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春光融入夏色中(让我们伴着蝉鸣花香)
立夏春光融入夏色中(让我们伴着蝉鸣花香)这件来自汉代的白玉蝉长5.8cm,宽3cm,白玉质,纯净温润,头部双目外凸,尾与翅为三角尖峰状,以斜磨阴线数道表现蝉首和双翅,雕工为典型“汉八刀”工艺。“八刀蝉”的形态通常用简洁的直线,抽象的表现其形态特征,其特点是每条线条平直有力,像用刀切出来一般。“八刀”表示用寥寥几刀,即可给玉蝉注入了饱满的生命力。也就是说汉八刀是指一种刀法简练的工艺风格,而不是一个工艺专用名称,更不是专指某一玉器。《史记·屈原列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水,这是战国以来死者含玉蝉的用意。这件道光皇帝旻宁《荷》成扇,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扇面纵16厘米,横43厘米,扇骨长29厘米。扇面绘一茎荷叶舒卷,欲昂然伸展,一朵新荷从水中冲泥凌空而出,含苞待放,姿态娇艳。尺幅之中,只着一花半叶,一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
今日20点25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
民谚云:“立夏不热,五谷不长。”
立夏时节前后,全国多地气温回升较快。正午的空气变得热烘烘,路边繁茂的树木撑起片片绿荫,成为人们纳凉的好去处。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解暑的选择。那么,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消暑度夏呢?顾太清写道:“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一把折扇,便可给闷热的午后带来一丝清凉。
道光皇帝旻宁《荷》成扇 北京艺术博物馆
这件道光皇帝旻宁《荷》成扇,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扇面纵16厘米,横43厘米,扇骨长29厘米。扇面绘一茎荷叶舒卷,欲昂然伸展,一朵新荷从水中冲泥凌空而出,含苞待放,姿态娇艳。尺幅之中,只着一花半叶,一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间,传写出富有生机物趣的自然形象。画面布局巧妙,线条工细,敷色沉稳略有变化。整个画面显得气闲神静、恬润温雅。画面上方钤“道光宸翰”方印。
立夏后,气温渐渐升高,渐渐有蝉鸣出现。在树荫下静静地听着蝉鸣,是一种别样的乐趣。蝉象征着夏天的到来,不仅于此,古人把蝉佩于身上则表示高洁。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白玉蝉 汉代 观复博物馆
《史记·屈原列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水,这是战国以来死者含玉蝉的用意。
这件来自汉代的白玉蝉长5.8cm,宽3cm,白玉质,纯净温润,头部双目外凸,尾与翅为三角尖峰状,以斜磨阴线数道表现蝉首和双翅,雕工为典型“汉八刀”工艺。“八刀蝉”的形态通常用简洁的直线,抽象的表现其形态特征,其特点是每条线条平直有力,像用刀切出来一般。“八刀”表示用寥寥几刀,即可给玉蝉注入了饱满的生命力。也就是说汉八刀是指一种刀法简练的工艺风格,而不是一个工艺专用名称,更不是专指某一玉器。
立夏,雷雨增多,炎暑将至。这个时候,新茶刚出,饮茶便成为了这个节气的习俗之一。张大烈在《阮郎归·立夏》中写道“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茶不仅仅是当季的纳凉好物,还是使历代文人骚客迸发灵感的催化剂。
点茶图 北京石景山区金赵励墓壁画 首都博物馆
这幅金墓中的《点茶图》则是金人饮茶文化的生动表现。点茶,就是将茶末以开水调成膏 再用沸水点注。
赵励墓中的《点茶图》位于墓壁的东北部,画面中共有六人,其中最左侧一人为侍吏,双手笼袖恭立;居中围绕方桌有三人,一人手执汤瓶正在向茶盏中注水;对面一人为髡发小童,双手持盏;侧后方有一仆佣,双手高举带纱笼的托盘;画面右侧茶炉前有两人,站立者双手持一竹管,正在向茶炉内吹火;另一人为鬃发,蹲于炉前司火。这些人物神情自然,动作娴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整幅画面动静相宜,真实生动,繁而不乱,绘声绘色。
立夏,荷花尚在含苞待放之时,但是仔细观察,依然能够窥探到池塘中的那一抹粉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看着池塘边刚长出芽尖的荷叶,我们不难看出夏天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冬青荷叶洗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这件清代的冬青荷叶洗,器型模仿一片卷曲的荷叶,口沿或内卷或外翻,高低起伏。口沿曾有多处破损,补金以修补,形成残荷的视觉效果。通体施以冬青釉,釉色葱翠。洗内壁描绘的荷叶脉络清晰可见,外壁叶脉则处理为凸凹不平的棱线。底部有一圈九个支烧点,无款。
洗根据器型尺寸可分为两类。形制较大的,为盥洗用具,其作用相当于脸盆。较小的为文房用具,即笔洗。这件冬青荷叶洗即为浣笔之洗。作为文人的案头陈列,笔洗需具备一定的观赏性。明清时期文房清玩的发展达到高峰,无论在品类、材质和制作上都更胜前朝。荷叶的形态与洗的功能十分贴切,乾隆还留下了“咏和田玉荷叶洗”的诗文,可见当时荷叶洗的流行。
立夏,我们与春季挥手告别,正式步入夏季。伴着桃红柳绿,蛙叫蝉鸣,踌躇满志的人们开始肆意挥洒汗水,勇敢地向前奋进。在忙碌之余,也请不要忘了享受生活,放慢节奏,冲一壶好茶,品味人生真滋味。
资料来源:首都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作者:孙曼然
来源: 光明网