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奉化移民历史(浙江慈溪移民迁徙记)
宁波奉化移民历史(浙江慈溪移民迁徙记)又民国十三年《洋山霍氏宗谱》载道光七年(1827年)同里高午亭序云:“姚江霍氏,实宋南渡蠡公之后……姚殆其支,庶与邑之西城外名霍巷者,实迁姚始祖之故居。其支庶又在乌石山西南洋山后曰霍家塔,益昌益炽,地以姓名矣。旋又徙之坎镇几传,子姓繁衍,亦名其地曰霍家路,他若散处于岳字五灶与周塘者,皆霍家塔一本之所分。虽星罗而云布,实合派而同源。”元代至正八年《余姚周氏东水阁(在石人山)宗谱·序》载:“建炎间有讳兴裔者,举进士……随高宗南渡,子孙散处。厥后有徙于会稽之白塔,山阴之前梅,姚江之凤亭、上林,剡之开元,暨之枫江,海之洛塘,苏之吴江。其他分于……宁郡等处者,皆因宦、游、贾处而世于其土者也。”移民,从宏观上说,由战乱、戍边及自然灾害等导致,以逃避战乱地区而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主。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南迁,三北发生在第三次,即靖康之乱时期。慈溪大古塘一线先民多在此次人口南迁中落脚,笔者姑且作为三北移
概 述
翠屏山横贯现慈溪大部分区域,似一脉高耸的大海塘。北面沿海平原,原系杭州湾浅滩。五千年来,随着泥沙逐渐淤积,为移民提供生机,最早先民在横河童家岙展现。三北全由移民组成,今所见宗谱,先民多由宋代始迁来。而大开发则在洪武年间建浒山及观海卫卫所起,伴随大古塘牢固及海涂涨沙,明永乐初(1403年)筑新塘。而后600年间,先后四轮围筑海塘,四波大规模拓展陆地,人们生存有所保障,形成三波移民潮,终成富庶家园。
《观海卫志》卷一《建置·按》:“至宋,始濒海置向头、鸣鹤两水军寨,城之。”同上《风俗》载:“本卫原籍福建,国初调戍观海。故虽地坐慈溪,而民情土俗尚与闽类,音声至今不改。”(国初指明初)。与此相类,乾隆《浒山潘氏宗谱·序》说:“今在浒山者,自明初建城后,兄弟(文益、文皋)两人由瓯之乐清来此(戍守)而安家焉。”守军留下成先民,还有横河大山戚氏,相传戚家军抗倭屯垦繁衍而来,此属早期移民之一类。三北发展史与其说是海塘史,不如说是一部移民史,大规模移民贯穿始终。
南 迁
移民,从宏观上说,由战乱、戍边及自然灾害等导致,以逃避战乱地区而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主。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南迁,三北发生在第三次,即靖康之乱时期。慈溪大古塘一线先民多在此次人口南迁中落脚,笔者姑且作为三北移民第一波,时间持续至潮塘修筑之前。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靖康之乱,北方各族家园被毁,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名建炎帝。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大批随行附属机构官僚、附庸、家眷,尤其军人、土豪、平民等落户南京至杭州一线,延伸至周边地区,生息繁衍。其主干为青壮年,变为南方一支难得的有识、有能之士队伍,及一批廉价劳动力,带来各种先进生产技能,开发山川泽林,增强军事力量,使南方面貌焕然一新。
民国续谱《姚江梅川沈氏宗谱》载咸丰宗谱序:“第念我族,自宋宣教道五公迁浒山,以迄于明季,屡遭兵燹,谱系荡焉,无存。”又近见《慈溪境内沈氏宗族来龙去脉》一文:“沈氏祖先之一的沈昇公简介中写道:‘公昇,字文昭,宋进士,右都御史。遭靖康难随驾南渡。’”并说:浙江的沈氏,大约在宋代(1127—1279年)由河南沈丘县(周口市)一带迁移至浙江省吴兴、长兴、潮州(湖州)、桐乡以及安徽、江西、福建省交界处落脚。
元代至正八年《余姚周氏东水阁(在石人山)宗谱·序》载:“建炎间有讳兴裔者,举进士……随高宗南渡,子孙散处。厥后有徙于会稽之白塔,山阴之前梅,姚江之凤亭、上林,剡之开元,暨之枫江,海之洛塘,苏之吴江。其他分于……宁郡等处者,皆因宦、游、贾处而世于其土者也。”
又民国十三年《洋山霍氏宗谱》载道光七年(1827年)同里高午亭序云:“姚江霍氏,实宋南渡蠡公之后……姚殆其支,庶与邑之西城外名霍巷者,实迁姚始祖之故居。其支庶又在乌石山西南洋山后曰霍家塔,益昌益炽,地以姓名矣。旋又徙之坎镇几传,子姓繁衍,亦名其地曰霍家路,他若散处于岳字五灶与周塘者,皆霍家塔一本之所分。虽星罗而云布,实合派而同源。”
诚然,也有他地迁来者。如《迁徙传》载:“自宋一世祖辅成公,由常州安上乡徙家会稽余姚云柯之柏山,迄今源远流长,支衍派别或为梅山祖,或为弹河沿祖,或为从山祖,或为曲塘祖,或为竹山宏桥祖,其为始祖尚难悉数,而况迁徙者,更属于靡穷耶!”
另外,南迁中有一支特殊人群——堕民。横河有家谱记13-14世纪多从附近县或周边迁来。堕民之说分:唐“乐师被遣”说,宋“叛宋降金”说,元朝贬宋皇室功臣子孙为“堕贫”说,明贬元将士“愿世为汉人奴”成丐户等。如南宋初,金兵大举南侵,宋将焦光瓒率部不战而降。金兵既退,焦部为时人所不齿,被贬为堕民。又元灭宋后,将皇室罪俘遣送至浙江多地,贬为堕民,不与平民杂居,形成堕民村,受封建奴役。明太祖朱元璋定户籍,编其为“丐”。三北习俗中,有俗称“大堕贫”者,女人在婚嫁中做伴娘,平时多以剃头为业;男的组成乐队,当吹鼓手、抬轿等。清雍正皇帝曾颁诏堕民除籍为良;民国元年,孙中山通令堕民与其他百姓“一体享有公权、私权”。
此均为三北早期先民。
下 迁
朝代更替,三北沿海多有倭寇骚扰,遭受鸦片战争及其长毛敌军之战祸,日军侵占,但无大规模战争发生。明代起实行新涨海涂“子母传沙”政策,家族树大分枝,于是形成第二波三北移民,持续至嘉庆元年修筑五塘之前,三北人口不断增长。
其背景为明成化七年(1471年)修筑潮塘后,发生“军灶争地”事件,由绍兴推官周进隆调解,筑周塘界分,南为军队饲马草场,北为灶丁卤场。然后,嘉靖帝后期的1560年,周塘东侧重现“军灶争地”,朝廷管理盐政的鄢懋卿来姚履勘,树界牌分际。此后,余姚旋出台《姚灶成规》,强调“子母传沙”“直甲分丁”及其“三则八涂”课税政策,保护灶丁利益,调动母沙户主筑塘围陆积极性。
此次移民多由当地南面及周边土著自发下迁,开发荒涂淋卤,涂老地淡后垦殖木棉豆麦。
民国《余姚乌山胡氏(河东)宗谱·下迁》载:“乃自明季世迄鼎革初,族人因乘鱼盐之便而利更饶于种棉,遂于海滨之地,迁而就之,更迁而下之,骎骎乎去其故土者半焉!”又《余姚浊溪胡氏宗谱·迁徙传》开篇概说迁徙原因:“人情莫不故土是安,迁于他所者,必各有不容已之情,与不得已之势。或宦而迁,或贾而迁,或因业而迁,或因山水风土之美而迁,或失其基业流离播越而迁,甚或遣戌从军挈妻子负羽书而迁,迁不一。”正文记:“惟我始祖不器公派,分七房。”若长房:海惠公之次子公亮公徙居保德村,十世祖鼎公之子普隆公徙居保德村,十一世之瑜公之次子成忠公徙居保德村,小荣公与从兄钦公同徙居坎墩五灶,十二世祖廷相公之次子伟杰公住浒城西门外新塘头太字地,十三世祖适道公之子明泉迁居坎墩周家路岳三灶,太贵公之次子德树迁居坎墩大泥路,如亨公之子裕承住讨饭塘南水云浦浦东,翼安公之子南金、南山、南岩住长河市西下垫桥路,十四世明潮之长子占林住坎墩周家路,景邦之次子维忻住胜山大湾,国渠之子徐友住浒城东门外孙家塘头,国海之子徐福住慈溪沈师桥高垫街后,十五世春阳之子日升居姚城东门外……又若二房,直到若七房,不乏迁居外县、外省者。接着说:“至于卜居本邑,相违不过数十里,亦作迁徙论。盖族大则支繁,支繁则或守本土,或处他乡,不克聚族而居,固势之无可如何者也。”
上述先民“南迁”后,又多下迁者。浒山潘氏迁至坎墩潘家弄,梅川沈氏迁至坎墩沈家甲,余姚周氏迁至坎墩周家路,霍氏迁至坎墩霍家路,朴树下孙氏由浒山孙家塘头迁至坎东六灶,许氏迁至宗汉二塘头和坎墩直塘许家,费氏由浒山东门外迁至坎东一灶……不胜枚举。周塘及二塘线移民,大多由周边居民下迁而来。
东 移
东移则是指由山阴一带迁徙而来。时间在嘉庆年间起,持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三波。
嘉庆元年(1796年)至二十年,五塘、六塘相继修筑,离三塘、四塘连筑相隔一个甲子。此前下迁者毕竟有限,本已土地富余,出现大量涂地无人顾及,一片荒芜。为逃荒流浪者、三北外围失去生活根基而走投无路者、穷则思变者等提供生机。
东移波浪式推进,靖康之乱南迁者先落户杭州周边,一个半世纪后人满为患,再东移至绍兴周边。《慈溪境内沈氏宗族来龙去脉》载:大约在元末明初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吴兴、长兴、桐乡一带沈氏因生活所迫,部分又向东迁移至绍兴孙端曹娥江边镇塘殿树下居住从业种田、烧盐(煎制食盐),而另一部分沈氏则从吴兴一带迁移至现慈溪市沈师桥一带居住下来。
居住在绍兴镇塘殿楝树下的沈氏,一面种田,一面煎盐,还有部分人在杭州湾搞外海运输。发觉余姚北海边滩涂宽阔,海水咸度高,煎制食盐产量高,于是每年春耕后的四月初,青壮年便去姚北海滩涂上搭“息舍”(后俗称火洞舍)淋卤,把卤水用海船运至孙端煎盐,年复一年地劳作。
清乾隆年间(约1736年),曹娥江孙端镇塘殿村段出现大幅度塌方,土地耕种面积锐减,人口众多,加上去姚北运卤不便等,“殿元公前辈带领着屠姓、娄姓、陈姓等人,扶老携幼来到了余姚北海涂边——马家路五塘一带居住下来。一边靠海捕鱼虾蟹,一边制卤水,并用泥板制盐。到咸丰年间则改用木板(盐板)晒盐。”成为后五塘下一带先期东移移民,与海共舞。
民国《余姚六仓志》载:至清雍正朝丁摊于地,而地之业户皆系邑土著。乾嘉以来丈地分丁,近数十年山会(绍兴山阴、会稽两县)客民入境,愿赁卤地刮泥摊晒蒸卤为业,六仓丁户悯其穷无所依。
来源:太阳老师
作者:费银海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