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丑妻是美人(丑妻恶妾胜空房)
我家丑妻是美人(丑妻恶妾胜空房)中国人还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了获得学问,要勤奋,要吃苦。从“丑妻恶妾胜空房”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人追求的是获得感。只要能够“获得”就可以,即便过程是不快乐的、痛苦的,那也值得。在古文中,幸福二字连用,是指的“祈望得福”的意思,例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古人更多是将“幸”“福”二字分开使用。东汉许慎《说文》对“幸”和“福”有分别的解释。“幸”是指:吉而免凶也。“福”是指:富贵寿考等齐备。由此看来,古人是不追求幸福感的,那么古人追求的是什么呢?
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丑妻恶妾胜空房”,放在今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理解。
今天的人会想,丑妻恶妾,宁愿不要。因为今天的人们追求幸福感,丑妻恶妾不但不会增加幸福感,还会降低幸福感。
那么,古代的人难道不追求幸福感吗?
为了找到答案,我专门查阅了“幸福”一词的定义。今天我们所讲的幸福,是指的精神上的满足、快乐。
在古文中,幸福二字连用,是指的“祈望得福”的意思,例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
古人更多是将“幸”“福”二字分开使用。东汉许慎《说文》对“幸”和“福”有分别的解释。“幸”是指:吉而免凶也。“福”是指:富贵寿考等齐备。
由此看来,古人是不追求幸福感的,那么古人追求的是什么呢?
从“丑妻恶妾胜空房”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人追求的是获得感。只要能够“获得”就可以,即便过程是不快乐的、痛苦的,那也值得。
中国人还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了获得学问,要勤奋,要吃苦。
还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宁吃少来苦,不受老来贫。
不顶千里浪,哪来万斤鱼。
不经霜打的柿子不甜。
等等等等,从这类的话中,都能感受到,中国人讲获得感,不讲幸福感。
今天的中国人,不同于古人,是讲究获得感、幸福感并重的,甚至把幸福感看得比获得感更重。
由此我想到,应该提醒大家,幸福感固然重要,但不要忽视了获得感。
如果找不到美妻良妾,何不接受丑妻恶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