。这种婚姻外交使都铎王朝在1489年就得到大陆强国西班牙的认可。

1491年,法王查理八世通过与布列塔尼女公爵结婚而吞并了布列塔尼公国。亨利七世经议会批准,在西班牙王国未履行和约的情况下独自楷兵度过海峡,包围了法国的布洛涅城。刚刚完成统一大业的法王不想与英王开战,精明的享利七世也因国内尚存觊觎王位者而无心恋战,两个国王立即达成“埃塔普尔条约”。根据条约,英国终止了对法国王位和领土的要求,保证彼此不支持对方的敌人,允许两王国臣民平等通商,法王替英王偿付对布列塔尼的债务,并在未来15年中每年付给亨利七世5000英镑的年金。这样,亨利七世像爱德华四世一样,选择了有利可图的和平而不是破坏性的战争。

埃塔普尔条约签订后,亨利七世很快在1502年又与苏格兰签订永久和平条约,并在第二年把长女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为斯图亚特王朝埋下伏笔)。这样,亨利七世提高了都铎王朝在欧洲强国中的威望,制约了苏格兰与法国的传统联盟关系。此后,他还通过与西班牙、尼德兰、丹麦和佛罗伦萨订立商约而促进了英格兰的对外贸易。

亨利七世清楚地知道,14-15世纪王权的衰落并不是君主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强大的国王,以及君主们在财政问题上对议会的依赖性。所以,从一开始,亨利就努力使国王管理议会而不是议会管理国王。由于善于开源节流,他很少要求议会给予补助金。结果,享利七世在位的24年中只召开过7次议会。在亨利七世的儿子继位之时,英国不仅开始繁荣,而且成为欧洲秩序最好的王国之一。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3)

亨利八世

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18岁的亨利八世继位(1509-1547)。亨利八世在位的38年是英格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

自14世纪威克里夫改革和罗拉德运动以来,英国人一直存在着强烈的反教皇情堵。到15世纪末,他们对教会更加愤愚,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教会滥征税收、占用土地、管理不善且教土行为不端;第二,教土已形或一个不事劳动而享有特权的消费阶层,这与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精神格格不入;第三,主教和教会法庭滥用司法权,其排除陪审团实行秘密审讯的效法与英格兰习惯法背道而驰,而且,受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路德的思想和新教书籍在16世纪20-30年代很快渗入剑桥大学、伦教市区和法律协会,甚至通过安·波琳及其亲朋挚友传入亨利八世的宫廷。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就是在英格兰反教权主义高涨,以及宗教信仰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4)

凯瑟琳

在亨利八世和凯塞琳长达25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虽然生了5个孩子,但只有玛丽公主活了下来:为了确保不再发生王位继承纠纷,亨利需要男性继承人,而凯塞琳显然已经过了生育年龄。同时,亨利八世正在追求王后年轻的侍女安·波琳,而安也渴望正式的婚姻生活。这样,从1527年起,亨利八世就反复提出离婚要求。但是,他的婚姻是由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批准的,现任教皇克力门七世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凯塞琳的外甥查理五世的压力下,不敢贸然同意亨利的要求。这样,亨利八世只得从反对现任教皇的统治,声称教皇无权干预世俗君主而开始斗争。结果,策略上的考虑使亨利从婚姻领域步入教权与君权关系的政治敏感问题,亨利八世通过搜集史料,证明在英国历史上是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卢修斯把自由和财产赐予英国教会的,他还证明说,当卢修斯写信给阿莱塞利乌斯教皇请他到英格兰传授罗马法时,教皇回信说卢修斯不需要罗马法,因为他已经有了不列颠法律。据此,精通神学和宗教法的亨利宣布,教皇在英格兰的最高权威是虚假的。所以,英格兰教会应该受到国王而不是教皇的控制。

在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后,亨利八世与议会携手共进,自1529到1536年连续召开7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令,宣布英国教会不再效忠罗马教皇。其中最主要的法令是1532年的“首岁教捐法”、1533年的“禁止上诉法”、1534年的“至尊法”、“继承法”、“叛国法”和1536年的“反对教皇权力法”。“首岁教捐法”规定,主教等高级教士就任新职时不得将圣体收入交给罗马教皇,而应将第一年的全部收入,及其后每年收入的1/10上缴英国国王。“禁止上诉法”规定,有关遗产继承与婚姻方面的案件不得从坎特伯雷大主教法庭或约克大主教法庭上呈到罗马教皇法庭。这样就废除了罗马教皇对英国事务的干涉权。“至尊法”规定,国王及其继承者应被尊为英国教会(安立甘教)在尘世的惟一最高首脑,这样就确定了英国教会即国教的民族归属性。“王位继承法”具体确认了亨利与安·波琳的婚姻合法性及其后嗣的王位继承权,这是都铎王朝企图解决王位继承问题的一系列措施中的第一个。“叛国罪法”规定,凡不承认国王和王后的尊严、称号及财产,凡称国王或王后为异教徒、教会分裂者或暴君的言论和行为都属叛国罪。“反对教皇权力法”则彻底清除了教皇在英国的各种权力,包括解释《圣经》的权力,它的通过标志着亨利八世时期的宗教改革结束。通过上述法令,亨利八世在财政、司法、政治权威、文化舆论方面完全控制了英国教会,从此成了英格兰俗界和宗教界的双重首领。不过,亨利八世本人并不是新教徒,他一直信奉一种没有教皇的天主教。

在宗教改革中,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引起一场经济变革,它把教会的财产转交给王国政府,而其中大部分很快又经由国王转入世俗臣民手中,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之,亨利八世通过封闭修道院使王室固定收入增加了约两倍,但是巨大的军费开支和世俗人士的分脏大大消耗了亨利八世的财政收入,使封闭修道院带来的好处很快消失治尽。

亨利八世在他统治的中期致力于宗教改革,在他统治的初期和末期却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外战争和外交方面。在他即位时欧洲斗争的焦点是德、法争夺意大利,1509年法军大败,成为北意大利的主宰。此后,教皇与威尼斯及西班牙结盟,共同反对法国。亨利八世因英国人传统的反法心理,以及他作为西班牙国王之女婿的身份,于1511年加入这个联盟。1512年,亨利八世应西班牙国王裴迪南之请,派多塞特侯爵率军攻打法兰西的基思。那时,西班牙国王一心只想夺取法国南部的那瓦尔,没有给英军足够的配合,多塞特战败而归。1513年,亨利八世亲率大军渡过海峡登上加莱,结果只占领了法国北部的两个小城镇。1522-1523年,亨利八世两次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结盟,对法国进行战争,结果也因英国的财政枯竭而失败。

此后,在1529-1536年间,欧洲基本上处于和平状态,亨利八世在此期间进行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后,他觉得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已经巩固,遂又与西班牙国王重修旧好,联合反对法国。这时,为了防止两面作战和腹背受敌,需要解决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问题。

在威尔士,托马斯·克伦威尔曾制定英、威合并的改革计划,议会也在1536年和1543年制定新的法案,英格兰的法律和郡制由此扩展到了威尔士,威斯敏斯特议会也为威尔士留出了24个议席。重建的威尔士国王法庭和新建的最高民事法庭共同负责威尔士的防务和司法,威尔士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继承法、风俗和语言等也逐渐英格兰化。所以,在亨利八世时代,威尔士与英格兰的一体化基本实现了。

对于爱尔兰,亨利七世曾经规定,凡适用于英格兰的法律全都自动适用于爱尔兰,爱尔兰议会则只有在事先征得英格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立法。但是,事实上,英格兰的影响并未超出都柏林。宗教改革前,亨利八世主要依靠土著首领统治爱尔兰;宗教改革开始后,为了防止教皇利用爱尔兰向英格兰进行攻击,托马斯·克伦威尔先后指派伦纳德·格雷和安东尼·圣莱杰为亨利八世在爱尔兰的代理总督,在爱尔兰建立起从属于英王的上层统治结构。后来,圣莱杰劝说亨利八世自任爱尔兰王,以防止教皇攫取爱尔兰王冠,亨利八世于1541年6月加冕为爱尔兰国王。这一政策实际上使爱尔兰的归属问题更加复杂化。

在苏格兰,尽管亨利七世于1503年把女儿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四世,并与苏格兰王签订了永久和平条约。但是,詹姆士在亨利八世继位后不久就企图毁约,正在法国作战的亨利八世只好派萨利伯爵北征苏格兰。萨利于1513年9月9日在福洛登进行了自爱德华一世以来对苏格兰最残酷的一次战争,杀死了苏格兰国王和大批上层人士。新继位的苏格兰王詹姆士五世是个婴儿,摄政阿尔伯尼的约翰公爵尽管是亲法势力的代表,但他仍然努力使苏格兰与英格兰保持了20多年的和平。詹姆士五世长大后,先后与法王弗兰西斯一世的女儿德琳和吉斯公爵的女儿玛丽结婚,亲法领向日益明显,而且,苏格兰政府完全由亲法派比顿大主教把持。在这种情况下,1542年亨利八世授意诺福克公爵入侵苏格兰,索尔韦沼泽一役的惨败使詹姆士五世羞辱而死,出生才6天的玛丽·斯图亚特建承了王位。亨利八世为确保苏格兰后院的安全以便有效地进行对法战争,又于1543年迫使苏格兰人签订“格林威治条约”,谋求爱德华王子与玛丽·斯图亚特的联姻以促成两王国的联合。解决了苏格兰问题后,亨利八世于1543年再度与西班牙结盟,约定次年春天联合入侵法国。但是,西班牙国王与法国出乎意料地签订了和约,英国只得单独进行这场耗资巨大的战争。后来,法王答应英王保有布洛涅8年,并承认英格兰与苏格兰签订的格林戚治条约,战争于1546年结束。赫特福德伯爵在亨利八世过世后率军洗劫了爱丁堡和洛西安,英格兰又陷入与法国和苏格兰同时作战的局面。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5)

血腥玛丽

亨利八世于1547年去世,年幼的爱德华六世(1547-1553)继位时年仅9岁,但他已是一个固执的新教徒。1553年春,爱德华六世患肺病濒临死亡。根据长幼顺序和亨利八世的遗嘱,亨利八世与发妻凯塞琳之女玛丽成为继承人。但是,爱德华六世和诺森伯兰公爵惟恐信奉天主教的玛丽破坏宗教改革的成果,便联合起来剥夺玛丽的继承权,另立亨利八世幼妹之外孙女简·格雷那主为王(1553)。格雷刚当上女王的第9天,玛丽就在东盎格利亚乡绅的支持下举兵南下,伦敦市民随之倒戈,诺森伯兰公爵、简·格雷及其支持者都被玛丽送上了斯头台。玛丽(1553一1558)在威斯敏斯特坐稳王位之后,露了天主教徒的可怕面孔。1554年11月,流亡在外的天主教徒波尔枢机主教在英格兰登陆,玛丽任命他为坎特伯雷大主教。1555年2月,玛丽和波尔恢复异教审判和火刑,此后,他们大肆镇压新教徒,至少烧死了274人,其中包括克莱默大主教,致使史家称玛丽为“血腥玛丽”。玛丽的另一个错误是,她不顾枢密院和议会的劝谏而与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之子,11岁的菲利普结婚。1554年7月举行婚礼后,出现了两人在英格兰共同为君的局面,这个婚姻使英格兰在欧洲国际关系中成了西班牙的走卒,1556年菲利普成为西班牙国王,他轻而易举地把英格兰拖进了与法国的战争,而在战争中,英格兰又丧失了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加莱。1558年,玛丽和波尔主教相继去世,整个伦敦响起了欢庆的钟声,比玛丽小19岁的同父异母妹妹,亨利八世与安·波琳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继位(1558-1602)(见下期),英国也从此走向辉煌。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6)

圈地运动

在都铎王朝前期,随着农奴制的消失、货币地租的流行、国内市场的发展和领主自营地的出租,农民的贫富分化更加剧烈,一些有企业进取心的资本主义个体小农渐渐占有更多的土地,有些农民则走投无路,成为无地的农业工人。此时“土地兼并”与圈地运动相比是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圈地”是指庄园主或租佃衣把敞田用树篱圈围起来,并占为已有,圈地经营显然比敞田经营获利更大。与此同时,有些地主还圈古了村社的公地。而且,为了把农作地变为畜牧场而赶走了租佃农,鉴于圈地运动使许多人无地可种、无家可归,无业游民数量增大,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同时,随着衣田减少和牧地增多,有可能造成英格兰的口粮供应问题,于是,议会于1489年通过一个《禁止圈占农田和拆毁农庄的法令》。但是,圈地运动仍不可遏止。一般来说,圈地运动的起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羊毛和肉类的市场价格涨了又涨,雇主支付给农业工人的工资又居高不下,而几个牧羊人加一只牧羊狗就能管养一大群羊,抵得上雇佣百多个农业工人从事耕作,这种经济上的诱惑是无法抵御的。在圈地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境况悲惨,难怪天才的预言家托马斯·莫尔爵士在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中,发出了“羊吃人”的呐喊。

都铎王朝的分裂原因(都铎王朝的建立)(7)

乌托邦

都铎王朝既是近代英国的开端,也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宗教改革、民众爱国主

义、商业扩张,这些都使人们感觉到都铎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真正的黄金时代。

评论

共0条

暂未收到评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