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宋康王与齐闵王迷惑行为大赏)
宋康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宋康王与齐闵王迷惑行为大赏)首先,齐闵王同志心想灭宋是齐国出力最多,楚魏何德何能,居然要与大齐平分宋地。齐闵王觉得自己吃了大亏,越想越气。于是没过多久,齐闵王就发兵讨伐楚国,夺取了淮北地区。本来齐闵王这么做没有什么错,灭宋也是打着除暴的旗号,替天行道,完全合情合理。可是他接下来的操作,就让人眼花缭乱了。他好的不学,却去学习宋康王这个反面教材。对外,宋康王出兵打仗,耀武扬威,打败了齐国、楚国、魏国,一下子把自己身边的齐楚魏三大强国都得罪了个遍。(齐国丢了五座城,魏国丢了两座城,楚国也丢了两三百里的土地。)于是,宋康王在国际上有了一个“光荣”称呼:桀宋。宋国已然成了国际公敌。于是齐闵王同志便派人联络楚魏两国,相约一起讨伐宋国,收复失地。楚魏自然是应约而来。公元前286年,三国联军集结完毕,大举向宋国进发。宋国当然不是齐楚魏三国联军的对手,一触即溃。宋康王被杀,宋国灭亡。齐楚魏三国收复了各自的失地,平分了宋国的土地。
在纷争不断的战国中期,曾经有一段时间是齐国和秦国两极称霸的格局。齐闵王在位期间,齐国的霸业可以说是到达了巅峰。
但同样是在齐闵王时期,燕国联合多国伐齐,迫使齐闵王弃国出逃,最后被楚将淖齿所杀。齐国虽然最后反攻燕军成功,得以复国,但是昔日的霸业宛若一江春水,再也回不了流。秦国自此独霸天下。
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那么齐闵王究竟做了什么蠢事,导致自己的性命和齐国的霸业被葬送呢?
商朝末年,商王武乙曾经射天,最后真的挨了雷劈。到了几百年后的战国时期,宋康王好的不学,居然学起了老祖宗射天。(宋国始祖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对内,他暴虐无道,不听劝谏。(东晋历史学家干宝的著作《搜神记》里也有体现。)
对外,宋康王出兵打仗,耀武扬威,打败了齐国、楚国、魏国,一下子把自己身边的齐楚魏三大强国都得罪了个遍。(齐国丢了五座城,魏国丢了两座城,楚国也丢了两三百里的土地。)于是,宋康王在国际上有了一个“光荣”称呼:桀宋。
宋国已然成了国际公敌。于是齐闵王同志便派人联络楚魏两国,相约一起讨伐宋国,收复失地。楚魏自然是应约而来。公元前286年,三国联军集结完毕,大举向宋国进发。
宋国当然不是齐楚魏三国联军的对手,一触即溃。宋康王被杀,宋国灭亡。齐楚魏三国收复了各自的失地,平分了宋国的土地。
本来齐闵王这么做没有什么错,灭宋也是打着除暴的旗号,替天行道,完全合情合理。可是他接下来的操作,就让人眼花缭乱了。他好的不学,却去学习宋康王这个反面教材。
首先,齐闵王同志心想灭宋是齐国出力最多,楚魏何德何能,居然要与大齐平分宋地。齐闵王觉得自己吃了大亏,越想越气。于是没过多久,齐闵王就发兵讨伐楚国,夺取了淮北地区。
三家分晋的韩魏赵都被齐国一勺烩了,没逃过齐国一顿揍。齐国是打赢了,但是这些国家心里也是恨透了齐国。接着,齐闵王同志又派使者出使鲁国和卫国,炫耀大齐的赫赫武功。鲁卫害怕齐国讨伐自己,于是不得不上书称臣。
这下,齐闵王同志更加洋洋自得了,认为先前燕国爆发内乱,大齐借此良机,重创燕国。近期,大齐又灭掉宋国,还从楚魏那边夺得不少土地,鲁国和卫国也已经对大齐称臣,这等功业真是前所未有。早晚大齐要进军洛阳城,灭掉周室,把九鼎带回临淄城。在当时的礼制大于天的普世价值观下,具有此种想法的最后都不得善终。
孟尝君田文进言,说先前秦王曾经提议齐秦两国一起称帝,齐国推辞,大家因此而推崇齐国,鄙视秦国。如今大王这么做,恐怕不利于齐国的国际形象,请大王三思。齐闵王同志听了很不高兴,立刻就免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心灰意冷,带着门客们逃到魏国,投奔信陵君魏无忌去了。此后,也有大臣请求请回孟尝君,结果被齐闵王同志送上了刑场。自此,齐国朝堂无人再敢开口。
苏代(苏秦的弟弟)曾经对秦昭襄王说,齐闵王的所作所为,与宋康王没什么区别。苏代说得不错。此时的齐闵王同志简直就是宋康王的翻版,他“传承”了宋康王的作死传统。继宋国威胁论后,齐国威胁论也甚嚣尘上。各国对齐国的恐惧,甚至超过了秦国。(秦昭襄王估计乐开了花:感谢田老兄替我分散火力。)
前文提到,齐国曾经在燕国内乱的时候把燕国差点灭了。燕国恨齐入骨。燕昭王见齐国已经犯下众怒,知道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就派使者去各国大肆宣扬齐国威胁论,拉起了联合国军。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带领联合国军与齐军在济西交战,大败齐军。(济西之战)齐闵王同志见燕军直逼临淄,惊恐至极,仓皇逃窜。这次任性的后果是雄踞一方的王者沦为丧家之犬,何其悲哀!
根据《东周列国志》记载,齐闵王先是来到卫国。卫国国君品德很不错,没有对他落井下石,亲自出迎齐闵王同志,在齐闵王同志面前继续称臣,还把宫殿让给他住,可以说是十分恭谨了。
按理说卫国国君如此盛情款待,齐闵王同志理应十分感激才对。然而齐闵王同志的脑回路似乎不太正常。他继续狂妄,对卫国国君很不礼貌。卫国国君倒没有说什么,可是卫国大臣们却对此愤愤不平。他们伺机偷走了齐闵王同志的行李。齐闵王同志这下又怕了,害怕卫国人把自己绑了,于是他又逃了。
齐闵王同志到了鲁国。鲁国国君派使者出迎。齐闵王同志手下有位老兄叫夷维。夷维老兄问使者会怎么接待齐闵王同志。听了鲁国人的回答,夷维老兄很不满意,亲自指导,说我们齐王是天子,大齐天子降临应该怎么怎么接待才符合礼仪。鲁国国君脾气没卫国国君那么好,听了勃然大怒,下令紧闭城门,不肯接纳齐闵王同志。齐闵王同志一行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齐闵王同志来到了邹国。恰逢邹国国君去世,齐闵王同志打算亲自参加葬礼。结果夷维老兄还是改不掉他“耿直”的毛病,亲自教导邹国人大齐天子来出席葬礼时他们应该怎么做。邹国人挺会说话,他们说自己是小国,国君去世不敢劳烦大齐天子出席,否则就有辱大齐天子了,礼貌地不让齐闵王同志入门。于是邹国的门,齐闵王同志也没进成。
俗话说物以类聚,一点不假。齐闵王同志和夷维老兄这对活宝再次作死“成功”,让自己没一个安身之处。
齐闵王后来逃到了莒。这时他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在齐国答应归还淮北地区以后,楚顷襄王不念旧怨,派大将淖齿带二十万大军前来救援齐国。齐闵王同志高兴坏了,淖齿一到,就封他为齐国相国。
可惜这人的老毛病实在难改。没过多久,齐闵王同志又开始作死,把淖齿像仆人一样喊来喊去。淖齿是个武将,手下有二十万楚军,哪能容忍齐闵王同志在面前耍大牌。卫国国君对齐闵王那么恭敬,他淖齿大可不必。再加上楚王不敢信任齐国。
(毕竟当初齐楚说好一起伐宋,结果齐国一反身就抢了淮北地区,这种不讲武德的人楚王实在是不敢相信。)楚王出兵前嘱咐淖齿,要让楚国利益最大化。淖齿见燕军强大,干脆就和乐毅通信,相约共分齐国。没多久,齐闵王同志和夷维老兄这对好基友,被淖齿所杀。
淖齿也没能高兴多久,他很快被齐国民众处决了。田单继任即墨守将后,利用燕昭王去世、燕国新王与乐毅不睦,在燕国散布谣言,使燕惠王怀疑乐毅有反心。乐毅只能投奔赵国。田单用火牛阵干掉了燕王派来的庸才骑劫,总算是把齐闵王同志作死丢掉的江山给光复了。但是经过齐闵王同志一番作死,齐国已经元气大伤,再也回不到与秦国相提并论的那个年代了。
齐闵王同志不顾信誉,与盟友说翻脸就翻脸,屡屡对外挑衅,得罪了一大片人,对内也不听谏言,结果不仅作死了自己,也葬送了本国的霸业,成为了后人的反面素材。对于如今的某个超级大国,齐闵王同志的作死经历,很值得他们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